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拟从模因论角度出发,对2010年网络流行语进行解析,从而说明模因对网络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一种新的理论。西方学术界开展了对文化进化模因讨论。国内也有关于模因论的研究著述,但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将模因论具体化,本文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从探讨网络流行语入手,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的模因规律。发现模因与网络流行语的关系,同时也启发新的思路,引出对其他文化现象的模因思考,加深对语言模因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大学校园流行语成功复制和传播以及它们在交际中的语言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可以在字、词、短语、句、段乃至篇章体现出来。大学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被复制和传播,主要由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原因决定。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最真实的自我表达。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传播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都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未阐释其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借助语用学三大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对此加以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得以复制传播正是因为它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高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模因来源、模因表现形式及模因的特点,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语言学界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而许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原创于网络论坛。论坛语言是一种交际语言,但是目前学界仍未有对网络论坛语言的模因机制进行过研究。本研究从语言模因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论坛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现象,并通过实例来印证语言模因对网络论坛语言表达的作用,从而丰富人们的网络及生活语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流行语层出不穷。流行语即某些群体使用的时尚流行的新词。其新颖的用法、独特的结构吸引了无数年轻人。从语用学的维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引申而来,用来研究文化现象传播的规律及过程。由此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热门的流行语及其传播过程、语用价值,以期丰富语言模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媒介。网络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与传播的主要工具,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网络语言。本文在网络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传播机制。其结论是,模因论在网络流行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充当理论指导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为揭示语言发展规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运用模因论,分析了流行语"duang"体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其传播表现形式,并阐释了该流行语成语强势模因的原因,旨在验证模因论对流行语的强大解释力以及为以后的模因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翻译可以丰富充实目的语的词汇。源自日语的翻译对汉语新词的影响非常深远,我国的日语翻译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日语的翻译规范了汉语中大量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出现的术语新词;近年来大量日语汉字的新词受到青少年的热捧,从而被吸收进汉语,充实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涌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变迁的需要、文化失衡的结果、留日学生和政治人物以及各种媒体的作用等。根据其借用特点可分为音译、意译、借形、音意兼译四大类型。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了汉语词汇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日语的一些构词法对汉语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日语借词在输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语义演变,使汉语的词义发生了扩大、缩小或者转移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日本汉格律诗的发展进程和各期代表人物的诗作入手,分析了他们多能熟练地掌握诗律和入声字,并将日汉格律诗中的音读汉音、吴音分别归纳分类,对照《广韵》入声韵目,从而揭示出日本诗人熟练地辨别和应用入声字的精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日语新词进入汉语词汇,其中一部分已经很好的被汉语"汉化",而有些词语还带有异域风情。汉语吸收日源新词时也存在一些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揭示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自身发展的规律,使日源新词更好地服务于汉语。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不仅催生了人们交流的新方式——网络语言,也增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从源头看,汉语网络语言中大量涌现的外来词现象不容小觑,本文对汉语网络流行语中日源词传入的背景、日源词分类及中国网民接受日源词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肖蓉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47-49,79
在词类研究的领域里,其他词类的研究都已硕果累累,相比较而言,名量词的研究属于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而且,一直以来,大部分的人们都是以静态的观点单纯围绕量词本身,孤立而片面地分门别类和描写叙述。从“以外证汉”的角度出发,运用了动态的观点,由表及里,表里验证,对汉语和日语名量词的语义特点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的外来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语中的外来词的历史与现状、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和特征,深入探讨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和原则,对如何正确处理和使用外来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redefinition of Chinese loan words and corresponding types of Chinese loan words, this article makes an initiative hypothesis that nowadays the ideographic trend of Chinese loan words is being hastened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before.Depending on the Prototype Models Theory for the types of Chinese loan word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is trend is made in four aspects:the transfer from transliteration loans to loan translation;the ideographic trend of transliteration loans;the full ideograph of shift loan words;word-for-word translation of loan words.  相似文献   

19.
与显性性别词语相比,揭示隐性性别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意识问题,或许更能深刻地描画一个民族的性别文化观。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将汉日隐性性别词语作为一个独立的考察对象加以探讨。旨在从文化史学角度揭示男权意识和妇女歧视问题如何通过隐性方式潜入词语之中,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汉日两种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对其差异和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