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一)性质和地位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当代社会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的利用、改造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加之世界各地区间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为此,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模块2.是在自然地理摸块1的基础上,对人文地理学的阐述。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分支。什么是人文地理学?比较完整而浅显的定义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在地表活动,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互有关系,连成一体。人类活动包括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一切行为,这些活动都和地理环境发生密切关系。地理环境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的现象,如山河、雨雪、动植物等,便是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的现象,如农田、工厂、聚落等.便构成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门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地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之后,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增长、环境急剧变化、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之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课题。”这种人地关系协调论的提出,把人类与地理环境看作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从而要求人类在进一步发展时,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曹琦琪 《地理教育》2022,(z2):157-159
现今课程发展的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已逐渐从以学科为本位转向整体化、综合化.而地理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其中自然地理基础的部分知识正好与某些生物知识一致.如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的第5章中提到"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自然环境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所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原动力所在。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7.
唐会方 《学苑教育》2012,(10):17-17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种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有“人地关系论”、“区位论”、“行为论”等等。其中“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关系。不论是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还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时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人地关系理论就是对这种客观关系的主观反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厦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显然,地理课讲述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也就是说要了解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教材把“宇宙环境”作为全书的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主要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因此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地理视角出发,以《向往的生活》为例,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浅谈该节目中隐含的地理"事"。  相似文献   

12.
提高认识搞好高中地理教学大庆市第四十三中学宋立新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是中学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即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的重任,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4.
林元龙 《地理教育》2014,(Z1):10-12
正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R·Hartshorne)认为"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用空间来描述和分析现象的相互作用,并加以综合。"英国地理课程专家在《地理教育》一书中指出:"无论对地理学的某一具体领域存在着怎样的个人偏爱,但地理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空间联系。"一、问题提出的缘由1.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与核心地理观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特征之一为空间性,它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地理科学从空间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  相似文献   

15.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涉及面广,重难点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既是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的客观要求,又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突破地理  相似文献   

17.
人地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同时也是近几年高考综合试卷上的重点。环境问题常与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 ,用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 ,这仍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1 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地理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组成。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 1 ) ,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含义 ,可以弄清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1 .1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科学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有这些都是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学□张来友(郑州教育学院)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了环境教育,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大纲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0.
吴文达 《考试周刊》2008,(20):121-122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