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在新闻单位内部是一个敏感而又头疼的问题。因为,新闻单位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在新闻单位内部是一个敏感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新闻单位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不许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那么,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设置机构大部和党政机关对口,党政机关有什么部门、新闻单位就一律对口这些部门。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常常是一个或几个记者分管一个行业或一个系统,形成“诸侯割据”状态。  相似文献   

3.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分管的行业和系统。“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为,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那么,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党政机关有什么部门、新闻单位就一律对口这些  相似文献   

4.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竟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究竟“吃界”对不对呢?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诸侯割据”。分兵把口有好的一面,新闻单位便于全面反映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不致于漏报比较重要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记者还有受欢迎和不受欢迎之分?答案是肯定的. 记得前些年,中国青年报有位记者到甘肃采访,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反映,采写了一篇叫做<这些记者叫西部真头疼>的新闻,揭露了一些媒体记者借采访"西部大开发"之名,到西部地区"要吃要喝要赞助"的行为;还有近年来发生在山西的某煤矿老板给记者发红包的"封口费"事件,在社会上和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7日,定州市小油村乡大近同村村民代表何八十、孙铁栓来到记者办公室。记者不由心中一怔:莫非村民有情绪,向报社讨说法来了?——5月4日,《河北日报》三版曾发表了记者所写的《有理还要有度》一文。文中虽然对该村村民反映的问题给予了肯定,但对村民在反映问题过程中的不当作法,也给予了批评。 看着记者一脸的疑惑,他俩笑眯眯地说,村民们让我们代表大伙儿来谢谢记者。“村民对舆  相似文献   

7.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竞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诸侯割据”。分兵把口有好的一面,新闻单位便于全面反映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不致于漏报比较重要的新闻。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是只和“上”头对口,势必会疏远“下”头,从而出现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的现象。二是记者长期分管一个行业、系统的报道,就只对这个行业系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不熟悉整个面上的情况,不熟悉全局工作的进展情  相似文献   

8.
记者是干什么的?尹韵公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连自己也忍俊不禁。在前不久参加一个大型庆典活动期间,我曾有幸目睹了这样一处“独特景观”:按通常惯例,主办单位将本次活动的背景及安排拿出了文字打印材料,分发给各新闻单位。不料,某大报记者于次日退回材料,理由是有...  相似文献   

9.
随笔     
在一个日本游戏里,一些村民集资1000元钱请一个途经村子的杀手除掉当地的一个恶霸,杀手却说,起码得给他1500元,因为报酬低了会影响他的能力发挥,可能除不掉恶霸。最后,村民砸锅卖铁凑齐钱请杀手除掉了恶霸。我很欣赏杀手的“讲价”。也许是因为他很清楚地处穷乡僻壤的村民们难得遇到他这样的高手,也许是村民们常年累月被恶霸折磨得只剩下唯一的生活目标——除掉恶霸,所以他们的交易很愉快。 前不久,有一家媒体的数十个记者联名向老总递交了一封信说,“我们每日在酷热的太阳下奔走,非常辛苦,工资却很低,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读什么?     
8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朱剑红的文章《肯德基吃什么?》,读罢,我为这样一个问题缠绕:我们读什么? 作为一般读者,我们读的,无疑是记者告诉我们的:北京前门的肯德基快餐厅是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世界各地开设的7700多个分店中销售额最大的,蜂拥而至的人们在那里到底吃什么?不是“吃鸡”,不  相似文献   

11.
夜班编辑是日报流程中很重要很特殊的一个环节。《中国记者》杂志曾在6年前对夜班编辑做过一个“情况调查”,《北京日报》总编室的一位上了10年夜班的编辑这样说:“长年夜班让我总有一些与世隔绝之感:人们的许多活动都在晚饭后,像辅导孩子学习,亲友间的交往等。而我们吃过晚饭都准备去上班了。逢年过节总有一半时间要上班,白天又不敢不睡觉。探亲访友就只能保重点。因而人们都觉得我有些不近人情,或  相似文献   

12.
黄杏 《新闻窗》2012,(3):4-5
一个村庄里一对年轻男女出走私奔,为当地世俗所不容。但当记者深入采访那对年轻人私奔的真正原因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只听当地部分村民的意见,不去了解那对年轻男女及当地一些年轻人的真正想法,记者笔下的报道恐怕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失实是老生常谈,人物新闻又常常成为新闻失实的多发地、重灾区,差不多可说是一种新闻公害。我们常常读到令人生疑乃至令人生厌的人物新闻。 有的为把人物拔高为先进模范人物,甚至不惜编造假事迹,塑造假典型。有一村官死于任上,一记者奉命去写这个典型。这名村官实际上是个土皇帝,有许多欺压百姓的劣迹。记者进了村,希望采访到村民困村官去世而痛苦不已的场景,但很遗憾,这样的场景没有出现。村民对村官之死连话都不愿说。记者灵机一动,对一位大爷说,您眼角上粘了块脏东西。大爷就抬手去擦,记者就拍下了一张村民为村官之死痛苦流涕的照片。照片连同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一同登了出来。不料,针对这名已死村官的上访并未停止。最后,揭出了  相似文献   

14.
报纸和杂志的编辑,为了向读者提供一些不重要的数据,有时喜欢提出一些没有多大必要的要求。有一次,一家著名杂志要他的记者采写一篇文章,关于一个新美洲共和国总统府的情况。记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上百级台阶,通向环绕总统宫殿的高墙”。编辑看后,立刻给记者拍发电报,要他说出台阶的精确数和围墙的高度,否则很难发表。  相似文献   

15.
在党中央、国务院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我重读了郭超人的《喉舌论》 (1998年再版 ),颇有收获。这部书中有几篇文章论述了开发西部地区新闻宝藏的重要性,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我们做好西部大开发新闻报道具有现实意义。一  西部地区,或者说经济发展滞后地区,新闻资源是不是就相对贫乏,可报道的东西就更少一些?郭超人指出:“我历来认为,在新闻报道工作上,没有落后的地区,只有落后的记者。落后的地区同样充满着新闻。我作为一个记者就是在一个落后的民族地区--西藏成长起来的。西藏经济虽然落后,但新闻资源异常丰富,是一…  相似文献   

16.
李鹏飞 《今传媒》2010,18(10):128-129
面对记者的采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戒备心理,对方一般都会说一些他愿意说的而回避他不想说的,而这就要考验记者的采访功力了。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有的记者干脆就按照事先罗列好的问题一个一个来问,其实这样做有时候会失去一些能出彩的回答,有的时候采访对象的回答只要记者再追问下去就很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写出好报道深入是关键余世昌今年4月初,我作为辽宁日报的记者部主任,向全省14个驻市记者站提出要求:记者住村一日,写出住村感受。记者们以颇大兴趣住到了村民的炕头上,不但生动具体地报道了所见所闻,而且记者从中还发现一些重大主题。有位年过50的记者到村里后...  相似文献   

18.
儿童们在嬉戏,老人们在纳凉,崭新的别墅式的村民住宅整齐漂亮。这是2006年6月20日,记者来到山西省介休市义堂镇南庄村时看到的场景。过去的南庄村,曾经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小山村,仅有的百余户人家自古以来就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村民住的是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屋子;吃的是咸菜稀饭;穿的是粗布衣衫。自从2005年底,集体搬迁到如今的南庄新村后,村里旧貌换了新颜。南庄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为什么在仅仅几年的时间里,南  相似文献   

19.
京城一个正在施工的窗帘家居装饰市场发生建筑倒塌事故,这对靠新闻吃饭的记者来说,正是一个“抢新闻”的良机,不料,众记者蜂拥而至之时,却碰到了“拦路虎”——有“保安”出来“舍身”堵镜头。“保安”的对讲机里不时传出“一定不能让这些记者拍到现场照片”、“他们要是再拍就弄他们。记者怎么了,惹  相似文献   

20.
读报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新闻稿署着记者、通讯员的名字,可文中出现的却是“记者看到”、“记者了解到”、“记者注意到”之类的字眼,似乎整篇都是记者的作为,无意中把通讯员给“丢”了。类似这种不经意间“丢”通讯员的例子还真不少,大报小报都有,小报相对较多。有些记者采访写稿,喜欢把自己摆进去。有时为了给读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不少记者还采取目击式、现场随机调查的方法,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不要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去采访的不是你一个人,当地的通讯员大力协助你,有时甚至拿出了初稿。他们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