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克荣 《湖南教育》2005,(11):11-12
《爱情教育,一个不该遗忘的话题》(2005年第8期)刊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学生认识爱情、看待爱情,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教师来信来电,觉得上一次讨论意犹未尽,要求继续参与讨论。本期我们特选发几篇专家、教师来稿,以期进一步深化讨论。如果您也有话要说,欢迎来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也寄来了文质兼美的佳作,参与这场讨论。  相似文献   

2.
谷海斌 《湖南教育》2005,(11):10-11
《爱情教育,一个不该遗忘的话题》(2005年第8期)刊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学生认识爱情、看待爱情,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教师来信来电,觉得上一次讨论意犹未尽,要求继续参与讨论。本期我们特选发几篇专家、教师来稿,以期进一步深化讨论。如果您也有话要说,欢迎来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也寄来了文质兼美的佳作,参与这场讨论。  相似文献   

3.
情境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氛围在过去多以教师创设,学生参与为主,但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如何能更好地面相全体学生成为一个共同讨论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如何让学生自主设计、参与和评价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下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4.
语文很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第三、第四两期连续刊登了有关语文教学讨论的文章(第三期《语文教学六问》,第四期《无奈的语文课》),各界反响强烈,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纷纷来信来稿参与讨论。我们希望。“热门话题”这一新设栏目,首先在“语文教学讨论”这一话题上热起来。  相似文献   

5.
教师评点     
罗松柏 《湖南教育》2004,(14):45-45
《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正在《湖南教育》热烈地讨论着。这场讨论吸引了很多教师的目光,甚至还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很喜欢看这些讨论文章,讨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话题对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第一学段“提倡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因此,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中关于计算数学的一个要点,也是近两年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在实施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广大教师既有经验,也有困惑。经常有教师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在教育理念上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提出一种最优的解法介绍给学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的方法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最好的方法等等。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为了解惑释疑,加深理解,正确实施,本栏目将在本期起开展“解法多样化”的大讨论。本期编发的几篇文章,见仁见智,作为引玉之砖,望广大读者实话实说,有理有据,踊跃来稿,参与讨论。来稿以2000字左右为宜,欢迎短小精悍的千字文。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本刊"热点聚焦"栏目恢复为原"话题讨论"栏目(双月),继续对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欢迎教师和家长们踊跃参与探讨,把您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也欢迎您积极提出探讨的话题(或案例)。2015年第6期的"话题讨论"是: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好教育"需要"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往往是学生一生的榜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提出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有效参与、高效参与"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却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话题,是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的教学环境,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同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如何创设情境才  相似文献   

9.
一、给学生以探究的话题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如何消除他们不敢参与口语活动的惧怕心理,使他们开口讲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调查分析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几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反应入手,认为教师在课前提供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讨论的口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开展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讨论是在教师领导或参与下,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组合的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共同讨论、探究,掌握并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重要。事实上,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主导着学生的学习。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一、预设话题,激发兴趣话题需要预设。课堂讨论成功与否,话题的质量非常关键。一个好的话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  相似文献   

12.
本刊在上期“特别关注”栏目刊登武汉市育才小学家校沟通的经验后,反响强烈,很多校长、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学生家长来稿参与讨论。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来稿请紧扣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校互信,促进家校互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围绕家校沟通在办人民满意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家校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家校沟通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建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家校沟通的反馈机制,家长、学校、老师应该怎样面对沟通,家校沟通存在哪些不足,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推动家校沟通工作全面开展等内容组织材料。编者  相似文献   

13.
随堂即时性讨论的实践运用,是践行“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理念、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开展随堂即时性讨论时,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顺其自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参与讨论;可以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启发学生“针锋相对”参与讨论;可以抓住社会热点,引出讨论话题,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参与讨论;可以把握学生关切点,“设身处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本刊"热点聚焦"栏目恢复为原"话题讨论"栏目(双月),继续对幼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及广大教师和家长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欢迎教师和家长们踊跃参与探讨,把您的好建议和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也欢迎您积极提出探讨的话题(或案例)。2015年第12期的"话题讨论"是: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有别于传统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但在开展过程中,其有效性常  相似文献   

15.
重新认识课堂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推进,教师对课改的认识逐渐深化,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为此专门开设了《读者信箱》专栏,请专家为读者朋友释疑解难,也欢迎大家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来稿请注明“读者信箱”字样,并寄530022广西教育杂志社二编室收。  相似文献   

16.
<正>截稿时间:2014年7月10日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话题讨论,欢迎提供讨论话题。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语句通顺,篇幅以1000字左右为宜。2.请在文稿标题下方写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邮编及联系电话。3.来稿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也可使用打印稿。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学作品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人了不少爱情作品,教学这些作品时,要不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不少教师有所顾忌,有人认为,目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已相当普遍,教师如果在讲台上还和他们“谈情说爱”,会对学生的早恋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而我认为,在如今开放的信息社会里,语文课不能回避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8.
很多民族学生入校时的汉语基础较薄弱,如何消除他们不敢参与口语活动的惧怕心理,使他们敢大胆的开口讲汉语,是汉语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调查分析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几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反应人手,认为教师在课前提供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讨论的口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开展口语教学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期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帮手,而不是一个摆设?从老师们的来稿中,大家一致认为有效地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必要。有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的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道出了自己是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积累合作学习经验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期对您的教峰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孩 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本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 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对 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 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 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