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乐伟国 《双语学习》2013,(3):F0004-F0004
美国(America)是一个重要的英语国家(English—spokencountry),那边的习俗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在就来聊聊有关“厕所”的相关信息吧,说不定哪一天你们就会用上呢!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06,(4):64-64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而且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  相似文献   

4.
大约 10年来 ,我一直在做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从我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我的那些中国朋友就在好奇一件事 :我 ,一个美国人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而且是古代中国。毕竟 ,从那些他们熟悉的美国电影里 ,十几岁的美国孩子总是把时间花在赛车和玩橄榄球上——我几乎想不到哪一部好莱坞影片里 ,英雄在学习古代汉语。因此他们的这种好奇 ,部分地是这些美国电影造成的。但另外也是因为美国人学习和研究古代中国 ,似乎必须有一个和中国人不同的理由。下面 ,我将会从我的个人背景和历史原因这两个方面来谈我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原因。学习和研究古代…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一定知道.咱们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讲究“长幼有序”,对于家庭成员的称谓也可谓五花八门。那么,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称呼的呢?  相似文献   

6.
有些到过美国或者接触过美国人的中国人特得意地发现,这个历史短、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国民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聪明能干。中国人在一起经常说:“美国人怎么那么笨。”一边说一边窃喜。  相似文献   

7.
青帝 《大学生》2014,(21):26-27
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 美国人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概念,他们更愿意"爱一行,干一行"。这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不是说美国人就不会迫于经济压力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是说美国人不会强迫自己从一而终,被专业绑架了自己。其实,这世界上的行当都是人分出来的,只专注一行的人固然可以很专心,也可能造成眼光狭窄而看不到全局。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在街头、公园、学校等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塑像,那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当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在街头、公园、学校等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塑像,那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当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世界教育信息》2013,(2):18-25,28
<正>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中国和美国正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两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学者、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倡导和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改革运动。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11.
邻居,这一古老的汉语词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世俗生活的关键词。同样,在美国,地段+邻居=社区。美国人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视邻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刘成 《上海教育》2007,(8A):91-91
利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的机会,美国人司各特·摩格突发奇想,跑遍美国50个州,在每个州买一英亩土地,分解成“美国土地证”,每份土地证含50个州的每州一平方英寸土地。土地证印制精美,与美元的绿色同底,树脂薄膜覆面,胡桃木底板,铜钉铆入,十分漂亮。这个商业发明演化成“拥有一片美国”的主题活动,仅在中国大陆就销售10万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阅读》2007,(12):42-44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特殊人群,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这群人的法定名称是“抵押回收执行人”,但美国人也习惯称他们是银行雇佣的“神偷”。本文主人公占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这个新兴行业,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在短短的半年内,占华从一个无家可归只能住在收容所里的流浪汉,变成了一个月薪十几万美元的成功“神偷”,他的创业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有一年冬天,公司派我去位于美国底特律市的总公司学习,那里的销售部经理安德莉亚成为我的业务培训师,还负责安排我的生活起居。在酒店里住了几天之后,为了方便,安德莉亚邀请我去她家同住。说是家,实际上那只能算是一个"单人宿舍",因为安德莉亚是一个单身职业女性。房子挺开阔,家电也齐全,住在里面确实非常惬意。搬到安德莉亚家里的第一个晚上,我们一起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冬天的底特律市非常冷,安德莉亚打开了暖空调,然而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她在打开空调的同时,还打开了客厅顶上的和灯连为一体的吊扇!我被安德莉亚的举动吓了一跳,都冷得要开空调了,怎么还要开电扇?我提醒她说:"安德莉亚,你搞错了吧,都开了热空调了,为什么还要开电扇呢?"  相似文献   

15.
柴静 《学习之友》2011,(8):50-53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像外国人一样去看”。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编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三位中国名人。这三个中国人分别是:陶渊明、杨玉环和李自成。课本中是这样描述陶渊明形象的:“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的日益壮大。在世界各地盛行开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展,使得汉学更加流行,美国也不例外,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国历史人物自然会反映其中。我们做个假设,让中国人推荐应该有哪三个人获选?结论虽然有可能五花八门.但一般跳不出以下几个圈子:帝王将相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类:  相似文献   

18.
近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在长沙市一中举行演讲、他称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尊重人,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很成功,理由是中国经济多年来都在飞速发展。(潇湘晨报)中美两国教育孰优孰劣,恐怕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开放性话题但堂堂北大校长口中说出"美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国际化,是我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日前举行的教育国际化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我们邀请了一位名叫迈克的美国老师上课。这堂课没有具体到某一学科,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葫芦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不知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畏惧,还是看到外教紧张,这班六年级的孩子太乖了,乖到个个倒背双手,人人表情“冰封”。课始,迈克老师便热力“破冰”——“在非常非常有限的时间里,我想让大家知道,我的太太是中国人。所以,我听得懂你们的话。”迈克和颜悦色来到学生身边,躬下腰来,极力套近乎,联络感情,解冻孩子,“我的三个孩子就像你们一样可爱!我们的家庭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美国的文化,也有中国的文化。你们应该对中国文化了解更多,是吧?”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报道,多年来,美国确实给无数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一个画饼充饥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人坚信,中国孩子到美国读书很轻松。在这样的意识支配下,就有了下面这样的说法:如果在中国玩儿不转啦,孩子们,咱就投奔美国去!如今的各类媒体把这种说法演绎得几乎全民皆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