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一般而论,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和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探索,我认为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整个素质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向学校和教师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的、和谐的精神状态,而健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良才。  相似文献   

4.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等方面处于良好的 状态,才算一个全面健康的个体。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 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 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障碍的阶段。如果 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 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金虹艳 《考试周刊》2014,(79):113-114
<正>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的: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不断转变,已从原先的不生病就是健康扩展到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认识和评价。新体育课程标准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作  相似文献   

6.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种社会现象面前,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被摆到不同阶层人们的面前。作为学生,处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逐步上升。孩子往往是家庭里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培养也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注重于精神层面。一个人的童年是他这一生最为关键而且又极具特殊性的人生阶段。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着人的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主要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9.
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精神和社会适应同属于心理健康范筹。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在学习、情绪、适应等方面较为严重。以下就这几方面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采取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学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许多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着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诸多社会原因,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学习焦虑、人际交往焦虑、自责倾向、挫折适应问题、青春期闭锁心理等等,在中学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因为这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4.
科尔伯格理论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应该按照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办事,就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应根据人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规律,在不同时期对每个人以不同的教育内容为重点,以促进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最终适应社会,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健康观念强调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模式,因此,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几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入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人们在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余,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健康往往被人们所误解。健康是一个涵盖了多方面的概念。1989年WHO对健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由此可见,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的侵扰,更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此四个标准之内,心理健康往往是最突出且易被忽略的问题。日前,高校各种自杀、他杀、道德低下等类似事件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让我们思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下面,将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话题缘起董云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包含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在高等教育情景中,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要求教育工作应该按照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办事,这对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借鉴其合理的思想,根据人们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规律,在不同时期对每个人以不同的教育内容为重点,以促进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达到适应社会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的状态。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身体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诱惑增多,紧跟着的是社会风气下降,大家心态浮躁。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等一系列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是小学生,如果小学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会影响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