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事父母谓之"孝",兄友弟恭谓之"悌"。孔子的"孝悌"思想,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社会规范,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孔子在个人追求、家庭伦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赋予了"孝悌"思想以深刻的价值诉求。"孝悌"思想的形成,不仅受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深深扎根于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沃土中。虽然"孝悌"思想有些许糟粕之处,但它的精华之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孝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伦理道德教育中融入"孝悌文化"十分必要。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以开办讲座的方式,让"孝悌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宿舍、走进校园网络。在实施"孝悌文化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伦理亲情的教育,完善对大学生人格的理智探讨的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诚信...  相似文献   

3.
"孝悌"、"孝慈"、"家和万事兴"的家教文化,"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天人合一"的环境文化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基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和谐文化的元素,对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泰州儒学虽然充满了创薪精神,但他们始终坚守儒学底线,崇尚圣人之道,推崇儒家经典,儒家的经世哲学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并坚持进行圣学教育.泰州儒学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仁”“礼”“中”等思想,他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平民,“儒”气都很重.他们治学虽然兼收并畜,但仍以儒家学说为主.泰州儒学把孝悌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孝悌本色,孝亲情结很重,但他们并不盲孝.所以泰州儒学既坚守了儒学阵地,也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其蕴含的核心内容极为丰富,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把传统"仁爱""礼仪""诚信""包容""孝悌"的厚德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统一起来,改善思想教育的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是探索适合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内容摘要:韩贞既继承了泰州王学的思想,也远承了孔孟传统儒学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总体上还属“儒学一脉”。,他道范严肃,言动不苟,每遏事也不改儒子风范。韩贞遵守传统的五伦之教,不逾纲常,要求人们以礼相节,安分戒非。此外,韩贞还把孝悌视为伦理道德的核心和考察人的标准,主张孝悌为本。当然,韩贞所讲的孝悌与传统儒学不尽相同,比如他重孝道又反对愚孝等等。  相似文献   

7.
孝悌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孝悌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的孝悌道德强调父辈与子辈之间是相对独立自主的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长幼有序。新时代的孝悌教育对调适现有的家庭矛盾、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生活礼节和规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优良的家风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保障儿童人格平等权利与要求儿童履行孝悌礼仪义务的基础上,父母应以身作则创设孝悌礼仪环境,儿童应学以致用,在生活实践中知行合一、践行孝悌礼仪。  相似文献   

8.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表明孝悌之道是尧舜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考古代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尧舜时期已有孝悌萌芽,夏代有忠德流行,商代则是悌道大盛,周人比较全面地形成了孝悌风俗,这些都是孔子系统孝悌思想形成的历史资源。孟子说孔子乃"集大成"者,其于孝悌思想亦然。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区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重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的过程中,儒家“孝悌”思想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孔子及其弟子的“孝悌”,人们的看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正确对待这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既要大力提倡“孝悌”思想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要合理分辨,去其糟粕。这既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重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的过程中,儒家“孝悌”思想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孔子及其弟子的“孝悌”,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正确对待这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既要大力提倡“孝悌”思想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要合理分辨,去其糟粕。这既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