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八十年代以来,赏析之学盛行一时,赏析之作层出无穷,但具慧眼之人寥寥,发微抉幽之作无几。在众多的赏析之作中,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陶文鹏先生的《古诗名句掇英》却是一部颇具慧眼,别具匠心的著作。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给此书所作的序里,认为此书“总结前人的创作技巧……阐释品鉴,或淹贯中西,或融汇今古,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使读者于审美享受中受到启迪”。这并非虚语。此书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见微知著。陶文鹏先生似乎对“微”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所以在这部作品中,开篇的第一类就是“见微知几写清  相似文献   

2.
许家星 《兰台世界》2012,(15):54-55
苏轼《论语说》佚文经时贤搜寻,日益完备,舒大刚先生在增补诸家所辑基础上,汇为一帙,尤便学者,然亦未竟全功。今循时贤之轨辙,于《四书或问》、《四书通》、《朱文公文集》诸书拾得《论语说》佚文十余则,恐不乏补遗之助。  相似文献   

3.
闺秀之能诗,夙为谈诗家所乐道。自赵宋以降,诗话莫不述及闺秀之作。而闺秀诗话之有专书,则肇自有清一代。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辑考清人诗学著述,得见存书九百余种,亡佚待访书五百余种。其中专论闺秀之诗话,见存书二十二种,亡佚书十四种。十多年间,四处访求清诗话,逐一阅读,并参照古今著录、时贤考证,仿《四库提要》体例,记载卷数、版本,考证作者事迹及成书年月,述其主旨,采录前人评论,并就管见所及摘其疏误。日居月诸,积稿盈笥,曾掇郡邑类诗话三十种为《清代郡邑诗话叙录》,刊于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4.
陈良中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144-148
东阳陈大猷《书集传》学界误以为亡佚,但实有元刻本藏国家图书馆,卷帙略有残缺。《书集传》训诂倡一字多训,重上下文语境,在大倡义理解经的宋代,是少有的重视训诂的笃实之作。提倡以经说经,解经中融入天即理、天理人欲之辨,倡诚敬之修养论,是以理学解经的典型著述。《书集传》引用大量时贤《尚书》材料,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朋友的先人系民国名人,好治史,积数十年之力克成百余万字的著述,征诸时贤,皆以为是难得之作,不刊之论。此书当年有名社相约付梓,奈何此公于文字自视甚严,一意要雕琢成上品,于时日上迁延有年,终至书未付梓,身先西归。 友人以此书交某名社,经评定后亦以为是上品。并允推荐申请专项基金出版。却不料签合同时编辑要求买断终身版权,同时,作品除大陆地区外,一切其他国家与地区之版权皆由出  相似文献   

6.
北宋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以下简称《本事》),是中国词学史上第一部词话专著。作为开山之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这部词话早已亡佚,后人只能从他书转引中窥知一二。本世纪以来,词学界发现了这部书的一些线索,有了一些辑佚成果。但是,还有许多线索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同时,在已发表的辑录成果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笔者长期跟从前辈从事词话研究,在前辈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所引"孟棨《本事集》"的文字,并非孟棨《本事诗》的原文单行文本,而是宋佚名编《本事集》所收《本事诗》的缩写本。古代典籍所记载的《本事集》,实际是两种文献。其一,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省称作《本事集》;其二,杨绘之后的佚名编者汇集孟棨《本事诗》、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以及新添资料这三类文献而编成的本事诗词汇编,也称作《本事集》。佚名编《本事集》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孟棨《本事诗》原本进行了简化改编。  相似文献   

8.
《全唐诗》不全,因为是康熙皇帝钦定的大书,清代学者看出问题,也只能有“成书不说”之叹。日人上毛河世宁先有《全唐诗逸》,我国自3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辑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检唐诗编要辑佚,辑佚需要鉴辨,鉴辨需要考证。前些年我作《全唐诗续补遗补》,近几年作《全唐诗续拾辨证》,都是在时贤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微尽绵薄,做一些鉴辨考证工作。精音癸级》引姚叔祥语有“辑唐诗非裙采难,鉴辨难”的论断。其实辑佚已不易,鉴辨自然更难。凡是投身于此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考证虽然不易,但是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   

9.
笔者素爱书法。愚以为,书法固属小道,然亦"必有可观焉",它有助于古代文学之研究。依笔者浅见,文学与书学,分则不足,合则双美。两相参证,既弘扬了国粹,又扩大了文学研究之堂庑,诚一举两得者。有鉴于此,笔者在赏析古代法帖、阅读书论著作之余,尤为留意于古代作家之材料。倘遇古人所未及见(部分书画长期贮在深宫或为少数几个藏家所有)、今人所未能见(有的字画因历史原因早已流入异域或虽在国内却未广为刊印)之  相似文献   

10.
昔日读书,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唐文拾遗》及《续拾》之外,偶得佚文数篇,弃之可惜,遂笔之于纸。久闻时贤对严辑《全文》、《全唐文》皆有补编,此竹头木屑,不足示人,置之笥底,已逾十载。盖补编体大,需期之久远,故迟迟未见面世。则此虽以寡少见笑大方,或未尝不有补于文献也。短篇悉录原文,长文唯载其目,并各加考按;《全唐文》辨误一则附之。  相似文献   

11.
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判定文献字形讹误的四项原则,即:(1)正字须与形误字形体相近且能贯通文意.(2)不常见字易误作字形近似的常见字.(3)在两个异文都能讲通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异文常见而另一个异文罕见,那么根据讹误规律,一般可以把常见形式断为形误.(4)原字若能贯通,一般不能再言形误.文中订正了前修时贤对一些文献用字的误判,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彼观其意"之"彼"、<世说新语·品藻>"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之"侠"、<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之"登"等.  相似文献   

12.
1926年8月24日,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逝世.在张家收到的众多挽联中,有一幅出自民国时期军政要员陈仪(时任五省联军徐州总司令)的手笔.上联是“功业本无双,忆当年列国兵临,献策时贤,半壁尤资保障”,表彰庚子之变时张謇积极奔走游说,促成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互保”,使东南数省免于动乱之局的功绩,这是张謇作为“国士”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一部成书于南宋末年的诗歌类选,因旧题“后村先生编集”而有《后村千家诗》之别称。面世之后,曾在普通知识分子及一般民众当中产生过相当影响,不仅其中所收录的作品常常被民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学研究,前有“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异趋而同为不可废”(姚鼐《复秦小岘书》)之说,如今更是衍化为价值评判、形式玩味、精义赏析、钩沉索隐等多种路径。在崇尚更新研究方法的新时期,从事现代文学资料钩沉索隐的一路虽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二)一书近期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收入了17-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51篇,“赏析”文章共78篇,相关文章共11篇,总计140篇。由消息“赏析”、通讯“赏析”、评论“赏析”、综合“赏析”和附录共五部分组成。并按其发表时间由近及远,先原文后“赏析”进行排列。阅读该书时,读者除可以读到51篇获奖作品的原文外.还可以从78篇“赏析”文章中领略到这些新闻精品成功的“诀窍”,  相似文献   

16.
先达时贤注释汉语古籍,皆以注明典实为首事,如倪璠注《庾子山集》、钱仲联注《人境庐诗草》、徐朔方注《牡丹亭》,皆博大精深,实乃后学所莫敢望尘。然杭世骏谓"诠释之学,较古昔作者尤难",其一即"事必数典"(《道古堂集》卷八)。故智者千虑,或有一失焉。今札记倪、钱、徐注典讹误数则于此,不敢以非贤达,唯以示注典之难而已矣。  相似文献   

17.
潘江,字蜀藻,号木厓,安徽桐城人,生活于明末清初,是桐城派早期的重要作家和奠基者之一.自幼聪慧敏捷,博览群书,专注于诗和古文,游踪遍及齐岱京楚,四方从游者甚众,海内名流时贤相与结盟,主盟坛席30余年,号为"江左道德文章之冠".  相似文献   

18.
编辑经手,处理的大量稿件中,固然不乏富有独到见解、具有开拓意义的好文章,但毋庸讳言,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平庸之作,不具备发表价值。这类稿件通常有这样几种类型:一类是“讲稿式”的,这在学校教师中比较常见,他们熟悉的是讲稿,写起文章来也往往脱不出讲稿的路子,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但基本上是属于传布“已知”,而不是探求“未知”;另一类是“赏析式”的,如对历代名篇名作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不乏有启发性的看法,有助于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欣赏,但总的说来,尚够不  相似文献   

19.
张少雄 《大观周刊》2011,(23):23-24
探讨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是自秦以降经久不衰的千古话题,时贤与今人对此多有论述。笔者拟从秦文化的特征切入,反思秦灭亡的文化根源,揭示秦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是秦灭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全宋诗》误收唐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宋诗》是有宋一代的诗歌总集,然其中误收、漏收、伪作与重出者甚多。本文对《全宋诗》中误收唐诗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考索与辨证,共得53则,其中新考40则,补正已有成果7则,引录时贤成果6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