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防"是指防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有时也统称为对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防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核生化威胁形势,在中学开展"三防"知识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了解核生化武器的性能、主要危害,提高自我防护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旨在紧贴时代形势,分析"三防"知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增强"三防"知识教育效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活动课,搞好“三防知识”教育静海县第四中学于俊森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人防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初级中学进行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教育的通知》精神,我校利用活动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三防”知识教育。具体做法是:一、统一认识现行教学计划中没有“三防...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中市教委和中市人防办统一领导下,合肥中市地区自1988年以来在部分中学进行“三防”知识教育,近5000名初中生系统地学习了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的知识和个人防护器材的简单制作。通过“三防”知识的教育,加强了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战备观念,促进了他们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他们国防观念。  相似文献   

4.
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护知识教育(统称“三防”知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曾于1986年9月联合发出《关于在初级中学进行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教育的通知》之后,还曾召开过专门的工作会议。目前,这项工作已从试点逐步转向制度化和经常化。很多学校除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知识教育外,还通过举办“三防”夏令营、“三防”知识竞赛等多种教育形式,巩固教育效果。为了给“三防”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不少地区和学校专门培训了“三防”教育的师资,有的还制作了教具,编写了教材,摄制了录像片,使“三防”教育的手段日趋完善。实践证明:在初级中学开展“三防”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南京二中的经验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90年开始在黄埔区中学开展军训活动和“三防”知识教育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初步形成制度。各中学把军训、“三防”知识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来抓。我们规定初中新生军训在本校进行,高中新生到局军训挂钩点进行封闭训练。据统计,92学年参加军训学校16间,占全区中学的94.1%,参加军训的中学生2832人,占全区应参加军训学生的98.2%。  相似文献   

6.
“三生教育”是系统工程,涉及实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核个环节。所以要全面开展“三生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深刻地认命识“三生教育”。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从事中学班主任工作也有十多个年头的我,对师本的、拼命三郎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感到相当的厌倦。在这个时候,我的校长给我们全校老师推荐了一本书: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一读之下,竟然不忍释手;连读三遍,如沐春风。书中的一些观点方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高度尊重学生”与“高度依靠学生”。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三、“生本”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知识意义化,使学生体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从作者所开具的理论依据及事实依据看,生本教育确实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军 《化学教学》2001,(6):29-30
从2001年开始,我省将实施“3 X”高考模式(其中“X”分成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众所周知,“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等科目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拼盘”,而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的测试;“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既要练好“内功”——以化学双基知识为出发  相似文献   

9.
赵树存 《云南教育》2009,(14):33-34
“三生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知识、掌握生存技能、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教师如何联系实际有效地对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我认为以活动为载体是落实“三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时期.这向美军提出了挑战,或利用挑战发展壮大自己或面临被挑战所吞噬的风险.防御力量是展望美军二十一世纪的一种关键因素.防化部队将为二十一世纪的美军提供几种重要的防务能力:即核、生、化防御体采;烟幕武器和遮蔽手段.这些防务能力将是未来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合成力量.为了解防化部队在二十一世纪的作用,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其威胁、技术和我军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防御力量.核、生、化武器即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将会带来一种致命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拥有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虽然这些国家的武器和发射采统能力有限,但与前苏联的威胁相比,使用这些武器的可能性是与日俱增并已超越冲突战事的范围.东京地铁霉气事件足以证明这一点.尽管我们努力扩大武器限制范围,不扩散及反对扩散核、生、化武器,但这种威胁将不会消失.在未来的一切冲突中,美军确实面临核、生、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09,(21):20-21
作为山区民族地区农村初级中学,建水九中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校的有利资源,在校园后半部分开辟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形式的“三生教育”基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认识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从学校到家庭、家庭到社会帮助当地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生”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方法教育、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明显构成了中学理科教学的着力点。“授生以‘鱼’,不如授生以‘渔’”这句古训已经得到广泛赞同。科学方法就是“渔”,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之“渔”,新课程教材则更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整合教学内容乃是必由之路。笔者结合自己近三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对于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凸现科学方法教育,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蒋红雨 《云南教育》2008,(22):14-14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奇迹。我想,通过教育让我们像桑枣中学的师生那样“以知识守护生命”,正是开展“三生教育”的本意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三生教育”:多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生教育”的理论探讨,应该从多维的视角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化其本质,丰富和完善“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事实上,“三生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类型化、实体化的教育。“三生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具有多重特性,它是一种体验性、发展性、过程性、和谐型、基础性、立体型、渗透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听中学”和“看中学”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教学 ,即学生听教师讲解 ,学生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 ,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 ,从而学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 ,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了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因此 ,新课标提出了“做中学”这种学习方式。“做中学”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方法 ,即让学生在活动中 ,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  相似文献   

16.
“生命”、“生存”、“生活”此“三生”中的核心是“生命”,它是整个“三生教育”的基础性概念。与之相应,“生命观”也是“生存观”、“生活观”展开的逻辑起点。“三生教育”应围绕“生命”的内涵——知、情、志、信、行诸多元素来进行。“三生教育”课堂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有课程都可渗透生命情愫,尤其是自然科学,应凸显知识与人生意义之关联,使知识学习与生命涵养及人生价值确立相互贯通,通过体认内化融入每个学生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7.
身体和知识的关系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尚未充分讨论和处理的一对关系。本研究以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视角,以N中学高一年级十位教师作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教师如何认识身知关系,又如何围绕身知关系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存储器”、“处理器”及“服务器”三种隐喻可以概括教师对身知关系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中以“碰”、“溯”及“越”的核心行动对知识进行了“惯习化包装”、“资本化检视”和“身体化反思”,并面临“身知区隔”、“身知疏离”和“身知冲突”三种实践困境。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场域中围绕“身知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本质上是一种“身知统合”过程。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以“知识导游”和“谦卑者”的身份重构课堂身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军集中防御核、生、化威协是指使用信息时代的技术保障快速反应部队不受任何威胁.是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提高战斗力的因素,在战场上因地置宜地适时地集中使用兵力和装置.在核、生、化威协条件下,集中防御会增加联合作战空间探测以及对核、生、化威胁、气象数据和援助部队情况的了解.防御战略及手段在战略水平上,美军将作为多国部队的成员来促进稳定,挫败入侵及提高核、生、化武器的使用效能.核、生、化集中防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教师工作特性浅说含山中学吕导生自古以来,“师”、“教”同体。教育是一项按照一定阶级和历史的要求有目的地开发智力资源的专门性的伟大事业。而教师则是以教育为业、以德行为本、以育人为已任的依附于一定阶级的知识群体,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工...  相似文献   

20.
白计明 《父母必读》2023,(10):22-24
<正>现在孩子们所处的时代,早已经不是物质和精神匮乏的时代了。尤其是处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受到了很多诱惑,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顺势而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也被刻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校园中,除了纪念学校前身是“北京市第123中学”,更是希望学生们可以感悟到:万事万物本就起源于微小,牢记初心,厚积薄发。白计明作为现任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