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缪佳 《体育科研》2015,(2):39-40
对"体育与城市"的研究,如果仅仅关注赛事和明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或者举办大赛促进城市的建设那是远远不够的。现代体育与城市发展是由身体活动和城市空间所组成,体育能让生活更美好,体育能否让城市更美好?在身体与社会研究不断被论证和深化的今天,"体育与城市"的研究能否被拓展?能否借助身体与社会、身体与城市去提升体育与城市研究的层次?德国是社会学和体育学研究开展较早国家,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2.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对身体自我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以及身体自我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发现的评述,认为该领域的理论问题应该关注文化要素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是城市休闲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城市休闲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本文从休闲体育与城市休闲空间视角入手,探讨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概念,阐释了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讨论,提出了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综合性与集中化、生态化与人性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当代体育哲学文化反思之二当代体育的空间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空间概念出发,对中、西传统体育中的空间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别将它们界定为"心灵空间"和"身体空间"。并以历史的观点,描述了大众文化时代空间观念碎片化及其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体育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当代体育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转换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而探讨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以及实然之"体育"与应然之"体育"的二重化现象,为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把"体育"的概念及其意义作为分析的重点有助于避开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及其困境.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去理解体育,必然导致"体育"概念规定的多样性."体育"概念的二重化是一种潜在的方法论模式,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体育"的概念规定,与其说是对于实然之体育的客观描述,不如说是关于应然之体育的某种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6.
空间是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实现载体,为女性休闲体育主体实践和社会建构奠定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基础。社会空间视域下的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主要研究女性身体空间社会建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以探求社会空间、身体消费及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空间的主体实践与社会建构角度探索身体、空间和休闲体育的理论关联与实践路径,诠释当代女性休闲体育行为中身体、生活与关系等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整合与再生产机制,剖析身体赋权、生活型塑与关系再造对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基础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人、社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区体育新理念。本文在探讨城市生态社区体育概念的框架下,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应该考虑物质体育环境、非物质体育环境和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样的观点,针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区别与传统社区体育的三性,即"社群性、地域性和共生性",阐述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的建设特点与内容,并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模式与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上海体育游憩空间扩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丰 《体育科研》2014,(5):48-56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阐述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介绍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评价体系;分析上海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的演化模式,扩展中的困境、因素、总体思路和动力机制;同时给出上海城市体育游憩空间精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水景观的功能,根据现阶段寒地城市人工水景设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空间的拓展、延伸、层次、过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寒地城市水景观空间布局的手法,特别是对于寒地城市水资源缺乏及冬季水景观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案构思。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典型调查区域,采用ArcGIS分析等方法探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现状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严重不足,不仅影响了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整体服务水平,同时也是制约居民走出家门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建设的不足,影响了"500m健身圈"目标的完成;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几乎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特征,普遍存在内"优"外"患"的情况;未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的重心应由内圈层逐渐向中、外圈层偏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及综合分析等方法,简述我国体育城市建设的概况,并分析其背后生成的历史逻辑。研究认为,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体育城市建设在竞技体育成绩获取、竞技体育赛事承办、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在体育产业、市民健身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种现象的生成同我国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历史国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深深烙印着近代屈辱受滞、现代奋力赶超的印迹。相应地提出,我国体育城市建设取得成就及面临不足具有近代受滞与现代赶超的历史必然性,搞好我国体育城市建设,要做好体育惠及民生的市民健康促进工作和体育惠及城市繁荣的产业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邱雪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36-14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等方法,从规划的视角对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自1896年现代奥运会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规划理论,提出了建筑主义、功能主义、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举办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同时,以理论与实践作为评判标准,提出在理论方面,城市规划理论表现出了极强的科学性、继承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实践层面,组织者能否找到规划理论与城市特点的契合点是规划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各级城市都在积极打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体育城市”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对发掘城市体育文化资本、塑造城市的体育特色、开展城市营销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运用现代文化社会学关于城市化、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形象、城市经营等科学理论观点,对体育城市的文化资本、体育城市形象、体育城市经营和品牌营销的发展战略等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体育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向武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21-623,626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城市广场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总和.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丰富性、参与的非强制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它具有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城市人口综合素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进城市文化创新等功能.我国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日益表现出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的趋势.要根据一定的原则针对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体育产业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年初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年7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和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在京联合举办了“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共同商讨加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体育及其相关产业已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体育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文化服务产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它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举办大型运动会(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对一座城市的基础建设、生态、人文环境改善、城市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城市体育品牌的涵义,分析"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的现状与海岛城市发展状况。研究表明:"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的形成,加快了海岛渔村城市化进程,增加了海岛居民就业机会,有利于海岛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各种"流量"的交汇、融合,促进海岛城市的交流与发展,加快海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城市间竞争性差异;使具有海洋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海岛绿化和海洋生态环境及加重海岛城市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施仙琼 《体育科技》2014,35(4):21-23
对河南省农民工体育意识现状与其城市适应性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民工自我感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城市生活,仍有少数人感觉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农民工整体的体育意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特别是还有少部分人对体育的必要性和价值都认识不清;农民工体育认识、体育兴趣、体育情感、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等与其城市适应性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提高河南省农民工体育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试图提出提升农民工体育意识、从而转化为体育行为,增强他们城市归属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区建设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区,对社区的区域作出界定;必须把握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既要吸取国外社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形成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有着巨大的导向功能,必须科学地选择社区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发达与欠发达城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体育学刊》2000,(4):24-26
运用实证分析、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与欠发达城市(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居民全民健身活动的意识、内容、场所、消费水平、健身方式及制约因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根据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家中心城市与体育城市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的策略,即制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的发展策略;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规划的空间性与政策性协同发展的关系;树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的理念,提升城市建设的软硬件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