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画在现代的曲折发展中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为国画改良和中西融合派,主张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改造中国画,其二为弘扬国光或坚守传统派,主张传统中进行自我变革,在继承中进行创新.这两条道路均推进了中国画的现代进程,并将影响21世纪中国画的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2.
面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变革,教育融合是发展方向。中国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融合价值,对此,学术创业提供了分析视角和融合方向。根据“理论-实践”匹配框架,结合百度云智学院案例,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呈现多种类型,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术的近代化是在比较参照中西文化的异同,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两橛的思维模式,有选择地吸取和消化西学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创造性文化重构与熔铸。近代“新史学”的勃兴实际上是中西文化认同融合创新的显例。这种吸收不是单向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欧美两大洲的英法美德俄以及亚洲的印度日本;融合创新的途径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几乎每一个有成就的学者都有自成一体的融合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新园区创新文化是高新园区发挥研发高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重要保障.在进行高新园区创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疏于考虑地区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阐释高新园区创新文化和地区文化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分析我国高新园区创新文化与地区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探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途径。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加快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创新的信息技术引进教育管理中。  相似文献   

6.
孙莉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66-7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关联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逻辑联系,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课程体系固化、师资匮乏等问题.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以其深厚的学养、丰硕的著述引领着后代学者不断地探索前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学术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王国维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采用的中西融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品德。道德。风俗等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然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油画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继承。发展和创新向前推动的。"中西融合"这一绘画理念对油画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油画的"中西融合"理念,我们油画中要谈的中西融合是要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更新更好的艺术语言,建立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四个主要标志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完整;构建学科交叉的制度保障体系,有网络化学科交叉性的学术机构;实现高校的学科发展战略、政府的社会发展战略与产业界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青岛科技大学顺应时代要求.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德科技学院.充分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通过引进、融合和创新等措施.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西学东渐"与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西学东渐"与西方的崛起晚清的衰落密不可分。正是晚清中西方社会文明的落差,使得当时处于高位的西学在有识之士的大力译介下,迅速为中国的知识分界所接受,成为西学得以东渐,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根由。  相似文献   

12.
Distance education and open learning are western innovations, represent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 cultures and societies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introduction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open learning in China’s radio and TV universities are by no means an indication that they will and can be copied wholesal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has to be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hus, it represents an ever‐changing and evolving process in which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13.
中西数学会通是中算家处理中西数学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数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和思考,揭示了中西数学会通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内涵与外延,及其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National Identity in EFL Learning: A Longitudinal Inquir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our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s during their college years and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EFL learning has influenced their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study captures the changes they have experienced in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over a prolonged period in the context of mainland China where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has been historically promoted and where there is currently unprecedentedly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cultures and western cultures. Drawing on interviews and diary studies as the primary data source, this study identifies a three‐stage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identiti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at proceeds from initial admiration of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to antagonism towards alien things, before then reaching a stage of 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the globa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na’s deeply‐rooted culture of collectivism and altruism plays a role in shaping English learner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at the learners also demonstrate considerable agency in constructing national identi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之所谓中学者,于政治乃君主专制,于人伦乃三纲五常;其所谓西学者,唯西艺、西政(技法)而已。“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盖张氏之“中体西用者”,于学术人心固“独尊儒术”之变种也。张氏喋喋焉倡“保国、保教、保种”之巧言,终本不外保清廷、保专制、保独裁,达忠君之志者。“中体西用”之说,蓄数代陋儒曲士之旨趣,钩沉两千余年之痼疾,故其流播悠远,渍染深邃,暗流潜溪,墨浸环宇,固民治不进之厉阶,必去之而后民权民主能自安者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数学是指在西学涌入之前于中国本土社会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算术体系。明末清初之际,西学东渐风生水起,对中国传统数学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改变即是进入“翻译一会通一超胜”的研究模式。中国数学逐渐由传统“重实用、轻理论”的做法转变为开始注重逻辑的演绎推理,进入到了近代数学体系的范畴,西算引进在中国数学发展的道路上引发了一场创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跨文化角度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文章着重从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寻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将会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并实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当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行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选择: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此,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必须实现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西学译介与《讲话》之间既有跨越时空的承继,也有处于不同现实背景中的裂痕。它迎合着《讲话》中借鉴扬弃外国文化的思想却迷失在照搬的漩涡;它抱着启蒙大众的目的却成就了知识精英的仓促补课;它妄图去政治化却不仅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成为了一股合政治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大学体现着中国体的整体精神,这种整体精神与目标的未来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上有共同性,同时又由于目前的未来教育思想立足于西方化,因而它们又存在着差异性,未来教育应当吸收中国古代大学的整体精神作为其化开发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