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蹬摆结合时,双臂的摆动是帮助身体获得最大的初速度,达到既跳得高,又跳得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起跳后的双臂制动会出现很多种错误,而这些错误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立定跳远的成绩,因此,适时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动作,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邵彤 《中华武术》2015,(3):21-22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描述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在起跳线后边,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1~2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在空间成直线,至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二、立定跳远动作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立定跳远是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依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重点分析了立定跳远的站位、预摆与呼吸、蹬摆及腾空和落地技术,提出了新的观点,经教学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立定跳勃然人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尝试以立定跳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从立定跳远技术本身剖析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1.预摆动作。教学重点是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教学难点是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的用力顺序。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现谈谈笔者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练习方法以作交流。  相似文献   

6.
立定跳远是发展腿部力量和爆发力,培养两腿快速蹬地起跳的练习,也是跳远落地的辅助动作。立定跳远时的正确摆臂动作至关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在立定跳远时有的臂基本不摆,起跳与摆臂的动作脱节,或是腾空时臂的摆动动作不对,或落地前的一瞬间...  相似文献   

7.
付继中 《中华武术》2010,(12):16-17
由于立定跳远不是正式比赛的田径项目,所以人们对它重视的程度普遍不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就立定跳远的教学训练方法谈谈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8.
立定跳远是由蹬摆技术、空中收腹举脚技术和落地技术三方面组成的。笔平时查阅了不少关于立定跳远技术的资料,发现都没有突出落地时足外翻这一细小却重要的技术环节。笔认为忽略这一点是不应该的。实验证明,落地时足外翻与否,成绩可相差5cm左右(如图昕示)。下面我把此技术的具体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本课设计了小学二年级立定跳远教学单元中的腾空技术动作教学。立定跳远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4个环节,而腾空技术属于瞬间发生的连续性动作。水平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中,对腾空技术动作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较好地体会腾空时的收腹举腿动作。据此,笔者整合教室内场地和桌椅,在学生基本  相似文献   

10.
<正>立定跳远是封闭式田径运动项目,由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技术环节共同构成。本文以水平二(四年级)《跳类》大单元教学中《立定跳远》一课为例,呈现课程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运用“动物模仿秀”、超人游戏及软式栏架进行辅助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体验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特点,同时利用软式栏架可创意拼插的特点,创设不同高度、远度的挑战目标,既实现了分层教学,解决了立定跳远的重难点,又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章平 《少年体育训练》2013,(4):52-53,50
1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分析 1.1立定跳远成绩构成分析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规范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动作要求不尽相同:起跳预备姿势阶段要求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起跳蹬地阶段要求两臂自然前后预摆2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  相似文献   

12.
董琪 《体育教学》2022,(4):75-76
<正>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体育高考四项术科测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定跳远分为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缓冲四个阶段,在平时上课训练中常会进行原地纵跳、收腹跳等一些徒手练习,这些方法枯燥乏味且效果不佳。弹力带具有质量轻、便于携带、可调节阻力大小、安全性高、趣味性强等优点,本文利用弹力带结合立定跳远的专项技术设计了八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30名受试者正常和“外八”两种落地姿态立定跳远成绩、走路步向角、踝关节内收、外展等动肌力测试,探讨“外八”姿态落地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姿态落地相比,立定跳远采用“外八”姿态落地对落地后身体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具显著性;两种落地姿态的立定跳远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50%(男8人,女7人)成绩下降,幅度为0.05 m,33.3%(男4人,女6人)成绩上升,幅度为0.07 m,百分率和升降幅度差异均不具显著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成绩升降幅度与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最大幅度均中等程度相关(P<0.05)。结果说明:与正常落地姿态相比,外八字落地姿态立定跳远的成绩升或降因人而异,与受试者步向角,踝关节快、慢速外展的最大幅度呈中等程度相关,步向角越小,踝关节外展最大幅度越大,采用外八字姿态落地立定跳远的成绩提高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4.
正立定跳远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项目之一,它的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综合素质。通过考察近几年大学生的测试情况,发现总体成绩并不理想。本文对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能有所帮助。一、影响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一)个体身体形态  相似文献   

15.
立定跳远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学生身体机能检测项目之一,是国家体质达标测试项目.常见的挺身式立定跳远技术动作主要包括4个组成部分:预摆、起跳、腾空展体、落地缓冲.以下笔者主要通过多年的教学训练经验结合众多研究资料,分析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该阶段学习的常见易犯错误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立定跳远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田径项目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但是中学生国家体育锻炼达标的项目,而且近几年又被列入初三升学考试和高三毕业会考项目,因此立定跳远得到体育教师和学生们的广泛重视。如何科学练习才能有效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的教学。一、蹬摆技术环节立定跳远是人在处于静止状态中靠两臂充分有力的摆动配合下吱用力蹬地而摆脱静止状态完成起跳动作,所以蹬摆技术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在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7.
立定跳远足外旋展落地技术新探●刘玉卓李小东吕秀梅李宝良立定跳远是跳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跳远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材;在实际教学训练中,立定跳远利用足外旋展落可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立定跳远足外旋展的技术与现教材不同的技术方法是:预备时,两足平...  相似文献   

18.
立定跳远技术由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落地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构成。正确的发力顺序和双臂配合用力是构成立定跳远技术的要素。下面就谈谈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同行参考。一、预备姿势预备姿势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习惯和舒适程度来选择两脚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而不能强求一致。下列三种预备姿势供练习时选择:1.两脚稍分开,膝关节微屈,上体前倾,两臂屈肘于体后。2.两腿于肩同宽,两脚平行,脚尖稍内扣,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头部随上体前倾或稍抬起,颈背放松,两臂自然垂于体侧。3.两腿…  相似文献   

19.
一、跳箱上跳下后纵跳起方法:站在三层跳箱上,身体随着重心前移,双臂前摆,双脚蹬离跳箱盖,前脚掌主动落地,同时双腿有意识屈膝缓冲成半蹲状,然后再次积极有力摆动双臂、双脚快速蹬地向垂直方向纵跳起。作用:重点发展腿部肌肉群快速收缩能力。二、跳箱上跳下接立定跳远方法:站在三层跳箱上,身体保持直立,身体重心前移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摆出,双脚同时蹬离箱盖,前脚掌主动落地,双腿有意识屈膝成半蹬状,接着快速蹬离地面,积极向前上方摆动手臂来完成向前立定跳远动作。作用:重点训练大腿肌肉群和腰腹肌肉群协同作用力。  相似文献   

20.
在沙坑中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不仅可利用变换练习来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还可解决学生落地时屈膝缓冲不充分带来的伤害问题,从而改进立定跳远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在沙坑中练习立定跳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