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00-100
“小徽州”就是指徽州本土一府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的地域范围,徽州化形成于徽州,研究范围局限于此.我们称徽州学研究的是“小徽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51-51
"汪王"就是汪华。汪华是隋末绩溪县汪村(当时属歙县)人。原本是歙州郡兵首领,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随后又高举义旗,连续攻克宣、杭、  相似文献   

3.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130
“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朝奉郎。徽商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徽商便是由仕而贾的,这些人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相称。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有钱乡绅的习称。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不管是老板还是伙计)为“徽州朝奉”。《初刻拍案惊奇》卷10《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记载:“原来徽州程朝奉,就是金朝奉的舅子,领着亲儿阿寿,打从徽州来,要与金朝奉合伙开当。”  相似文献   

4.
“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朝奉郎。徽商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徽商便是由仕而贾的,这些人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相称。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有钱乡绅的习称。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不管是老板还是伙计)为“徽州朝奉”。《初刻拍案惊奇》卷10《韩秀才乘乱聘娇妻,吴太守怜才主姻簿》记载:“原来徽州程朝奉,就是金朝奉的舅子,领着亲儿阿寿,打从徽州来,要与金朝奉合伙开当。”  相似文献   

5.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51-51
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俗。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  相似文献   

6.
7.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80-80
"族田"就是宗族占有的土地。宗族占有的土地有多种名目,诸如祠堂田、寺庙田、墓田、祭田、义田、学田、公会田等,皆为族田。祭田即为祭祀而置的土地,属于供赡祖茔祠堂的产业。祠堂田、寺庙田、墓田专供各自祭祀的费用。义田是为赡养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立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跨宗族的地  相似文献   

8.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18-118
徽州江姓有济阳江和萧江之分。济阳江出于赢姓,赢玄仲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江,其地域大约在长江与汉水之间,于是便以国为姓。玄仲传48世,有一位名叫江贞的迁徙到济阳,形成郡望,故称济阳江。  相似文献   

9.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79-179
"棚民"是指明代以后的外来移民,以安庆府辖县为多。明清时期,徽州因徽商致富后,带动家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富裕之名远播,外地人纷纷来徽州淘金。他们来到徽州以后,在旷野搭棚居住,靠手艺或出卖劳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歌是在徽州文化土壤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主要包括:徽州方言、徽州宗族、徽商、徽州民俗等。徽州语言影响徽州民歌的歌词风格,徽州宗族为徽州民歌发展提供精神养料,徽商为徽州民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思想素材,徽州民俗影响徽州民歌的风格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徽州自古就有习武的习俗,随着宋朝的南迁,徽州在人文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明中叶后,随着徽商的兴起,其发展态势强劲.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认为“武昌”反映了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一个方面;同时对明清时期徽州“武”的表现和原因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化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80-80
徽州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47-147
徽州的胡姓有"真"、"假"之分。"真胡"源于胡公满,周阏父为陶正,生子满。满后来封国于陈地,死后谥胡公,后裔便以谥号为姓。"真胡"的郡望在安定郡,故又称"安定胡"。徽州的安定胡最早在东晋时由山东迁入,梁朝黟县胡明星曾修建有  相似文献   

14.
"和"是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主要表现在民居与周围环境、民居与公共建筑、民居的结构、室内的装饰、多样性的统一、色彩选用等多方面的和谐。从成因上分析,主要是儒家文化的温柔敦厚、道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徽商和气生财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F0002-F0002
徽州古村落,粉墙黛瓦,马头楚楚,民宅祠堂,错落有致,园林水口,桥阁塔亭,竹木掩映,山村依山傍水,炊烟缭绕,俨然“中国俩里的乡村”。徽州古村落,是古徽州劳动人民本“天人合一”理念,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街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F0002-F0002
古徽州是徽商故里,千百年来徽州本土商业活动的繁荣,徽州城镇和古村落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遍布徽州城乡各具特色的徽州古街。徽州古街是古徽州经济活跃突出表现的载体,是徽商由家乡走向全国的起点,是徽商在徽州本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8,(1):84-86
有徽州地域特色的"三雕"文化艺术,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革,徽州"三雕"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通过数字化方法加强徽州"三雕"实体数字化保护工作,推动实体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立文物实体数据库、加强完善平台网站建设、积极探索建设虚拟博物馆等工作的研究,对徽州"三雕"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徽学中对女性不婚现象鲜有研究,文章用大量史料说明明清时期徽州老女大量存在,且地位地下,精神面貌堪忧。并对产生这一现象进行初步探讨,得出与当时生产力水平有关;与程朱理学兴盛有关,与徽州经商风盛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26-26
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虽已取得成效,但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规划,择优开发,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意识,改进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