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独具匠心的心理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这种新颖、独特的描写技巧,曾给以高度称道,赞誉为“心灵的辩证法”。我们仅从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就能深深感触到这颗辩证心灵跳动的脉搏;听到这颗辩证心灵异常的心声。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去刻划人物性格,注重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例如,曾给青年托尔斯泰以巨大影响,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斯丹达尔认为,不同境遇中人的内心激情的变化,是文学所要表现的最美好的东西。他的这种美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对小说艺术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他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方面 ,杰出的心理描写是他征服欧洲 ,震惊世界的法宝。本文试从《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来领略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精华——“心灵的辩证法”。笔者认为 ,托尔斯泰这位心理描写大师用他那支魔笔直达人物意识的底层。大处 ,人物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小处 ,在特定场合心曲稳秘、微小的波动 ,都被托尔斯泰一一描绘得清晰可辨 ,读来令人有洞若观火之感。托尔斯泰用“心灵的辩证法”环环相扣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合情合理地展现了安娜彷徨迟疑 ,在矛盾中追求 ,继而在绝望中死亡的完整的心理历程 ,这是安娜形象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作品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时说;“托尔斯泰伯爵却注重一些感情和思想是怎样从另一些感情和思想发展而来的。……托尔斯泰更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说:“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这并不正确,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描绘的是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可以说:托翁的剖析“心灵的辩证法”和陀氏的揭示“内心的全部深度”,是他们各自心理描写的主要特色,也是两位作家心理描写技法的首要区别。  相似文献   

4.
托尔斯泰是表现人类内心生活的大师,在创作实践中,他创立了卓越的心理分析方法--"心灵辩证法".罗曼·罗兰创立了揭示创造精神发展全过程的抒情性的心灵辩证法,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心理描绘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俄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以无与伦比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示出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然而托尔斯泰最重要的革新还在于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由于他的独到的探索和惊人的才能,人的心灵——这个隐秘的、深奥的又是无比广阔的世界,得到了真切细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再现.本文以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为代表,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著,它的问世不仅给作家托尔斯泰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且使女主人公娜塔莎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娜塔莎是战争中和平生活的点睛之笔,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的具体性倾尽自己的全部艺术才能来描写她。本文从具体性与真实性、具体性与真诚性、具体性与"心灵辩证法"这三个角度对托尔斯泰创作的具体性在娜塔莎身上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这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通过分析小说中“安娜的死”、“赛马”、“安娜病危”、“安娜回国看子”等情节,详细剖析了“心灵辩证法”的特点以及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其的多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从贵族立场转变到农民立场之后,俄国农民心理对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思维有着重要影响。托尔斯泰创作的独创性同农民心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情感的真挚和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的现实主义,是来自俄国农民心理。同时,由于托尔斯泰的心理渗进了农民心理,内心充满不安和愤怒,在他的后期创作中艺术思维由客观型转向主观型,作品中主观色彩加重了,讽刺和政论的因素增多了。叙述形式和心理描写也相应产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一 文学的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很早就已开始,《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罗马悲剧作为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了心理描写。在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杀子前的独白,就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妻子爱子怜子又不得不杀子的复杂的二重化心理。但这些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真正深入到人物心理世界的是托尔斯泰。在他之前的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  相似文献   

10.
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艺术高妙绝伦,其“心灵辩证法”独树特色,对小说艺术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坛同时出现两个伟大名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艺术大师又都以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而著称于世。有人称托尔斯泰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家”。鲁迅先生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本文仅就两位大师作品中的心理描写作些比较分析,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他们创作的艺术精髓。  相似文献   

12.
<正>打开人物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福克纳说:"除了人内心的冲突,这个世界上没什么值得去书写。"文学家大都擅长描摹人类幽秘而复杂的心理世界。歌德就曾赞美过莎士比亚,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从他的剧本中可以读懂人类的思想与情感。评论家沃盖则盛赞托尔斯泰是"一位无与伦比的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做好心理描写,需要把握两个原则:其一,就是要将"景语"与"情语"结合起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物心理描写揭示19世纪欧洲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本质,是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和托尔斯泰小说创作中最显著的特征。其显著特征表现为客观性、动态性和现代性。客观性特征揭示了追求自我意识的时代历程,动态性特征标志着激情向传统伦理的抗争,现代性特征透视了呼唤人性回归的心声。比较两位作家的心理描写对于审视和探索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人们高扬自我价值、期盼观念更新、憧憬开明政治的心灵动向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屠格涅夫,作为俄罗斯的文学名家,以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狂状的心理剖析”而独立于文坛。他——是一个古典式的精美艺术匠。擅以巧妙构思、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以及贯穿一切作品的抒情情调感染每一位读者。阅读他的作品,尤如晶尝甘醇的美酒,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5.
巴金写作小说,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对探索人心的兴趣。在《秋》的序里,巴金曾这样概括他的创作志趣:“我是在‘掘发人心’。”对于巴金小说研究者来说,“掘发人心”,或曰“探索人心”,是一个比心理描写含义更广泛的概念。但二者的联系也是明显的:对人心的关注和兴趣,必然使得作家重视人物心理的表现和描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心理分析“几乎是享受真正优秀作家盛名的最可贵的依据”。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是有这方面才能的。  相似文献   

16.
车尔尼雷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著名的“心灵辩证法”时,称它是“享受真正优秀作家的盛名的最可靠依据”。每个大作家都有独特的艺术手法,它不是任意翻新的单纯技艺,是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由作家的全部个性、热情、才华促成的结晶。从创作的主客观关系看,它必须“外师造化,中合心源”,一方面要准确揭示对象的特征,另一  相似文献   

17.
优美的艺术凝炼的风格──试论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王玉琴屠格涅夫,作为俄罗斯的文学名家,以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狂状的心理剖析”而独立于文坛。他──是一个古典式的精美艺术匠。擅以巧妙的构思、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以及...  相似文献   

18.
““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受“动态性”艺术思维原则、“主情”式艺术观念的导引和制约,并充分施展自身超乎寻常的“内省力”,以及发扬对文学传统在继承中超越的创新精神,在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形成的,属于他自由所特有,为他人难以企及的人物心理展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历经十余年创作完成的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是其对自己审美原则的完美叙述和详尽总结。小说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的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敏锐地捕捉人的下意识,并把它表现在与人的自觉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在他的审美原则下,唯有人的本质具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作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因此,作家不仅展示人物外在风采,同时也触及人物内心世界。而人的内心世界并不象传统的看法那样,只是意识的活动,其实,它还存在着一种无意识活动,对创作来说,就是无意识心理描写。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 什么是无意识的心理呢?”传统心理学认为,意识乃是行为的感知,只有个人自己才知道,他人绝对不能直接知道,但有的行为个人自己却不能觉知,凡是这种自己不能觉知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或无意识。①可见,无意识心理就是不能被主体感知的心理活动。如梦境、病幻、错觉、直觉以及人的失言、失控、失态等等。文学作品中的无意识心理描写,就是对这些现象的刻划,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第一,文学作品中无意识心理描写是对非逻辑性、非理性的精神活动的分析,无意识包括生理无意识和心理无意识两种。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一激动就“弯曲他的双手使关节哔剥地响着;”《林家铺子》中林老板娘由于胃不好而不断打嗝等,就是生理无意识,因为它“不是心理现象,”只是“心理反映的机制”②所以,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有限的,而心理无意识对人物塑造作用则是巨大的,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他为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