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荻 《科教文汇》2011,(4):115-115,130
在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被看做五项技能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提高的一项。本文在对日语专业听力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听力课程设置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日语听力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即增加学时和分阶段教学。  相似文献   

2.
盛婧 《科教文汇》2010,(2):89-89
听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教"会的,不如说是"听"会的。综合考虑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听力水平提高的途径,笔者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英语专业的听力课程,让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同时获取语言知识与技能、总结听力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听力课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姜扬 《科教文汇》2009,(31):94-94,144
近年来我国学习日语的人日益增多,各高校也争柘开设日语专业,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听力是日语专业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并能很好地去应用它,尤其要重视听力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目前日语专业听力课的现状,对日语听力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兴敏 《今日科苑》2007,(18):295-296
英语听力长期以来是考生们的弱项,但在中考中却占有较高的分值。由于听力考试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即其过程不具备复制性,因此考生必须学会掌握一定的技巧。听力一般可以分为听前、听时和听  相似文献   

5.
日文录入对于大连地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中是一门直接决定就业前景的课程。作为该学科的老师,不仅要着眼于录入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注重日语能力的培养。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日文录入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并及时的为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帮学生打好日文录入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日文软件做准备,让学生们向着高级日文数据处理操作员努力。  相似文献   

6.
听力能力培养是日语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听力也在日语过级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目前日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模式陈旧、基础语音及听力技巧训练不足、背景知识介绍不足、教材没有与时俱进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日语听力课程体系进行了课程改革,包括课程基础设备保障、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课后拓展五方面。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过级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田珺 《内江科技》2010,31(11):65-66
《外台选听》课程作为一门新开发的英语专业实践性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用心血去组织、去完善。提高外台选听教学,应首先明确外台选听的实质,并在听力材料的选用、引导学生搜索视听资源、教学组织人性化、指导学生实现"听力能力"的突破、了解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提高,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需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日语能力考试是国际上测试日语学习者日语掌握程度的考试,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而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以日语二级为目标来进行备考.本文主要从听力、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高考听力的命题特点以及听力前、中、后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指导考生如何进行平时的听力训练,在考试过程中该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在高考听力中能体现出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成为一个难题。由于没有提出或难以实施根本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尽管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实践以听促说的职业日语教学理念,在日语专业低年级即开设精听精解课程并以此取代精读,则有望实现日语教学方式的大变革,从而满足社会需求对日语人才提出的越来越高的听说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如何测试学生会话能力的程度,对于日语教师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培养会话能力的各种单项训练已经被开发并应用于日常授课.OPI是由ACTFL开发的,通过考官与考生之间十五至三十分钟的面谈来评估考生口语能力的一种测试.按照考生所显示的口语能力来调整问题的难度,从而找到语言应用能力的上限与下限.OPI的理念不仅可以应用于测试,也可以应用于口语的授课中,从而促使学生从初级开始-步步向更高级别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何慧燕 《内江科技》2010,31(8):60-60
听即听力,是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听力水平,是每位日语听力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培养学生日语听力学习兴趣、听力教学引进日本文化背景知识、课堂教学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师生互动冷场一直是困扰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难题。日语是中职学校日语专业一门基础课程,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较大,学习日语对中职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初学者。另外,中职学生普遍年龄不大,对于日语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进一步更增加了中职日语教学的难度。如何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日语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是现今广大中职日语教师需要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韦红立 《科教文汇》2010,(28):157-158
对于学生而言,古代汉语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古代汉语是一门难教的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最令人担忧。因其授课教师普遍年轻化,教学经验相对不够丰富,而学生的古文功底较本科类院校普遍偏低,使得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趋向迫在眉睫。因此,如何把这所谓的"死的语言"教活,实现"古为今用";如何让古汉语教学走出学生不爱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境地,这是我们授课教师在困惑之后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稀玉 《内江科技》2008,29(6):67-68
学语言强调"听、说、读、写、译",其中"听"是第一位的,是衡量个人日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日语听力教学中,基本上局限在教师放磁带,学生听,最后一起核对一下答案,教师解释一下语法。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实践技能的。作者就这一问题,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实施了听力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李青宇 《科教文汇》2011,(13):165-165,194
本文拟分析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为指导,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老师讲—学生练—学生评—学生讲"的课堂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卓成 《科教文汇》2012,(17):36-36,1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在医学院如何通过考试形式的创新提升"纲要"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川北医学院通过将演讲、看视频写感想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入到"纲要"课的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任务驱动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教会的,不如说是听会的。综合考虑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听力水平提高的途径,笔者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英语专业的听力课程,让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同时获取语言知识与技能、总结听力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听力课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日语听力课在大学日语教学当中经常容易被忽视,而其实上好听力课对于其他各门课的学习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作为大学的日语听力教师,要重视并上好听力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利用好现有的教学器材不断地摸索、总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在人才市场中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期间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属于一门育人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塑造小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保持清澈的心灵,促进身心健康。但是,在现实授课中,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弱化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归纳总结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