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了美国早期文学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成名之作《拓荒者》中的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库柏主要通过文明开化与原始野蛮、环境保护与环境破坏、法律至上与藐视法律这三方面来展示这种冲突,从而把美国边疆社会所经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
电影《巴别塔》是其导演亚利桑德罗的一大力作。影片中所有的人物,不论是在摩洛哥等待救援的受伤的美国游客、与父亲一同生活在东京的聋哑日本少女,还是北美荒原中惊慌失措的墨西哥保姆都是生活在纷争年代的人们的真实写照。传说中的巴别塔象征着人类的团结,而人类心目中的上帝所在的天堂是人类理解与沟通的最终目的。但是在语言已经不再是交流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的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是拥有相同文化、相同信念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3.
《巴别塔》是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2006年执导的新片。本文从"巴别"含有的"变乱/通天"的内在悖论、影片的叙事逻辑以及叙事视点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影片中存在的无法弥合的裂隙恰在于,建构一个超越差异、心灵相通、彼此相爱、世界大同的神话在"9.11"之后的现实世界的虚幻性。  相似文献   

4.
刘珏 《考试周刊》2009,(18):219-220
2006年,一部由墨西哥导演执导的电影《巴别塔》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后殖民角度分析,这部电影揭示了西方霸权文化对东方文化根深蒂固的压迫,导演的第三世界文化身份和美国文化认同的双重身份也显示出他反殖民和为殖民主义辩护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李骏 《文教资料》2009,(16):76-77
本文从宗教意义的层面分析和读解了墨西哥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影片《巴别塔》,指出本片的宗教意义和现实意义同等重要,甚至宗教意义要重于现实意义。作为一部好莱坞制作的影片,爱与信仰是导演为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开出的解药,本片体现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充满了说教意味。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关于巴别塔的论述为理解《审判》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审判》描写的法庭的原型是巴别塔,在他看来,人的权力欲望在现实中对象化为巴别塔构型,形成一种偶像化的权力结构;约瑟夫·K既是这种权力欲望的代表,参与社会巴别塔的建构,同时也受制于它,丧失生存的确定感;卡夫卡通过约瑟夫·K的死,既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隐含了他对上帝虚己的理解,探讨了如何通过对虚己的模仿以超越巴别塔的解救之途.  相似文献   

7.
一天.后勤主任找到我,“吃午饭时毒你们班的几个学生浪费十分严重,我指着墙上‘粒粒皆辛苦’的条幅,让他们注意节约,反被他们抢白了一顿。”俗话说,“儿大不由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也明显感受到了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压力,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相似文献   

8.
《美发简史》是巴恩斯的短篇小说集《柠檬桌子》中一个意蕴丰富的故事。它反映了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故事中的的主人公格雷戈里代表自然,理发师则为文明的化身。研究表明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思想,体现了文明与自然之间对立交融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此外,还揭示了巴恩斯对现代文明进步的反思,体现出强烈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多元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国家,主流社会对文化多元化的态度一直在支持和反对中摇摆,学界也分别以巴别塔和特洛伊木马来概括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电影《撞车》则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美国社会这种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矛盾。然而,基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不管主流社会做出何种政策调整,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还是在美国主流文化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小说《匿名》借助一个被弃置深山的上海人从脱离现代生活轨迹到重新寻找自己、回归现代文明的过程,展开探寻与反思文明的宏大命题。拟以文明为切入点,在蛮荒和现代的空间对话中,探寻原始文明以抚慰现代乡愁,同时也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阐释作家对人类文明的关怀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在《“文明冲突”的误区》中,否认文明冲突和阶级斗争,这种观点违背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脱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2.
这本小书保留了我走进学术殿堂的最初心路,彼时还年轻,却自以为很成熟,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计利害地写下一些文字。除了编书的时候,我一般是不看旧作的,因为忙乱和新知识与新课题的逼迫,所以从来就没有别人悔其少作,或者少作不悔的思量。  相似文献   

13.
文明,是人类开化和进步的标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明差异。“文明冲突”是文明互动的结果。从进步的意义上说,“文明冲突”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文明通过“冲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吸取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发展壮大本文明。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授亨廷顿93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本文试从亨廷顿的观点出发,批驳其谬误,为近几年西方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及围堵、遏制中国做一些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7,(5):23-27
《秦腔》中引生被视作疯子畸人另类人物,引生话语因此成为作品的隐性线索,该研究以引生冲突话语为切入点,将引生冲突话语类型分为爱恋白雪、村务纠葛与生活琐碎三部分,进而从福柯理论变换的角度为引生冲突言语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发现引生忠于爱情,敢于揭露事物真相,却又不失生活本真,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认为贾平凹刻画的引生疯子形象是对福柯理论的忠实恪守,成功勾勒出文学作品与疯癫意象共存的格局,使引生成为文明的产物,冲突话语更是成为一场理性的独白。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给古老东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吉姆爷》后半部分的一个重要主题,可以从文明冲突的角度解读这部印象主义作品。帕图森可以看作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社会的一个缩影,作为西方文明的使者,吉姆在帕图森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他个人道德形象的重塑,更是西方文明对东方社会的冲击、复制和重建。通过深入分析吉姆在帕图森成功的原因,可发现西方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并不是白人种族优越性的证明。康拉德以艺术的形式,浓缩地再现了近代东方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冲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文本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族作家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本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有着相同的 叙事手法,题材均以故乡为蓝本,地方色彩浓郁,时空模糊,都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而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阿来诗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独特的童年经历、牙医经历和"文革"记忆,使余华内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暴力情结。对于暴力的沉迷,使余华在告别先锋时代的暴力叙述后,又在长篇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冷静细腻的细节描写、多方位的叙述角度,开始了暴力言说,为读者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场景。  相似文献   

19.
《哥萨克》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自身经历基础上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塑造了玛利亚娜和奥列宁两个主要人物。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玛利亚娜是大自然的女儿,奥列宁则是文明的来客。通过两个人的情感变化,托尔斯泰向读者描绘了文明与自然的接触。奥列宁起初想以文明改造自然的玛利亚娜,最终却发现自然无法改造;他又试图把文明降低到自然的层面,融入哥萨克的生活,最终却又只能失败。通过这个曲折的过程,托尔斯泰向我们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思考。自然与文明始终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难以调和的。  相似文献   

20.
机器技术的发明是世界伟大的发明之一。机器的蓬勃发展不仅加速了世界发展的进程,并且解放了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力结构,为人类带来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与福祉。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一书中不仅深刻阐释了技术文明的发展史,而且对机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人文主义背景下,刘易斯·芒福德深度剖析了机器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机器的出现对技术文明的推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