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一个“活”字,看似简单,实则可以看作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采用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把课教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满激情呢?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  相似文献   

4.
要把语文课上活,既容易又不容易。如果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承认他们在启发点拨、诱导激励下是能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并将这认识认真付诸实践,那么就容易把课上活;相反,如果把学生当作“容器”,认为他们只有被动接受知识的资格,于是课上来上去总跳不出“注入式”的框框,那么要把课上活就很不容易,甚至不可能。有人说,课文内容新或文辞美,学生爱读,课就容易上活,课文内容旧或文辞一般,学生不爱读,课就不容易上活。这种说法是“课文决定论”,不敢  相似文献   

5.
“中计”     
下午最后一节是体活课,看着课程表,不由得想起我刚上班时的一幕。那时,我带一年级的学生,学校规定,每周有一节文活课(文化活动课),一节体活课(体育活动课),但我从来没有按照要求安排过这两节课。第二学期再发课程表时,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问:“张老师,体活课是什么课?”还没等我回答,班上其他孩子就七嘴八舌地回答:“体活课就是语文课呗!”还有孩子补充说:“文活课也是语文课!”看他们回答时,小脸是那么认真,没有一丝遗憾。我的心隐隐作痛,他们那么小,还不知道,这份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和自由,已被我无情地剥夺了……  相似文献   

6.
上好人生第一课去年9月的一天,一群叽叽喳喳刚入学的孩子被我带进学校大大的图书室,很随便地围坐在地板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节日记课。我面带微笑走向孩子,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我转身信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孩子们”,我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孩子们听了眼睛一亮。我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家的小狗豆豆,今年半岁,小鼻子,小眼儿,小嘴…  相似文献   

7.
今天,学生能把课堂搬到“哈里·波特”故事里、搬到一些电视节目和电影里,重点学习的东西从物理学到军事历史,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读者文摘》的编辑雅各布·杨说,“哈里·波特课学习反重力研究怎样才能产生可以飞行的扫帚柄。这十分有趣,但并非是我书中真正论述的科学教育。”杨将哈里·波特课比作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开设的“怎样看电视”这门课和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怎样着装”的研讨会。他对福克斯新闻网说,“我不能说他们是乱弹琴,但是他们的做法听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美国马里兰州讲授哈里·波特课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我觉得,教师在每一课、每一项活动中都必须随机应变,灵活掌握,必要时也不妨搞点“即兴创作”。幼儿很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针对幼儿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即兴编成故事,并加以发挥,讲给孩子们听,他们会非常感兴趣,而且容易接受,其教育效果甚至超过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因为故事里说的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有过亲身体验的事。可以说,“即兴创作”的教育能捕捉  相似文献   

9.
曾记得有一天,我指着走廊上两排雪白的瓷砖墙壁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们想想,这上面可画些什么呢?”“老师,画《小蝌蚪找妈妈》吧!”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一起这样回答。原来,他们刚在语言课上学过这一个故事,那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使他们久久不能忘怀。我灵机一动说:“好啊,谁能告诉我,小蝌蚪是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相似文献   

10.
匡慧娟 《中国德育》2007,2(2):75-76
五(6)班的H、L几个学生可是全校闻名,我还没接这个班的课就耳闻了他们不少“故事”。为能“镇住”他们,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节课他们都要让我格外费心,但我总算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11.
活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赞美之词:如看到一篇好的小说,就说:“作者把人物写活了!’如观赏到一曲好戏,就说:“演员把人物演活了!’如欣赏到一副好画,就说:“画家把人物画活了!”艺术是相通的.课堂教学既然是艺术,能不能把“活了”这个词也借来呢?说某某老师把这堂课上活了.啥叫“活了”?怎样才能“活了”?有一则为国王画像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故事见苏联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其大意是,国王出诏要国人给自己画像.画好者,奖以重金;画坏者,罚以极刑.第一个画家应诏,见国王右脚跛,  相似文献   

12.
孙建锋 《教育文汇》2014,(20):25-26
“教给孩子什么最重要?”一位老师上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后,说他的这一课教学主张是“唯内容而教”。我与他就此命题进行了对话。“最重要的是教他们记住这一课的生字词语,然后了解故事内容。”执教者说。“如果只是教孩子了解内容,储存知识,那么他们的记忆仓库永远比不上ipad强大。我们可否教给孩子ipad做不到的事情?”我微笑着说。  相似文献   

13.
一、宜“活”不宜“死”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那么怎样才能“活”化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随意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的整架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老师讲完故事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15.
赵建平 《河北教育》2008,(10):43-43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师:这节课我们不动笔,继续“聊”。 有些同学,一下笔就会让人佩服: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故事?为什么他说的故事总是能引人入胜?他怎么能“编”得那么曲折?他是用什么办法把我们的眼泪引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大师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实践证明: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话。那么怎样才能“活”呢?我认为应从“新”上着手。  相似文献   

18.
昌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幼儿被老师带进幼儿园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她的背后是满架满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  相似文献   

20.
这是在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一群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图书馆,让他们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这时图书馆老师微笑地走上前来,她的背后是满架满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优美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里。这本书是一位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