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认识千克”这一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先让学生掂一掂,再称一称,直观感知“千克”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实际拎一拎1千克的水果有多重。有了这些感知,学生对“1千克”物体的实际重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中发现一些学生脸上露出成功后的得意神情:这节课内容真是太简单了。于是,我便随机提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薛芳 《山东教育》2002,(25):51-5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第四册第四单元42、43页“千克的初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通过一掂,称一称,看一看等实际操作活,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2.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通称体重和书包以及小黑板的重量,进步认识千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千克的多知识,到底1千克有多重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千克重沙子,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下,试试到有多重?(小组活动,轮流掂1千克重的沙子)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  相似文献   

3.
千克的认识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初步建立千克、克的概念。(1)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重的大米、食盐和洗衣粉等物体,直观感知“千克”的重量;(2)出示天平秤,简介各部分名称,交代天平的用法后,教师将1千克重的食盐放在一个托盘里,另一个托盘里放1克、10克、50克砝码,天平不平衡,最后改放1千克砝码,天  相似文献   

4.
第六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一、知识结构图:说明: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判断,使他们知道判断要有根据。另外,要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常见的一...  相似文献   

5.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学过的重量单位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千进制关系,培养学生对量的估算能力。由于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学生正确理解和建立“千克”的重量观念比较困难。为了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障碍,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创设“称、掂、数、估、猜、算”等一系列的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明确了“千克”的实际含义,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是课…  相似文献   

6.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2,(7):4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是量的计量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了解秤有多种形状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称重量数额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秤。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对形体相同重量不同、形体不同重量相同的两类物体掂一掂、称一称,深化学生的重量观念。4.通过“有多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重量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重量单位观念,同时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收…  相似文献   

7.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生:一袋白糖的重量是500克。 师:请同学们拿一袋白糖,掂一掂,感觉一下有多重? 再拿一袋白糖,与原来的一袋合在一起,掂一掂, 一共有多重? 把这两袋白糖全部放在台秤的托盘里,观察一下, 台秤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生:台秤的指针指在“1”上。 师:这两袋白糖的重量是1千克,“千克”是我们新 认识的重量单位。大家想一想:1千克等于多少克? 生:1千克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所以1 千克=1…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有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明晰“克”与“千克”的概念,并建立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一、利用体感经验建立千克的表象1.猜测与联结,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出示1个苹果(100克)、1瓶矿泉水(500克)、1袋洗衣粉(1千克),让学生猜测哪件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拿出弹簧秤称一称,找到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洗衣粉,并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苹果是1千克,几瓶水是1千克,初步体会几份物品的质量总和为1千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20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准…  相似文献   

11.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对质量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不稳定的,需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如何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1千克有多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的量感?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一、在操作中感知1千克的质量1.认识盘秤:教师出示盘秤,介绍盘秤的结构(刻度、托盘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盘秤,学会用盘秤称物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小学青年教师》2004,(8):29-3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如在学习“千克、克的认识”时,教材提倡让学生去感受这些单位,建立这些单位的观念,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1)“称一称,掂一掂”2袋盐的质量、1枚硬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作指导,做好与“课改”衔接的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相似文献   

15.
在《认识质量单位——克》一课时,一些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掂一掂"的操作体验之余,会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要把掂"1克"的感受牢牢地记在心里,带着这种感受再去掂其他物品,从而判断其他物品的质量与1克的大小关系。这样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要求?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应该让学生有怎样的体验与收获?本文针对这些疑问,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能够促进大家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29~32。【教材简析】本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并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线索:首先是比轻重,学生很自然地由生活经验出发想到"掂一掂"和"称一称"的方法;由"称一称"引发对生活中常见的秤的认识;由"秤的认识"产生认识常见质量单位,称量物体质量的心理需求。教材通过"想想做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科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现代小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设计思路】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 ,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 ,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 ,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准备】1 课前让每位学生去商场上任选两种物品调查数据 ,并填好调查表。2 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 ,每组准备一台盘称 ,8个2分硬币 ,一些苹果 ,一盘鸡蛋 ,一些黄豆 ,2…  相似文献   

18.
教学任务的开展要以学生为根本,一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千克和克"时,通过让学生以了解"克"和"千克"到感知"克"和"千克",进而掌握"克"和"千克"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整体说明: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较小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对质量单位认识的一次扩展。重点认识较大的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虽然“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大,不能通过像以前学习克和千克的认识时采用掂、量、称等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它的质量观念,但也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通过间接的计算、测量、估计、想象等间接方法促使学生对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第八单元吨的认识 单元整体说明: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单元"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较小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对质量单位认识的一次扩展.重点认识较大的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虽然"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大,不能通过像以前学习克和千克的认识时采用掂、量、称等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它的质量观念,但也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通过间接的计算、测量、估计、想象等间接方法促使学生对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和理解.通过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事例,充分的体验和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从而归纳所学过的各种质量单位,正确使用所学过的质量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