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徐金国 《江西教育》2012,(12):37-38
<正>特级教师王君在执教《安恩和奶牛》一课时,从小说主人公安恩的两句话巧妙切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披文入情,在反复阅读比较中,巧妙地处理了言与文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片段】师:两个买牛人都问了奶牛的价钱,安恩也都回答了。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生很快找出安恩的回答。第一句:它是不卖的。第二句:它不卖的!师  相似文献   

2.
周翰林 《江西教育》2012,(10):36-36
<正>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君《敬畏自然》的教学片段录像,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的设计选点新颖,善于设置语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层层追问,运用对比手法明确文章主题,最大限度地发现文本言语的精妙所在,为更深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背影》入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结合单元目标的特点,教学难点聚焦到品味"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若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搭建适合的教学支架,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是这篇文章教学设计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有幸到重庆参加了二十年回眸——“记忆中的精彩课堂”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十二节获历届全国小学语文竞赛一等奖的课。这些课,教学设计之精彩、教学环节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尤其是王玲湘老师的课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5.
王文芳 《江西教育》2009,(12):31-32
片段一 师:以前学过不少古诗,请大家说一说,怎样读懂一首诗的字面意思?  相似文献   

6.
正薛法根说: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有浓浓的情感体验,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学习方法的习得和学习习惯的自然渗透,应该有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场景。语文味是品出来的,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读写结合,品词、品句、品意境,感悟文本的内涵。《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篇蕴含哲理的课文,文中透露出语言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吴岚 《湖北教育》2007,(10):28-31
教学片断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背影》其实是一首父慈子孝的赞歌,作者巧取视角、饱含真情、朴实无华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特定背景下的父子情深的故事——父亲关心爱护儿子,儿子感激爱戴父亲(板书)。你从哪些文字看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呢? (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1.用背投简介有关南极的图片和知识,营造认知氛围,增加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片段】师: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作者这样繁琐地罗列时间的进程.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生读:“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相似文献   

10.
纪海燕 《山东教育》2007,(10):24-24
在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来自湖南省的周奇老师在执教人教版第十一册《学弈》一课时.与学生一起倘佯古文。引导学生自悟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中,不可也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在教学《早》的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独特而纷呈的表达,新颖而充满智慧的交流,都缘自于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引导。是教师的只言片语,让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异彩。  相似文献   

12.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在教学中围绕数字"二四四"进行课文赏析,以"情"为切入口,使文中"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贯串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真情是散文的核心要义,具有隐秘、含蓄、复杂等特点,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矛盾修辞是作者通过巧妙的对立语义的结合,达到一种看似荒诞实则合理的艺术效果,给予读者强烈的心理冲击,对理解文本真情具有指向作用。教学《背影》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部的矛盾修辞,使其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深刻领会文本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4.
15.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工菘舟老师说:“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第一环节,学生自主设计朗诵,略) 师: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一次修改<纸船>,她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哦.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太随便了,表现不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须善于抓住文章特点,让学生品读,加以对比,点燃其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关注学段特点,词语教学与整体感知有效整合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几个词语。(课件出示:疼爱 忧伤 安慰 赛跑 受益无穷。生齐读) 师:读得非常准确。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的,谁再来试试?(生感情读词)  相似文献   

19.
<地平线>一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是贾平凹先生写的一篇充满哲理的借事说理散文.  相似文献   

20.
邓燕萍 《福建教育》2006,(10A):32-33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闫老师教学《伯牙绝弦》一课,课堂犹如流淌着柔美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闫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独到的解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沉浸在“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的境界里,课堂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发人深思,至今余音袅袅。现撷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