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众所周知,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学史的瑰宝,学生诵读经典文学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就如何强化小学生经典文学诵读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典是圣人之作,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发扬。但在现今快餐文化横行的社会,小学生经典诵读推广之路漫长而艰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经典诵读的意义,并通过精选诵读文本、争取社会支持、摆正学生思想的策略,让经典诵读顺利开展,让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相似文献   

3.
在"和美文化"的校园背景下,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生自身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的提升,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和美校园的构建。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校本课程、分段编写教材、举办多种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经典诵读能力,从而使和美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4.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学生熟读背诵古诗文,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先人的心境,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并能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于晓彦 《甘肃教育》2014,(23):119-11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当一个人面对人类最宝贵的作品沉醉不已的时候,诗意的生活也就向他拉开了帷幕。《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诵读"的目标提出了三个层次: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学生经典诵读出现断层现象,而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做到刚性和柔性的有机结合,既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又要灵活机动、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补齐短板,保证孩子们的经典诵读不断层、不掉链,为孩子们的诗意人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诵读经典对于促进小学生心智健康、弘扬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科学的态度、恰当的选材、有效的激励是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随着快餐文化,通俗文学的发展与深入,经典文学逐渐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漏至下风,与此同时,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也不容乐观。我们在详细分析小学生经典诵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开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历代大家对道德、思想、人性、伦理等方面的理论精华,诵读国学经典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性中真善美的体现。对于小学生而言,诵读国学经典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是小学生养成教育中非常具有实效性的一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的“课程标准”重新思考了诵读这一教学方法,提出诵读大量优秀的古典诗文,可以培养上乘的语感,并提出了诵读的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沈颖 《考试周刊》2022,(49):17-2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显著上升的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程度和接受能力也高于常人,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素质教育的作用价值彻底发挥出来。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它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教育价值,小学教育引入国学经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及认知,通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所在,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妙伟大之处,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明白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航向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文章通过对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展开详细论述,从中寻找合适的小学生思政教育路径,力求为学生成长学习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诵读帮助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民族精神,在认识的基础上培养道德情感,这样小学生才能接受并坚守良好品德。人需要自信才能成就大事业,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这个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倡导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国家文化自信,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诵读经典诗文的氛围,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还可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还可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中华民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民族文化就像一盏璀璨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炎黄子孙的心灵,人们赖以民族文化推动历史的进程。改革开放铺平了中华民族腾飞的道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腾飞的精神支柱。本文中,笔者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谈及指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6,(26):73-74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珍贵的文化精髓,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是国家的精华,其中涵盖的深厚哲理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小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其中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本文针对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相融合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各项融合的措施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彬妮 《广西教育》2012,(24):46-46
在开展诵读经典,提高“两文”素养的课题研讨活动中,我们努力寻找比较科学有效的儿童诵经的方法和途径,在班级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由于注重对现成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只强调教师要把教材讲好,如同鸳鸯舍去从君用,不把金针度与人,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不会读书学习,更谈不上爱好读书学习了。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则提倡反其道而行之——金针舍去从君用,不把鸳鸯送与人,也就是提倡让学生掌握读书学习的方法,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并且逐步能做到会读书、会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