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做好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工作对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贵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做好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意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着手,最后提出了做好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贵州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也走向了多元化。从农村题材的作品来看,它们的走向,一是继续走传统的路子,但力求用时代的新鲜内容使作品达到新的高度,如苏晓星的《金银山》;一是走向精美化,如袁仁琮的《穷乡》:一是走向通俗化,如谭良洲的《少女梦》。贵州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走向多元,丰富、活跃了贵州交坛,同时也给读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租佃和典卖的形成与发展是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的主要体现.元明清时期国家基于西南边疆的稳定而对其土地所有权关系予以法律调整,而西南少数民族则在其固有习惯法不能有效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逐步主动移植汉族的所有权制度,二者互动的结果使西南少数民族土地所有权的变迁表现为国家主导下法律的主动移植.  相似文献   

4.
出版传媒对新时期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影响很大,其载体性和中介性使它对贵州少数民族诗歌发展产生了孕育作用、桥梁作用和平台作用,进而影响到贵州少数民族诗歌的文本呈现和文学机制,使这两方面都通过出版传媒实现了升级和更换,并为贵州诗坛培育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社会中有各式各样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这些规则,构成了我国的习惯法体系。相较于一些制定法而言,这些习惯法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具有现实功能和特殊价值。虽然有些习惯法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不能否认其存在很高的社会价值、法学价值,应得到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破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瓶颈,需要采用综合的、多元的对策措施。笔者曾运用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系统论,探索性地构建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系统,将众多对策措施归纳为认知、机制、运行、预警等对策子系统。为了更好地跟踪、评价、预控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开发效益,本文探索地研究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预控工具。依据社会再生产原理,从规模、结构、效益三个方面设计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制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经济、自然、政策和文化等,也有别于发达地区和省份其他地区的特殊性.新时期推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有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化、现代工业的规模化、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民族事业的迅速发展、政策规划的科学合理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上,许多研究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是跨语言、跨文化教学,由于汉语作为教学的中介语,在双重语言文化转化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就更加困难。本文拟从学习策略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以原籍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为切入口,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学生的在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1930年到1936年间先后有数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开展革命活动.红军在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促使贵州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推动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可行路径,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同时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