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功能日益广泛,利益相关集团不断要求大学作出贡献,大学承受着不堪忍受之重,纷纷走出田野,与社会融为一体.大学逐步迷失自己,遭遇了许多困境.大学系统与大学内部只有进行合理的系统定位与分工,保持必要的象牙塔部分,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日记是一种生活的复制,生活是由精彩瞬间组成,只有日记才能复原稍纵既逝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阳光总是让人期待,在偏远的山乡更是如此。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手里捧着一本飘着油墨香味的《江西教育》,让人感觉温暖更近了。这就是属于我的初冬的早晨,一位山乡教师的“阳光早餐”。  相似文献   

5.
闲暇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没有闲暇,就没有哲学、艺术、科学……进入暑假,教师的生活重心将由工作转向闲暇。闲暇是个体的生活方式,享受闲暇是教师的基本权利,充满活力与自由的闲暇时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个性需求。教师不但要学会教书育人,而且要学会如何设计闲暇生活,获得人格的自主发展。张健同志长期从事青少年闲暇教育研究,先后主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生闲暇教育"、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闲暇教育研究"、"闲暇教育深化研究",出版了《闲暇与未成年人教育》专著以及《闲暇·高中版》、《闲暇·初中版》《闲暇·小学版》系列教材,参与编写《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有多篇闲暇教育论文发表。在暑假来临之际,我们约请张健及其课题组成员从休闲的视角看暑假,为教师的暑假生活提供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雷 《新高考》2008,(Z1):129-129
1999年初秋时节,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少年从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来到了充满欧罗巴风情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不过那时映入他眼底的是学府路上铺天盖地的灰尘、疾驰而过的汽车。  相似文献   

7.
1925年,现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创作了复旦大学校歌,歌词为: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相似文献   

8.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2008,(10):50-51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素有"江南第一学府"的美誉。"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门,让学生触摸到中华民族的根,让学生感悟人间的真情,引领学生走向幸福的人生,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大学班集体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当前,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状况与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要确立把班集体作为大学生精神家园来建设的理念,加强班集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关注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漪 《今日教育》2009,(10):50-51
她,1951年走出复旦大学的校门,58年一直战斗在教育一线。她,永葆激情,一身正气,坚持一辈子学做教师。她,就是于漪。一位平凡却伟大的一线语文教师.50余年来一直默默地在教学一线探索,她坚信,语文教师应有自己的坚守,文字和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所在;她深知,传授给学生的不是单调的文字和符号.而是一种使命和担当。于漪,千万战斗在一线教学岗位上的教师缩影,正是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才使得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继续延续,也必将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通途。  相似文献   

13.
蔡惠 《学苑教育》2019,(8):72-72
初读鲁迅的《社戏》时,还只是个懵懂的初中生,听语文老师给我们介绍文中的故事、风景、思考。而今,我是以全新的身份--教师,站在讲台上,捧着书本,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不一样的身份,读着同一篇文章,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的童年虽然不完全是美好的,但确实是我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4.
共有精神家园构建问题是在创办开放大学过程中不可违避的现实问题。构建开放大学共有精神家园,能有效地提高主体的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发展自豪感,从而为开放大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作为共有精神家园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在精神家园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为引领,将彰显出开放大学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及创造力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设立时起,办大学先建图书馆已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正如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样,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精神的守望者,因为它独有的魅力而成了高等学府的灵魂栖息地。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7,(2):85-85
2006年12月9日,中日大学校长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上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平、前外交部副部长、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学术自由理念是推进美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对学术自由理念演进过程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学者赋予源自德国的学术自由理念更多的社会实践意义。在《走出象牙塔》一书中,德里克·博克对学术自由理念进行了新的探寻,通过分析其探寻的缘起、途径。进而反思现代大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我们全面的理解现代美国的学术自由理念提供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育的功能定位有许多论述,我认为有三大功能、职责:呵护、保障成长权利,培育青春精神,引入文化之门,集中到一点,就是营造精神家园、具体地说,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育的功能定位有许多论述,我认为有三大功能、职责:呵护、保障成长权利,培育青春精神,引入文化之门,集中到一点,就是营造精神家园、具体地说,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窦桂梅 《今日教育》2011,(10):38-38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和他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据说这是后来改造的,原来还有厨房、卧室。苏霍姆林斯基一家五口人就生活在这帕夫雷什中学一楼狭长的一角里,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四十平方米——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世界。构成他全部生活的不仅有家人、老师、学生这些生动的人,还有铺展在三面墙上浩瀚的两万余册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