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演变始终围绕人的问题展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更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可见,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本质与初心,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还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这一根本立场贯彻于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科学立法,以人为本;严格执法,执法为民;公正司法,人民至上;全民守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条人民性的脉络一以贯之,构成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托和价值所在。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法律制度迈向创新与守正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是人民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的系统阐发。具体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价值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时代和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人民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在全面迈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道路必然彰显独特的制度价值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转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明晰人民群众新需要的突出表现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依托人民群众构建新型发展格局,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则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旨归。依托统筹性的思想体系和实际行动所形成的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构成了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6.
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浪潮的新时代背景下,执政软实力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面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执政软实力。为此,需要从制度力、政治力、文化力、形象力、话语力、外交力等方面入手,持续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全面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回答了"为了谁"的价值追问,揭示了"依靠谁"的力量之源,明确了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重大命题。要实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8.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的理论成果,与共同富裕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指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与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理论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的有效推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遵循着为人民谋解放、谋发展、谋幸福的宗旨。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奋斗历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价值遵循,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百年党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发展要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意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向,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问题经历了从不承认到承认,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简单对待到妥善处理,从经验缺乏到理论成熟的不断发展过程,由此形成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理论可大致划分为1921年至1956年萌芽、1957年至1978年初步形成和1978年至今深化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案,使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法治作为一种当代社会主流控制模式,必须以深厚的道德底蕴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党在人治与法治方面 ,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认识阶段 ,轻视法治、重视人治的阶段 ,重视法制建设阶段 ,主张法治阶段。轻法治、重人治是治国误区 ,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加强法制建设 ,主张法治是我党在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法治与德治的结合问题提出了三点初步意见。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同时,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法律,道德在内的西方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两大基本的社会规范,在治国过程中发挥着异形互补的作用,以德治国就是依靠人类道德规范和社会成员的普遍自觉性治理国家,道德的引导性,防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可以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规则体系,而法律则往往是把人类道德规范外在化和强制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德主法辅的治国方针源远流长,而西方历史上的法治思想则十分突出,现代中国政治的症结不仅是缺乏法治,而且是道德与法律两重因素的共同缺失,因此,要建立法治国家,必须克服唯法主义的偏向,提倡讲求道德与遵从法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18.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和执行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开展普法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措施。 一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普法教育的问题。早在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1982年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呼唤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的提出强烈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法治,而且必须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