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红艳 《科教文汇》2009,(31):243-244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用一个字表达出来,就只能是—“家”。家庭、家族、家国……一层层延伸: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汉字的产生和演变都是古人思维概念的外化投射,汉字的发生、演化反映了“家文化”。本文就以对“家”及其他一些“宀”(mián)部字的分析来浅析中国传统的“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家国同构”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家国同构”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性,发展到现代国家则是家族的延伸,现代社会家与国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而美国“个人主义”有它不同于汉语意思的特别内涵,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个人主义”的优势,将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3.
4.
5.
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大量的中国古代社会案例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的实施情况,是学习中国法制史以及中国法律制度的入门必读书目之一。本文主要从瞿老先生本书的第一章出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法律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7.
8.
苏筱 《科学大众》2013,(3):150-151
本文立足于"国培计划"的现状描述,在肯定"国培计划是行之有效"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惑和见解,同时指出在"国培计划"开展中存在某些瑕疵,并着重从受训者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促使"国培计划"的实施更具效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派——苹果派、香蕉派、草莓派、巧克力派……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家的“派”可不一样! 第一位闪亮登场的是“工作派”——俺老爸.一心扑在工作上,是个“工作狂”。一会儿查房.一会儿手术,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瞧!他又上班去了!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苏维 《学会》2003,(7):36-36
在计划经济时代 ,人的生老病死都与其所在的单位密切相关 ,离开单位则寸步难行。多年来 ,人们在思考一切工作时 ,习惯将其圈在单位的范畴内 ,总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在科协所开展的“建家”工作也不例外 ,目前所得到的绝大多数做法和经验是针对企事业科协的 ,因为这样的“建家”有某个具体单位作为依托 ,有形而直观。由于学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组织特征 ,开展有形的“建家”在具体操作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是这个缘故吧 ;对于如何在学会开展“建家”工作一直鲜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应当看到 ,科协的“建家”如果不考虑到学会这个重要的基础 ,无疑…  相似文献   

18.
19.
在新课程与新高考改革形势下,高考历史逐渐强化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突出问题意识,强化理论指导,发掘历史学的人文内涵——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学科能力目标体系。在此背景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子承父业"的代际传承是家族企业传承的首选模式。目前,众多的家族企业开始面临传承之题。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通过优良"家"文化的构建,可以增强家族认同与承诺,提升接班人的意愿;加强家风家教,顺利传承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家族治理,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