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哲学的语言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语言"也成为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维度。由此,传统心理学"语言缺失"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新的契机。心理学的语言转向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在此基础上,当前的话语心理学及心理学语言形态等问题成为心理学语言转向的集中体现。心理学的语言转向的意义在于心理学研究中思维方式的变革,"语言问题"也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自身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学习策略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也从"教"转向了"学",从以往侧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即对外汉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系统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进化与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相伴随,研究语言的进化必须体现以人类为核心的原则.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任何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背景.通过对人类起源及发展的"过去"的寻根究底,探究到语言起源与进化的心理机制,才能把握语言进化的历程.进化语言心理学试图运用进化论的观点研究语言学,从而把语言学纳入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开辟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而生态学、细胞分子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为进化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开始从对语言结构、语言系统的研究转向对语言交际、功能 方面的研究。研究“使用中的语言”已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篇章研究 已成为语言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符合语言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心理语言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对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发生和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人类言语机制的构造和功能,研究人类获得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心理过程。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不仅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应用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它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言语障碍、受损言语的恢复、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等方面,并已成为工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宇宙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略地谈谈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鉴于语块的普遍性和加工优势,语块已成为21世纪国外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相关语言学研究思想和期刊文献进行历时梳理和阐释,本文发现:语块已走出语言系统的边缘化状态,上升到核心位置。基于短语学的研究思想为语块的后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基于使用"的构式语法理论拓展了语块的研究深度和应用价值,语料库语言学更新了语块的研究路径,推动了语块研究方法从自上而下的基于"语言能力"转向自下而上的基于"语言表现"。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语块的未来研究趋势,认知加工实验研究及概率学习有望成为语块的研究热点,推动了现代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1 什么是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语言学,是心理学与语言学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作指导,以实验方法作为基本手段,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因而,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产生,是语言学和心理学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语言学家要探讨声音和意义怎样结合,怎么成为一种结构;心理学家要研究人们怎么掌握这个结构,如何运用这个结构。正是在这个交叉点上,语言学和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过程。一般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的结构及其体系,即语言的内在形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哲学家,早期的布鲁纳主要研究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问题,形成了他的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获得理论,进而形成了他的语言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认知语境论。20世纪后期,布鲁纳在研究了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后,转变了他的思考方式,提出了文化心理学的概念,实现了语言认知的文化心理学转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语境论。  相似文献   

10.
乔小芮 《海外英语》2012,(4):237-23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了重要的语言转向,开始从传统哲学转向语言学,形成了语言哲学的研究热潮。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之后他的学生塞尔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引起了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试图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视角,分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观点,并探析其应用及发展的现状,以求更加深入地将其应用于语言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英汉民族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会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中西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而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文章从语言心理深层的角度,对英汉思维模式与语言形式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索影响英汉语表达差异背后的文化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言研究与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话语分析在20世纪西方文论、文学批评及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最终成为当今文学、文化批评和历史解读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之一。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示了其与20世纪前期西方语言形式批评的关系。自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批评经历了一个从前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转变到后期关注“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常识话语形态的心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学的研究存在3种话语形态,即理论话语、实证话语和常识话语。心理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实证话语和理论话语之中,常识话语被严重边缘化了。实证话语更多地是关注研究技术,理论话语关注的是概念与范畴的合理性,而常识话语的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生活,强调“问题中心”,强调研究的现实性与真实性。心理学研究必须注重常识话语,这是当代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孙琦 《德州学院学报》2014,(1):53-56,67
在及物性系统下,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中国日报(ChinaDaily)4篇关于钓鱼岛的新闻标题、词汇选择和语篇中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及关系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其语言选择、表达方式受其代表的立场观点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读者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应意识到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培养批评阅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汉语商务语篇中特有的长名词性短语做定语现象和呼号式缩略语的表达方式可运用Tarski的语义真值论中的对象语言与元语言概念进行解释。以公司年报的主席报告书为例,商务语篇中元语言对对象语言的作用功能包括:评价功能、表情功能、解释功能、描述功能等,元语言对对象语言作用力的表达式为yn=fn(x)。可从元语言观出发,建立一个以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为支撑的上升的多层级的商务语篇建构框架。  相似文献   

16.
反向迁移研究隶属心理语言学的一部分,与"语言损耗"、心理学、认知学以及社会学都有密切关系,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长久以来,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本族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以及迁移对二语习得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却很少有研究者注意到目的语对本族语的反向迁移影响。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注意介绍产生反向迁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语篇和语用等不同维度分析反向迁移现象,以词汇意义、语码转换、合作原则等为切入点,阐述目的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迁移不仅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理解和产出会产生影响,也会对双语者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原本对认识论的关注变为了对语言本体的探索.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研究大多把语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新兴学科语言哲学也成为影响贯穿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但对语言的哲学思考,自古希腊以降就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语言转向的发生正植根于这种千年来思考的传统.对语言转向的哲学渊源进行一番考察,有助于提供一种理解这一“哲学革命”的历史视角.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解释学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既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又具备现实的科学基础。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析,介绍英语委婉语的定义及表达形式、语用特征及其所折射出的西方社会文化内涵,为研究西方社会的心理特征和价值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