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价值创造活动。幼儿作为"人"从事着具有游戏外在形式和内生教育价值的"特别"劳动,这与成人的劳动"迥异",从而生成了"幼儿劳动世界"与"成人劳动世界"之矛盾。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此矛盾的"吞噬化"极端处理致使教育产生异化。因而摒除一元化的劳动世界观,寻找幼儿劳动世界与成人劳动世界之相对独立与间性融合,或许是提升幼儿家庭教育境界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成人对幼儿游戏与教育的关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过多的游戏会占据受教育时间。这种错误认识造成幼儿游戏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游戏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二者可以有机地融合,发挥合力作用。本文提出了几点游戏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具体构想:1.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2.构建游戏中心课程;3.将"游戏精神和游戏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园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思维具有万物有灵的特点,他们的科学观并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童话的色彩。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与童话的虚构并不相背,一方面,科学教育的宗旨是保持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成人没有必要纠正童话中的所谓"错误"知识;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可以借助科学童话、小说等文艺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成人对幼儿游戏与教育的关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过多的游戏会占据受教育时间.这种错误认识造成幼儿游戏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游戏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二者可以有机地融合,发挥合力作用.本文提出了几点游戏与幼儿园教育融合的具体构想:1.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2.构建游戏中心课程;3.将"游戏精神和游戏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园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5.
幼儿生理及心理尚处在发展阶段,其认知和行为具有显著的探索特征。而一些成人之所以常常发现、纠正幼儿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们从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幼儿的认知行为,其结果常常是扼杀了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鉴于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树立容忍孩子犯各式各样“错误”的理念。当然,“容错”并不是放纵,而是在发挥幼儿自身积极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佟陈陈 《教师》2010,(3):116-116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这些不符合社会标准和成人期望的习惯化的“错误”行为就常常被称为问题行为。如何去看待、处理问题行为,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幼儿出现的错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幼儿错误带来的教育机会,在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实现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成人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照顾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把角色游戏中的"导演"身份向"向导"身份转换后,幼儿才能获得游戏的自主权,幼儿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成人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大重视,甚至不让幼儿参与劳动。为此,本文选取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述幼儿劳动教育。文章分"爱劳动"和"会劳动"两个部分,"爱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情感;"会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0.
土是一种纯天然物,是幼儿喜欢的"玩具"。当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实验、塑造以至"破坏"地玩土时,成人可以发现在此过程中幼儿们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激情,而幼儿机械地模仿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拟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让幼儿在玩土过程中激发个人创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幼儿艺术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曾明确提出我们"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再度强调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然而受传统幼教思维模式的影响,教育实践中我们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上偏离了教育指导的要求,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者已明确指出:"成人可以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样本。第二,为婴幼儿创设各种使用语言的机会。"幼儿文学作品正是这里所说的书面语言样本在幼儿中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出现,以此为教材的幼儿文学教育,为幼儿发展提供了机会。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常常以成人控制者的姿态去管理幼儿,以观察幼儿园的教师教学为中心、偏重活动设计和活动过程的组织。台湾地区"以幼儿身份实习"的教育实习模式突破以往"以教师身份实习"的思维定式,帮助实习生从"学习如何去教"转变到"学习如何解读幼儿",以同理心去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以幼儿身份实习"是对教育实习的创新,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实习过程的有效性对大陆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制度的完善、转换学生思维方式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均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15.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人为惩罚"和"过度溺爱"所提出的。文章基于分析,提出自然后果法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幼儿,认为成人正确利用自然后果法进行教育,能培养幼儿惜物、责任意识、反省、敢于尝试冒险的品质。同时,成人在运用自然后果法时需要注意分寸:以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前提;把握好运用的边界条件;化自然后果法为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以304名3-6岁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式构建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简称"主体性")与家长饮食营养教育行为(简称"教育行为")、家长对幼儿进餐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简称"态度和评价")以及家长自身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教育行为对主体性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效果值为0.670;态度和评价可直接地或通过教育行为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影响,其总的影响力是0.710;知识态度行为通过三条途径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总效果值为0.533的影响力。三个预测变量,即教育行为、态度和评价以及知识态度行为,能联合解释主体性76%左右的变异量。因此,本研究认为成人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的重要支持者,幼儿自身则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发展的真正力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成人,只有将自己的外在影响建立在幼儿生理需要和心理因素等基础上,帮助幼儿将这些外在影响转移或内化为幼儿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在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中发挥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里德曾指出幼儿艺术是人的表现方式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活动,其实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物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其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其功能是可以使幼儿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美的印象,通过绘画、美工等操作性活动的进行,不仅加深幼儿对美的理解,也发展了幼儿去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琪 《成才之路》2014,(32):65-65
正一、幼儿自主学习的概念及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幼儿自主学习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题,在自己的尝试中得到发展"。受好奇心的驱使,幼儿常常会问许多在成人看来十分奇怪的问题,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忽视幼儿的好奇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只有从根本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幼儿的小小世界里总是出现了无数无形的规矩与准则,以来约束和引导他们成长的方向。但是成人对于这些准则是否正确与合理却缺乏反思,我们常常对幼儿说着无数的"不能"与"不可以",却忘记问一问自己究竟那些为什么不可以。  相似文献   

20.
陆义苹 《考试周刊》2014,(64):195-19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科学领域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中"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等清楚地折射出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本文从科学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科学活动场地要走向周边环境、科学活动过程体现教学做合一三方面细致反映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