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逐步凸显,以工人新村为典型的城市衰败邻里中社会空间经历了重组。传统研究中运用的比较分析方法,难以获得个体工人新村中社会空间重组的特征。通过研究淮安市北京新村,并以城中村为比较对象,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人口普查资料及抽样调查结果,得出工人新村中社会空间重组特征,即社区潜在贫困化和重组进程持续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随着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中国城市空间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重构现象.如果从空间文化的角度重读<财主底儿女们>就会发现:作品所展示的苏州--南京--上海、武汉、九江、重庆等一系列城市的空间结构关系,清晰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空间的重构方式,这种变化正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模式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历史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初中学生对世博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如果自己参观场馆,往往是走马观花,看不明白.其实,世博会里有很多和初中历史学科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设计一节在世博园内的教学课能更生动地将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因此,我选择了主题馆之一--城市足迹馆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场所,以"寻访历史的足迹,启迪城市的未来"为本课主题,和同学们-起不仅仅通过"看",还通过"想"去理解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改良而非社会主义的实践 <六个"为什么"--对儿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指出民主社会主义虽然也自儿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但它把社会主义仅仅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在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设计方面进行了探讨--即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走人性化设计的道路.由此对高层建筑的环境协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结合昆明城市建设和管理实际情况,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分别研究其原因机理,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四个和谐发展问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不和谐问题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流动中的"农村--城市--农村",农民工在中间环节被消耗性使用的现象,及其人力资源开发过于依赖外部教育资源,由此进一步造成优质人力资源外流的现象,提出"本土化"--"新农民"与"融入城市"--"新市民"的发展与开发并行且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开发的新模式.它的有效实施以相关措施为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农村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实行;对农民本土创业、创新的制度扶持等.  相似文献   

8.
上海题材小说中,男性作家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流叙事方式抓住了历史变迁中"大上海"的时代特征,但在把握城市大背景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绵延不断的上海日常城市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审视,而以张爱玲、王安忆为代表的女性上海叙事就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  相似文献   

9.
从<人民日报>载文情况看,"多快好省"、"又快又好"、"又好又快"以及"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和"又快又好又省"等的使用情况在新中国建国前后直到今天的不同历史时期呈动态的变化轨迹.这些在劳动人民实际生活中凝练的词语,都先后被使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政方针中,成为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话语体系中较为固定、规范的用语.将"多"、"快"、"好"、"省"这些闪亮的词语明白无误地镶嵌在经济建设方针中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借助它们,可以简洁、明快地起到宣传的作用,使城市和乡村妇孺皆知,有利于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胜利后,按照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中国本应该有一个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时期.由于定位不准,教条地理解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设想,搬用斯大林"直接过渡"理论.打断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导致实践中一系列"左"的失误,为后来更大的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和谐城市是新时期面对诸多城市问题、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内有关和谐城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和谐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其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和谐城市是合理的、有利于我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为我国的城市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加强和谐城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我国城市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旅游业从传统的自然历史游渐向经济效益和发展模式更为优化的会展旅游过渡,而城市会展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本文以上海世博契机下的上海会展旅游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上海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力求找寻适合上海特点的城市会展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问题的基本观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福州地区大学城周边农村所处的各种区位进行分析,指出大学城周边农村要发挥自身的区住优势,不断接收“城”的各种辐射信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使“城”与“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姜堰市劳动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的方案设计力求以新校区的建设为契机,塑造具有强烈视觉形象特征和中心感的城市地标和节点空间,建立有序的交通系统,强化学校的对外形象,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表现现代教育发展的精神和内涵,展现出姜堰劳动技校独特的建筑形象,构成姜堰市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中期开始,上海迅速从国际都市体系中淡出,根本原因在于其被迫选择的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浦东的发展作为新时期上海的发展引擎,带动了上海城市整体的迅速发展。浦东开发意味着上海城市经济结构与方式的重大变迁,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资本运营、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为基本标志的后现代工业与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工业制造业,成为上海在都市化进程中的主导性经济机制。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剪彩之作。浦东开放不仅是一个城市战略和区域战略,同时也是一个面向都市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构建都市区是我国大城市在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增长与演进的必然趋势。南通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经济发展轴交汇处,作为“承接苏南、带动苏中、苏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及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重要城市。但目前南通市区的发展还存有规模过小、空间短缺的问题,因此建立南通都市区,制订统一协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南通市都市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既要考虑都市区整体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各空间单元的发展要求,还要考虑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类型空间的协调发展,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和空间尺度研究与制定。  相似文献   

18.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相适应,必须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张焕纶的家世和成长背景、受教育背景,以及其事业的追述和分析,探讨晚清中国最大口岸城市上海的一代正统士子的生活价值取向,以及上海本邑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和谐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与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秩序的统一,其重要表现是整体社会的心态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和谐不是现成的,是相关利益群体在特定生活冲突的逼迫下不断反省、磋商、妥协的结果,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有提高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构建新型的人情伦理观念,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加强法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