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与测算(1980-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对1980年至2007年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进行了测算。除了对复汇率时期的名义汇率进行了调整计算之外,主要测算了名义有效汇率、双边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由于在测算双边实际汇率之时采用了三个不同指标,因而得出三个双边实际汇率。通过本文的测算可以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三个汇率水平的变化,同名义汇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对解释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而国际收支依然持续顺差也许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1994年第一次汇改开始至今,已经数次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完善.一直以来,央行奉行的外汇政策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汇率制度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09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似乎暂停升值的步伐,然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的走势却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这两者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其概念、选取的参照数据以及测算方法均不同.对这些差异进行的分析结论能够帮助解释人民币为何呈现出"外升内贬"的现象及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为何没有有效改善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国际经济学认为只有满足马歇尔-勒纳(ML)条件的一国货币贬值才可以对改善贸易收支起作用.ML条件成立与否成为一国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小幅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后,重新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判定我国ML条件是否成立,对于我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和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并利用我国1981~200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进、出口贸易额等数据,建立了实际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双对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ML条件在我国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察10年来的汇率变动,从名义、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动态和静态比较等方面均可以说明,人民币汇率走势强于其他主要货币,其币值并未低估。中国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与人民币低估并无必然联系,而将美日等国的通货紧缩归咎于所谓的人民币低汇率更是缺乏根据。因此,当前我国不应随意人为地改变人民币汇率水平,而是应当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泉州市贸易收支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各经济变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泉州市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并不显著。以泉州为例,得出四个方面结论,对福建省其他地区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元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并采用季度数据研究1991-2005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的关系,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但是由于汇率的弹性系数较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韩贸易收支的影响有限;短期内,实际汇率变化对中韩双边贸易的作用没有时滞,升(贬)值会立即恶化(改善)中韩贸易收支.据此可以判断,当前人民币缓慢升值会给中韩贸易收支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热钱流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然后对影响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减少热钱流入我国的几点建议.可发现,在人民币实际汇率,人民币远期汇率,金融资产收益率和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中,人民币实际利率,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0-2009年全国层面不同类型工业行业的结构数据,分别选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作为解释变量,综合采用一系列时间序列处理方法,系统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不同密集型行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则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实际有效汇率对三类行业结构的影响显著大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应当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框架下,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均衡汇率,并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为此,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管理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注重汇率的变动而不触及汇率动荡的根源;不能只注重双边平价而不维持货币的全面价值;不能只考虑汇率的稳定而不考虑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同汇率之间的回归来探寻商品进出口同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作用比较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变动与进出口量的相关系数不高,说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不高,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真实汇率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及国际经济学界研究一个热点。根据经典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分析,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效应"和"贸易条件恶化效应"的存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明显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趋势还是存在的,并且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作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人民币升值也必将对江西省加工贸易的进出口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江西省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加工贸易进出口影响是具有弹性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汇率影响贸易平衡,但并未对不同产业平衡进行区分。我们选取不同产业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发现,在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各项因素中,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不同需求弹性的产业贸易收支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2005年起,人民币就一直面临美国的巨大升值压力。人民币升与不升,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面对人民币缓慢而稳定地升值,市场在考验中国政府在博弈中取胜的决心,中国政府也在考验投机者继续拖下去的承受能力。从取胜这场博弈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底线,就是人民币在一年内的升值幅度不会高于美元的利率。在这个底线之内,人民币在受控状态下逐渐接近使外贸平衡的比较均衡的汇率水平,中国的汇率改革就能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面对这种现状,本人从研究中国的汇率改革的背景入手,思索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自由化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09年流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五位。汇率调整对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从长期看存在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会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我国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和完善自身的对外投资策略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