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1月29日2时20分,我国著名化学教育专家、《化学教学》的首任主编李嘉音先生安静地走了,听到消息,编辑部全体同仁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化学教学》的创刊、成长、发展都浸透了李先生的心血。李嘉音先生于1913年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高中开始在上海学习,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攻读燕京大学化学工业研究生,1938年毕业。新中国成立前,李先生相继在光华大学附中,苏州丝绸学院,丽水清明化工厂,中华电化厂,上海自来水厂等单位任教员,工程师和总工程师等职,从事中学化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参与了酒精、油脂、漂白粉、烧碱等生产的技术工作。解放后曾在光华大学附中、沪江大学等担任高中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工业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54年起在华东师大任教,直至退休。文革期间,和广大知识分子一样, 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以后,李先生不计前嫌,积极工作,表现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2.
<正>2月28日凌晨,我国著名水文水资源学家、工程模糊集创始人、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资深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守煜先生走完了他84岁的人生,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3月2日上午8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肃穆高雅的兰厅,他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以依依难舍的悲痛心情,送别了这位慈祥而令人敬仰的老人。陈守煜教授1930年10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5日,中国著名教育史学家、<教育学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王炳照教授因病逝世,享年75岁.  相似文献   

4.
《学科教育》2009,(5):F0003-F0003
2009年10月5日,中国著名教育史学家、《教育学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王炳照教授因病逝世,享年75岁。 王炳照教授1934年生于河北省景县,1955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1957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1961年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教育史研究班,开始涉足中国教育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每当出差返家 ,我急迫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拆阅来信。近日赴京归来 ,一封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信首先跳入眼帘。我依前认为这又是我可亲可敬的好师长、好前辈吴雁南教授的来信 ,即先阅为快。比及打开信纸 ,“讣告”两个黑体字特别刺眼 ,不禁心头一紧。细阅之下 ,方知是中共贵州师范大学委员会暨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发给我的讣告函 ,告知吴先生因病于 2 0 0 1年 8月 18日在贵阳不治辞世。享年 73岁。读完讣告 ,我不禁掩卷长思 ,惋惜与痛切中回忆起与吴先生的独特交往。那是 1997年 4月中 ,吴先生领衔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6.
深切的怀念     
敬爱的周总理啊,您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每当我幸福地回想起受到您的亲切爱抚时,悲痛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涌流,对您引起深切的怀念。那是火红的大跃进年代——一九五八年一月六日,您在百忙中亲临我们肥光小学视察。我清楚地记得:您老人家满面笑容地跨进我们三年级教室时,我们全班同学都起立  相似文献   

7.
深切的怀念     
扑簌簌泪水腮边挂,哀思无尽呵心如麻。奇阵歼敌智谋高。一月八日别亲人,千呼万唤没回音。草地泥泞伴冰山,风展红旗过大关。舍不得离呵舍不得分,再把总理叫几巡。征途迢迢万里长,毛主席领头呵您紧跟上扭找遍了地呵问过了天,深切的怀念要对总理谈:,’’延河流水呵情意长,您和群众拉话在土炕上;百万工农汇南昌,您高举义旗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桌上的饭菜凉了又热,总理呵,为革命操劳顾不上歇。井冈山簧火燃四方,革命真理胸中装。小米步枪创新天,一腔热血荐轩辕!遵义红星亮闪闪,您和毛主席肩并肩。梅园云低呵重庆雨狂,闲庭信步斗翅烟。毛主席挥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经济学界一代宗师,第二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因病于1997年7月27日上午8时1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7岁。陈岱孙教授,曾用名陈总,福建闽候人,1900年10月20日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时代1906-1915年在福州私塾读书;1915-1918年在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就读;1918-1920年在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学习毕业;1920年9月-1922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22年9月-1926年7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并于1924年获硕士学位,1926年…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5日,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家、江苏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学会创始人、首任六朝史研究会会长卞孝萱教授逝世一周年,作为他的晚辈后学,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对卞先生为创建省六朝史研究会,推进江苏六朝文史研究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尽职贡献精神,作一回忆和概述,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5,(11):24-25
胡耀邦同志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90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史研究》2005,(2):2-5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原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董纯才同志的百年诞辰。为了纪念董纯才同志,我刊约请教育界的有关同志进行笔谈,现将谈话稿予以刊发,以表示我刊对董老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文化论坛》学术顾问黄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8日晚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黄济,原名于鸿德。著名老一辈教育学者,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县。1946年至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1949年华北大学教育系毕业。黄济先生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特别是在"文  相似文献   

13.
陈侠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个多月了。我们仍然深切地怀念这位教育界和编辑界的老前辈。 陈侠同志1915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33年毕业于扬州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历任小学教员、主任、校长、编辑等职。不久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4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接着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48年获硕士学位,后历任该校讲师兼附小校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等职。解放后于1950年调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转本社工作,历任教育室编辑、副主  相似文献   

14.
又是冬去春来 ,可敬可亲的慈父董鸿书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 ! 36 5个日日夜夜里 ,他老人家慈祥的面容和亲切的目光 ,总是浮现在眼前 ,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和那爽朗的笑声 ,总是回荡在耳畔。父亲出身于辽宁开原县城一个普通的菜农家庭 ,是家中长子。小时候 ,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 ,父亲就带着弟弟围着老城墙跑步 ,然后在城墙上看书 ,回家后又要帮助爷爷往菜田放水 ,做一些农活。青少年时期 ,他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家乡和殖民化的统治 ,亲眼目睹了日寇杀害两位老师的种种罪行 ,抱着“朦胧的工业救国的思想”考入大学工科 ,并逐渐接触了进…  相似文献   

15.
1988年2月16日,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文学运动的最后一位元老叶圣陶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编辑部全体同志无不为之悲痛。不禁回忆起《人民教育》创刊38年来,叶老领导、关怀和支持编辑部工作的一件件难忘的往事。叶老从1950年5月1日《人民教育》创刊到1951年4月,在编辑部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当时的编委会主任委员是成仿吾同志,副主任委员还有柳湜同志)。叶老在编辑部担任领导工作期间,认真宣传贯  相似文献   

16.
吴先生是我心目中最崇敬的老师之一。听到她不幸病故,我是十分悲痛的。我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得知这个迟到的噩耗,心理上的疼痛远远超过了躯体遭受手术刀之痛。为了悼念长者,因体力与健康的关系,时撰时辍成不了篇……  相似文献   

17.
著名文史大家、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敬爱的卞孝萱教授已于今年9月5日驾鹤西去。作为一名廿余年来受到先生关爱提携的晚辈后学,我内心充满悲痛之情。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入南京大学后,精心筹组和领导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大力推动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时至今日,已在江苏南京地区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这方面的活动与成就构成先生晚年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这里,谨摘取当年有幸结织先生以及先生创建、主持省六朝史研究会、努力推进六朝史学术研究等往事,略作回忆,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8.
廖一帆同志六十年代任《人民教育》编辑部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我们与他共事十一年,如今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了,我们无不悲痛。但他忠恳朴实的音容笑貌,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一帆同志一贯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1917年生于广东大埔县,早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学生进步组织。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芦沟桥事变。当中国处在危急存亡之际,一帆同志为了抗日救国,他毅然从日本回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具体做日军战俘工作。他会日语,了解日本的风俗民情,做日俘的工作深切入微,收效甚大,使不少日俘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懂  相似文献   

19.
电话传来王均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我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往事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认识王均先生已经54年了,他是我的好老师、好领导,他的许多优秀品质,时时鞭策着我.这里写下一些零星的回忆,寄托我的哀思.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23日是我们尊敬的朱正元教授的百年诞辰纪念日.作为朱老师的学生和助手,有幸能多年直接聆听他的教诲,目睹他的典范,使我受益多多,永志不忘.朱老师虽然离开我们已近1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深切地怀念他,就是要重温他的教导,认真学习他的精神和高贵品德. (一) 朱老师一生执教60多年,把毕生都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尤其对于师范教育,他更怀有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他一贯提倡要重视师范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既教书又教人,并身体力行.他常说教师是十分崇高的职业,因为教师是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