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育,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巍 《中国广播》2013,(2):53-55
网络实名制面临着很多争议和疑惑,随着微博实名制从筹备走向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网络实名制遵循“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在不消除网络昵称的前提下,仅在注册阶段施行实名注册信息。从网络实名制与隐私保护的关系分析,实名制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12,(6):62-62
堵力在2012年第1期《青年记者》中刊文阐述,2011年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微博实名制是网络实名制的尝试。加强言论的自律性,防止匿名传谣言,网络实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网络实名制包括网上言论实名制和网站实名制,是当前网络媒体建设的突出问题。为切实保障公民的正当言论自由,实行网上言论实名制不仅迫在眉睫,而且网站实名制也成为紧迫问题。网络匿名制酿成的网络谩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中国应该实施网络实名制之后,我国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讨论就几乎没中断过.2007年,韩国正式实行网络实名制,于是实名制的讨论又出现一个高潮,2008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实名制立法.一时舆论大热:2010年,中国陆续实施网络交易实名和网络游戏实名;紧接着,在2011年的计算机学会论坛上,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安部门已原则同意由公安机关接管或授权设立网络实名制的公共信息验证机构,全面实施实名制似乎成为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7.
庹继光 《新闻界》2014,(1):59-62
网络信息保护条例推行实名制,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举措,对于网络反腐信息发布者是一项义务,但实名制的施行也使得实名开展的网络反腐转化为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成为他们行使监督权,批评、控告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公众实名网络反腐可能导致的打击报复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已经形成了保障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范,便无须担心实名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4月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在此之前,文化部将斗鱼、YY等19家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中国新闻网,4月18日) 主播实名制、加强内容的审核,网络直播平台迈出了自我净化的第一步.不过,主播实名也不是万能神药,对于一些人来说,实名也无所谓,她们更在意的是金钱.毋庸讳言,目前的网络直播最吸睛、最捞金的部分,就是“激进表演”.这也造成网络直播的内容陷入低俗化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9.
记者微博即开设主体人的身份是记者的微博。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实行了实名制,记者微博的类型仍然很复杂。既有表明职业身份的,也有不表明职业身份的;有用实名的,也有不用实名的。由此在实际运作中,记者微博面临很多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涉及记者微博的问责和管理,以及健康、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巍 《青年记者》2010,(12):4-5
网络实名制是针对网络虚拟人格而言的.从法律层面来看,实名制建设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国务院新闻办对此表示,“我国正积极探索网络实名制,包括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论坛版主实名制、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开始,中国尝试在互联网治理中引入网络实名制,在此过程中,作为规制主体(政府)与客体(网民)的中介,各类具有法团性质的社会组织纷纷与主流政治合意,将实名推进到Web2.0时代.以法团主义作为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对社会组织的收编实现了对实名制的有效推动和网民网络行为的规范,而网民也通过与部分社会组织的共谋进行分散而消极的抵制,从而构成了中国互联网领域不同行为体的多方博弈.  相似文献   

12.
许蕾  尚勤 《东南传播》2012,(6):36-37
微博的出现为传者和受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然而,微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微博实名制从去年实名注册开始逐步走向了全部微博用户的实名制。微博实名制作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对于我国网络新闻业的规范及网络新闻的自由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结合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分析,论述了微博实名制对网络新闻业的自由和规范产生的影响,并由此透视我国网络新闻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匿名的判断,大学生上网时易呈现出攻击心理、从众心理和狂欢心理等匿名心态。网络实名制的推广能有效地规避这些上网心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具体来看,网络实名制可以实现对于大学生网络自律的技术补充;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促进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现实化回归。  相似文献   

14.
赵月 《新闻世界》2010,(6):173-174
网络实名制这些年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且在业界尚无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实名网络分为两类,并以人人网为例,对第二类实名制网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不足,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版主实名制是继博客实名制、QQ群管理员实名制、高校BBS实名制后推出的又一实名制。早在2007年,有关部门就将北京、广东等5省市作为推行网站备案核查的试点,要求版主实名备案;艳照门事件成为推动实行版主实名制的加速器。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对版主、吧主和网上主持人等网络管理人进行实名制注册管理,改变以往监管不到位的局面,从而净化网络。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部近日发布将在年内推行“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的消息。这是一项包括推行手机实名制度在内的一系列规范电子信息服务的工程。实际上,手机实名制的设想几年前就已提出,几经周折,但始终未能实现,如今,信息产业部强调将在年内推行此项制度。手机号进入“实名时代”,将成为和个人储蓄实名制度并行的行业规范。“手机实名制”,规范地说是手机号码用户的实名登记管理制度,即申请移动业务(包括小灵通)时,用户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运营商对证件严格核验并进行登记管理的制度。手机号实行实名登记在上海不是新鲜事。从去年9月1日起,上海市…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作用越来越发达的当下,让地方政府最头疼的已经不仅是平面媒体记者,而是没有记者证的网民记者或者称之为公民记者。《宪法》规定,公民都有监督的权利。这些网民记者将所见所闻实名或匿名发布到网络上,正是基于他们对宪法的高度尊重。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匿名制与网络实名制的对立统一性匿名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陶片放逐法,“每年的春季,全雅典的国民都会采用不记名方式把自己认为会破坏民主制度的人名写在贝壳上。获投票最多的人要被大会决定放逐”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立的“豆选”制度也是一种匿名制,“豆选是一种‘秘密投票’(secret ballot)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必须以自身真实身份从事网络活动,禁止匿名网络行为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其具体要求是要求网络行为主体在进行任何网络活动时必须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电话、地址等真实信息,并由网络服务运营商或相关主管机关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你贵姓     
140字微博的流行,促使中国社会走进了"微时代"。与此同时,微博社会化属性不断凸显,一些乱象迭出,引发社会热议,也引发了"微实名"的到来。实名制,将会使微博走向何方?"请问,实名制对你们有影响吗?"2012年3月15日,时值《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所要求的微博实名制大限前一天,位于朔黄发展大厦的新浪公司微博事业部,一切还和往常一样井井有条,但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