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李卫民  张华 《收藏界》2012,(11):47-49
川滇不仅地缘相邻,共处南丝绸之路,而且历史上也是民族迁徙之路、文化传播之路,受羌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很深,因此,川滇文化有许多共同元素。这种影响年代越早越明显,川滇古陶器反映了古代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具有较多的相似性。1、羌文化的影响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  相似文献   

2.
走进会理窑     
李卫民 《收藏界》2013,(2):42-45
在四川博物馆陈列的四川陶瓷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在遥远的川南,有一个孤零零的会理窑。会理陶瓷虽一直位列四川四大名窑(其余三个是邛崃窑、彭州窑、广元窑)之一,但关于会理窑的实物及资料一直非常少,川内许多藏家也对其不甚了了。作为会理籍的收藏爱好者,我经过实地考察、实物收集、资料整理,  相似文献   

3.
鸟信仰     
河姆渡出土的“双鸟朝阳”(1996-10-4,图1)牙雕蝶形器,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太阳——鸟信仰图像。远古先民崇敬太阳和灵鸟与稻作生产(1996-10-1,图2)密切相关,他们从鸟类啄食野生稻谷得到启示,认为稻谷种子由太阳鸟或神人从天上带到人间(T149—4,图3)。  相似文献   

4.
李卫民 《收藏界》2012,(2):50-53
川滇古陶瓷鉴定的方法与陶瓷鉴定的一般方法基本一致,但由于川滇陶瓷有强烈的地方特点,胎、釉、造型、纹饰、工艺都与中原陶瓷有较大差异。另外,川滇古陶瓷主要集中在明以前,基本上是出土器,由于土壤与地下水的关系,其鉴定要点也与中原不同。因此,许多中原收藏大家虽然喜欢川滇陶瓷,但上手往往走眼,  相似文献   

5.
迪庆风情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的三江并流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北接西藏昌都地区,东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与丽江地区毗邻,西与怒江州相连。全州辖3县,面积2,38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凤凰     
林猷熙 《上海集邮》2009,(10):14-15
凤凰,是凤(雄)和凰(雌)的合称,为太阳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好、才智和吉祥的象征。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有不少形似凤凰雏形的鸟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1996-10-4崇鸟敬日,图1),将凤凰和太阳、火焰、吉祥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收藏》2020,(10)
正在当前钱币收藏热中,最受藏家追捧的当数老银币。其中四川龙洋,简称"川龙",一向深受藏家青睐。尤其是四川龙洋中的珍稀品种,如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错版"3"银币、七钱二分"库"字无头车版银币、七钱二分折金版银币,被誉为"川龙三剑客"。对于这三种银币而言,一直有着"币商屯货,藏家沉底"的现象,这或许更会刺激川龙爱好者想方设法去寻找,进一步增加这三种银币的收藏热度。在四川钱币收藏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没有"川龙三剑客",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川龙"藏家。尽管这个说法有失偏颇,但由此可见"川龙三剑客"在钱币藏家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张志雷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126-128,13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五禽戏中五种动物崇拜,梳理五禽戏形成演变的历史渊源和脉络。五禽戏中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崇拜源起于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五种动物本身具有健康长寿的共同特点,其体育养生特征促进了动物崇拜的形成和延续。五种动物崇拜是五禽戏形成的文化基因,同时赋予了五禽戏生命与健康的特殊涵义。五禽戏在西汉至清代时期风格特点几乎一脉相承,民国至今演变较多,发展出了许多流派。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邛崃市(古称临邛)是成都的南大门,自古便有"天府南来第一州"的美誉,并且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殷周时期是古蜀国辖区,战国末年,秦在此设置"临邛县",为蜀郡十二属县之一,与成都、江州、郫县合称为"四川四大古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十分关注它的发展,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相似文献   

10.
木丁 《新体育》2009,(5):71-73
不知何时,汉字出现在体坛大腕们的皮肤上,甚至成为一种文身的流行元素。表面上看这是大腕们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但正如许多运动员所说,这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发烧和崇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龙舟活动的发展及“龙”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龙舟的“龙”文化特征关于龙舟运动的起源 ,虽然有多种传说和记载 ,各有各的道理 ,但都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 ,不管以何种方式起源 ,最后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比赛”而不赛其他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从中华民族原始的图腾崇拜、龙的基本神性说起 ,龙有喜水、好飞、善变 ,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即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 ,被生活在江渎回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祭神 ,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 ,并伴之以香火 ,让其款款享用 ;娱神 ,…  相似文献   

12.
张天琚 《收藏界》2012,(11):44-46
2011年11月2日,中国国务院下文批复,同意将四川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攀西资源开发腹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国土资源广袤富集。这块宝地比邻云南,扼川滇要冲,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必经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南与滇西及南亚商贸往来周转的重地,素有"川滇锁钥"之称。走进会理县城,但见大量明清建筑、寺庙宫观、四合杂院  相似文献   

13.
“东巴跳”是云南省特有民族纳西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纳西族主要聚居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金沙江上游一带,约有二十余万人。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维西两县及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等县,又分布五万余人。据史书记载,纳西族自公元二、三世纪以来,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同汉、藏、彝、白、普米、僳僳等兄弟民族一道,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西南边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俗朴实,文化开萌较早,素有书乡画廊之称。这里也正是古老“东巴”文化发源  相似文献   

14.
川人赞一声川菜好(三声)吃,理所当然;外省人表白好(四声)吃川莱,亦会发自肺腑。美食客一旦涉足四川,无须劝,自会身不由己日日饕餮,大陕朵颐乐不思归。川菜列四大菜系其二,但若论味之繁复则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以及发挥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与振兴民族经济等几方面的研究,认为对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振兴与开发应特别注意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方面去挖掘,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也需要努力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原始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建 《体育科技》2005,26(2):1-3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共同创造出许多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体系,也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在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起源及体育文化形成发展过程当中,原始宗教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观念、巫术、禁忌、宗教节日以及民间传说等。  相似文献   

17.
边力 《收藏》2013,(7):72-74
19世纪末,英帝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西藏地区,英属殖民地的货币印度卢比也随之流通到西藏并逐渐渗入川、滇等省,这种局面令清朝地方当局极度不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9日,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朝廷,提出铸造仿照印度卢比的汉文银元,用以抵制印度卢比并充发藏饷。清廷对其建议很是重视,12月24日财政处、户部奉谕议奏。主管财政处大臣奕励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东乡族典型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拔棍、羊(牛)皮筏子、踢毛牙、咕咕杜、耍火把进行了了解,并对其发展做了相关思考,旨在为东乡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弘扬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概念界定、教学文化内涵、内容体系的构建、文化过程的维度与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探析,结果表明:(1)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是教师(文化实体)以太极(特定文化)为对象,将教学实践与运动实践相统一、相融合,使学生受益的过程.(2)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容体系分为技术生成体系、文化扩散体系、精神化育体系.(3)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维度,表现为太极拳教学实践与文化体悟相融合的过程、技艺传授与文化感悟相结合的过程、技艺习得与精神升华相转化的过程.文章通过太极拳教学文化内涵体系探析,从而为促进太极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霞 《体育师友》2011,34(6):1-1
当前是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开放的时代,而学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之地,就应该“以文化之”。于是乎,许多学校将开展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冠以文化的名义,什么“儒雅文化”、“孝亲文化”、“国学经典文化”、“名人(郑板桥、刘邦等)文化”、……应运而生。什么都成文化了,各种各样的学校文化满天飞,但谁也说不出其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含量。而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学校文化步入了“泛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