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蔚婷 《编辑之友》2011,(Z2):58-59
"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军队期刊,作为军队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在军队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出版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服务全军的实际行动,推动全军期刊出版业的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文化产品的内涵是作品,版权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龙头,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出版业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著作权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已经造成全球经济低迷.相对于美国等国家所受到的巨大冲击而言,金融危机给我国出版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更蕴含着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应准确把握这些挑战和机遇,承担起出版业的文化使命和责任,以推动文化产业的振兴,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王全 《出版广角》2013,(23):84-8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我国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都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出版业的现有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加强出版业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描绘了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三大任务和建成文化强国是“五位一体”部署的其中之一.出版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文化产业的核心力量,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版业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国家各方面发展提供知识力量和精神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堪当新时代出版使命的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编辑作为文化内容的选择者、加工者和制作者,是文化生产领域的关键岗位,承担着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是实现建成文化强国发展目标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出版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与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从而不断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力影响力。面对新的文化使命,出版业须打造融合出版内容精品,筑牢出版事业发展根基,着力发展前沿出版科技,提升国际出版传播效能,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构建出版业发展新格局,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汪俊 《出版视野》2007,(2):14-18
新闻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新闻出版业又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的进程中,新闻出版业承载着弘扬先进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重庆新闻出版业应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拓开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加大新闻出版事业和新闻出版产业协调发展的力度,使全市新闻出版业更上台阶,为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思维与新突破———十五大之后看广西出版业·阳建国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到作为衡量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战略地位,指出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性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国的文化行业开始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化全面转化,作为文化产业重要内容之一的出版行业迈开了市场化的步伐.出版走向市场过程的实质,就是出版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各种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的过程.是出版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历史上,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使新闻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又带来新的机遇.当经济衰退的时候,往往是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音像出版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顺 《编辑学刊》2006,(1):61-64
音像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科技与文化的历史使命.加入WTO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国际化的滚滚大潮.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的作用,加快了中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音像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税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面对“营改增”全面扩围,新闻出版业的增值税制势必因广告业、展销业、物流业等关联行业改征增值税而进行相应优化,否则难以实现产业的做大做强.为此,以税收“法定、公平、效率”三大原则为标准,审视我国当前新闻出版业增值税制存在的制度缺陷,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立法经验进行制度优化,对推进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作者从借助外部环境与加强内部管理两方面阐述了出版业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紧抓改革机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功能上,出版业的繁荣推动着文化生产力、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与影响力的进步,对文化强国建设起到了筑基、铸魂、赋能的作用;在定位上,出版业是激发文化自觉的启航者、坚定文化自信的护航者、实现文化自强的领航者;在赋能路径上,出版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锻造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出版人才队伍,打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质出版产品。  相似文献   

15.
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门,也是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研究表明,出版业是一个兼具经济和文化属性的特殊产业.基于此,文章从经济、技术、社会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出版业面临出版企业改革需进一步深化、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存在结构性矛盾、出版零售市场良莠不齐;新技术与出版运营全流程的融合度不足;内在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矛盾显性化、相关社会体制改革需配套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等问题.并据此从经济、技术、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应该超过8%。因为经济越发达的社会,文化需要越大。读书形成风气以 后,人们会像离不开吃饭一样,离不开图书。这就是消费规律,恩格尔系数证明了这一点。未来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出版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经济学教授赖德胜  相似文献   

17.
段雨 《图书馆》2024,(3):55-6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明确指出:传统出版业界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出版产业,整体由数字化、网络化方面改变出版业。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具有新时代"748"工程的地位。"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报纸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报纸  相似文献   

19.
赵娟 《今传媒》2016,(10):27-28
出版业现代化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出版业发展的价值特征和发展目标要有理性清晰的认识。出版业现代化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程,是适应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点工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可以从规范、开放、创新和“双赢”四个方面建构。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迅速走向世界,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强力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出版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进入了国际化运作的新阶段。最近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