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14岁时,父亲在一个建筑单位担任工程师,每天早出晚归,很是忙累。那是秋后的一天,由于遇上了半个月的连绵阴雨,要赶被雨季拖延的工期,父亲七天都没有回家。再过一天就是娘的祭日,我不禁隐隐地担忧,父亲会不会忘了明天是个什么日子?  相似文献   

2.
连续闷热的天气里,丝毫们看不出秋天悄悄走近的脚下步。在我写下这句话时是8月底,这个月真是发生了好多的事情,《仙剑3》出了,周杰伦的《叶惠美》上市了,《新干线》搬家了。先前我还在得意洋洋告诉别人,说我上班的地方离家多么多么近,而现在我也不得不开始每天在公车上颠簸3个小时的日子了。(随便一说,请注意一下:因为搬家所以我们的邮寄和投稿地址都已经变更了。)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伤害     
二十年前,我到离家二十多里路的镇上读高中,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每个星期六下午骑车回家,我总会在马路上遇上同学林。他背着书包走得大汗淋漓,因为他买不起自行车。  相似文献   

4.
麦田里     
余华 《新读写》2013,(7):93-93
我在南方长大成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都是大米,由于很少吃包子和饺子,这类食物就经常和节日有点关系了乙小时候,当我看到父亲手里提着一块猪肉,捧着一袋面粉走回家来时,我就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了,因为我父亲是北方人,这些日子我就能吃到包子或者饺子。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对自己的父母退步缩手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4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  相似文献   

6.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好转,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温馨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京剧。一次,我去送夜饭时,发现父亲和母亲不在病房。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俩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慌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中那年,因为生病,开学报名耽误了半个月。学校坐落在离家二十多公里外的小镇上。父亲挑着行李送我,办好报名和住宿手续后,我们找到了所在的班级——高一(3)班。  相似文献   

8.
我那颗在父亲大大的怀里的心决定:今后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我做错什么,都要勇于承认,敢于承担。一我的小学离家几个街区,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我都和父亲相邀在半路碰面,然后坐他的二八凤凰自行车——我的专车,一路絮语回家。约摸一公里的路程,往往是他骑车到4/5处,而我走路到1/5处。  相似文献   

9.
9月7日,父亲来校;9月16日,父亲来校;今天,9月27日,父亲又一次赶了50里山路来到了学校。学校离家50里,要翻两座大山,我懒得走那段不算路的路,常常几个星期都不回家,偏偏我学习不认真,又不守纪律,父亲很不放心,于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我。每当父亲佝偻着身子,带着殷切的希望和一脸的疲惫来看我时,我总是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10.
3月9日,父亲来校;3月16日,父亲来校;今天,3月27日,父亲又一次赶了50里山路来到了学校。学校离家50里,要翻两座大山,我懒得走那段不算路的路,常常几个星期也不回家,偏偏我学习不认真,又不守纪律,父亲很不放心,于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我。每当父亲佝偻着身子,带着殷切的希望和一脸的疲惫来看我时,我却不在乎。  相似文献   

11.
来城里念书两个多月了,我还没有回过家。回家看看的念头不是没有,只是一想起父亲那可怕的面孔,想起他那几句不冷不热的话,我就止住了脚步。父亲把我送到学校的那天,丝毫看不到他与弟弟嬉戏时的那份开心劲儿。到了校门口,父亲把一沓皱巴巴的钞票塞到我手里,那神态似有几分苦楚。分别时嘱托的话语更是硬邦邦的:“你不要老往家里跑,来来回回,要花好几块钱呢!”我一直把父亲的话记着———并且从心底里怨着他。他说的话让我感到我是他的包袱,弟弟才是他一生劳作的希望。我,一个初次离家的女孩子,回家看看则是浪费他的血汗钱。不过,我也算有骨气,…  相似文献   

12.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13.
    
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一个大明星说他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忘了给千里迢迢来看自己的父亲买一张返程的机票,结果父亲只好搭长途汽车回家。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车毁人亡。这件事成了大明星一辈子的伤痛。这件事中透出的那份悲痛和忧伤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上个月返校时,父亲坚持要送我。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车费,我和父亲决定步行。可刚走了几步,父亲就有些气喘,并不断地捶自己的右腿。起初我没在意,后来才猛然想起,父亲的右腿因忙农活不小心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平时走路都有困难,更何况现在要走那么长的路。顿时我感到无…  相似文献   

14.
我希望取消应试教育,因为我不想看到——父亲1962年从矿上回家。回家前,父亲已是五级电工,也算是个专家了。可他一个月几十元工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连一担谷子都换不到,奶奶便连发家书让他回家种地。父亲干农活不在行,便把希望寄托在几个儿子尤其是我身上同村中,和我在同一年级上学的有六七个小伙伴、恢复高考后,我们同上初二,那时我有成绩常常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的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段在外地求学的经历。那个地方离家并不远,骑上自行车,两个小时就可以赶回,但相对于学业来说,这两个小时尤其稀缺。每半个月才有一次回家的机会,而且还是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通常,我努力按捺着兴奋之情起程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所以,一个少年,一辆单车,一条把离愁渐渐缩短的路,所有这些共同构成的奔波,总是以一种落寂而又温暖的形象,一度泯灭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被衬衫梳理过的晚风,被车轮碾碎了的月光,也成为驻守在我脑海中珍贵记忆的一帧。那两个小时,跟半个月难耐的时光比起来,短暂得可怕,但因为被我注入了期待,它变得鲜活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的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段在外地求学的经历。那个地方离家并不远,骑上自行车,两个小时就可以赶回,但相对于学业来说,这两个小时尤其稀缺。每半个月才有一次回家的机会,而且还是在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通常,我努力按捺着兴奋之情起程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所以,一个少年,一辆单车,一条把离愁渐渐缩短的路,所有这些共同构成的奔波,总是以一种落寂而又温暖的形象,一度泯灭在我的成长历程中。被衬衫梳理过的晚风,被车轮碾碎了的月光,也成为驻守在我脑海中珍贵记忆的一帧。那两个小时,跟半个月难耐的时光比起来,短暂得可怕,但因为被我注入了期待,它变得鲜活  相似文献   

17.
杭旭 《广东教育》2011,(10):66-66
关于感恩,我想讲三个小故事。 1989年7月,高考刚结束,一个男生要将住宿的行李和课本运回家。他的父亲来学校帮他。从宿舍到校门,他没敢和他的父亲走在一起,而是选择远远地跟着。  相似文献   

18.
一碗粉蒸肉     
<正>粉蒸肉,当今餐桌上再普通不过的一道菜肴。每当看见粉蒸肉,我心头总会涌起别样的情怀,总会想起我高中的黄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离家较远的一所普通高中读书,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拿些生活费和"罐头瓶"装的咸菜。周六的晚上,父亲常会悄悄出门去,握着手电筒,佝偻着腰去村里手头宽裕的人家借个三十元、五十元的。这点"借之不易"的钱,要满足一个月的开支,只能从吃饭上省,菜只有  相似文献   

19.
离家的日子     
想家,是一条常青的藤,当列车载着我离开故乡,它便悄悄沿着路轨爬上我的心房。离家的日子里,独自忍受无人呵护的寂寞与无奈,忍受世事的风吹雨打,忍受一个个孤独无助的日子。想家,不是没出息,是外面的饭菜没有家里的香,外面的人没有家里人亲。于是,突然间就会涌起回家的冲动。离家的日子里,我会把悲伤留给自己,浪际天涯海角,再回首,昨天已过去,明天还会来临。离家的日子里,我会用歌声点燃每一个希望的灯盏,我会用目光擦拭每一条归乡的路径,我会用泪水洗涤每一个疲惫的日子。离家的日子里,我不再懊悔那逝去的岁月,不再回眸…  相似文献   

20.
十二只橘子     
我参加高考时,家在乡下。高考前一天,父亲把我送到县城,并为我租了一家旅社的单间。父亲在交完住宿费用并给我留足了考试那几天的伙食费及回家的车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