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试验建立了柑桔生产上常用砧木的愈伤组织系统,采用摸索出来的离体接种技术将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接种到愈伤组织上。各砧木愈伤组织对CEV侵染反应的差异表明,枳柚、宜昌橙愈伤组织最抗CEV,而枳、枳橙最敏感。本文还初步探讨了离体条件下筛选CEV复制抑制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已筛选的3种寡聚糖激发子A1、B、C3分别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加无菌水为对照,并在诱导48 h后挑战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毛白杨愈伤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寡聚糖激发子A1、B、C3诱导48 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并且变化趋势基本上满足:A1>B>C3>CK(对照接种),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在发病初期和中期(0-48 h)诱导接种毛白杨愈伤组织均高于对照接种,而在发病后期(t>48 h)对照接种毛白杨愈伤组织高于诱导接种,因此,可以得出寡聚糖激发子A1的诱导抗病性比寡聚糖激发子B和C3都强。  相似文献   

3.
先后用驱蚊香草的叶片、叶柄、幼嫩顶芽、休眠芽、带皮茎段、去皮茎段等作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外植体中,以幼嫩顶芽为最好,去皮茎段、叶片次之,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4%、89%和80%;带皮茎段和叶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为25.7%和14.3%左右,休眠芽未诱导出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
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进行快速繁殖新几内亚凤仙,结果表明GA3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及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茎类接种在6-BA1mg/L+NAA0.02mg/L+GA3(5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好.另外,6-BA对芽的分化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茎尖接种在6-BA1.5mg/L+NAA0.02mg/L的MS培养基上繁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实验目的:考查不同抑菌剂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其次寻找接种方式、取材部位等因素对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条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的注意事项,合理选取和控制培养条件。实验材料:月季花;市售多菌灵和大蒜素。实践方法:培养基配制,消毒,接种,条件设置。实验结果:多菌灵在开放式组培中的抑菌效果好,且两者的成活率都达到或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药培养中花粉适宜时期的荧光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普通小麦甘麦八号的花粉进行了荧光显微镜镜检分类计数,并与其花药培养的出愈率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甘麦八号的花药培养中,出愈率(愈伤组织块数/接种的花药枚数)与接种材料中单核中晚期花粉频率负相关,与单核早中期花粉频率正相关;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建立一个检测材料适宜培养性及预测出愈率的简易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激素对蕨菜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菌的蕨菜孢子体不同器官的外植体为材料,分别接种于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BA0.2mg/L+IBA0.4mg/L+NH4H2PO4200mg/L,在该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具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分别接种于1/2MS和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蕨菜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和1/2MS+IAA0.2mg/L,以及生根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6mg/L。试管苗生根培养30d左右,可形成根茎,根茎上长出大量的叶片后,形成蕨菜完整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石刁柏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生长曲线,SOD的电泳图谱和同工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衰老伴随SOD活性的降低至消失,SOD活性的降低与愈伤组织增殖具相关性;液体和固体培养条件对SOD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讨论了影响愈伤组织增殖的因素,讨论了氧自由基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下对愈伤组织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琼脂、肌醇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pH值的MS培养基上,接种甘薯茎段、叶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蔗糖的质量浓度为25-30g/L;琼脂的质量浓度为8.0g/L;肌醇的质量浓度为1.0g/L;pH值5-6有利于甘薯愈伤组织的生长。基因型、外植体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间诱导的甘薯愈伤组织产量和质量有差别。1.0mg/L2,4-D与1.0mg/L KT(或6-BA)搭配有利于诱导高质量的甘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是进行基因转化的前提.本文对高羊茅的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1)研究了不同的种子灭菌处理方式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羊茅种子最佳灭菌方式是将种子先在无菌水中浸泡1~3 h,然后用70%酒精灭菌30 s,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50%次氯酸钠灭菌20 min,无菌水冲洗6次.采用此灭菌方式,种子萌发率约为80%,而污染率为0%.(2)将高羊茅下胚轴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10 mg/L的2,4-D是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浓度,过高的2,4-D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负作用.(3)将高羊茅下胚轴接种在含有10 mg/L 2,4-D的MS、B5、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3种不同培养基中,MS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波动率弹性为常数(简称CEV)的涵义;接着通过对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有交易费用的亚式看跌期权定价模型的研究,推导出CEVP下有交易费用的亚式看跌期权定价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的合理性;随后又运用了二叉树方法求出其几何平均的近似解;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结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将香蕉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研究了2,4-D对香蕉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4-D的浓度为2mg/L时,香蕉胚性愈伤组织生长迅速,增殖倍数最高,培养30d后,胚性愈伤组织生长量达到16.1g.且形态特征和生长状态最好,颜色鲜黄、柔软、颗粒大小均衡、易分散,是建立ECS的理想起始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柑橘属植物叶脉序的特征在植物分类和生物进化上的意义,用脉络法对4种柑橘属植物叶脉序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属4种植物叶片脉序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直向行走或微弯曲行走,相对粗细一般为中等;叶脉分支一般为五级;盲脉无或1~2次分支;叶缘具三级脉环.4种植物叶片的脉序特征基本相似,在二级脉的数目和角度上略有变异,其二级间脉及三级脉类型、网眼的发育方式、尤其是盲脉的分支特点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叶,则完全一致.柑橘属中红橘、柚子、柠檬、血橙进化地位相似,脉序特征支持4种植物为同属植物.柑橘属植物叶片脉序特点是一个较为保守的特征,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自交亲和芸芥7-5-1-1为研究材料,对影响芸芥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2.0 mg/L 2,4-D+1.0 mg/L 6-BA+0.5 mg/L NAA是诱导芸芥花药愈伤组织适宜的培养基;芸芥花药在离体培养前最佳低温(4℃)预处理时间为2d,诱导率可高达46.2%;在诱导期间始终处于弱光或完全黑暗条件下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单核期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与单核前期、双核期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的诱导培养基诱导冬小麦的成熟种胚,用得到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通过对愈伤组织成苗率、分化率、褐死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用最好的诱导培养基得到的愈伤组织质量提高,成苗率、分化率都大于用基本的诱导培养基得到的愈伤组织;对两种愈伤组织同时进行愈龄实验,发现不同愈伤组织培养的最适分化时间不同,继代一次分化率、成苗率都最高;随着继代代数的增多,褐死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选用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el.)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2mg/L的2,4-D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更高浓度的2,4-D会影响诱导效果;1mg/L的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快速诱导,但单独的6-BA无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并绘制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改良MS2(K2HPO.加倍)能获得60%的诱导率,而改良MS。CNH4NO,加倍)的诱导率仅为5%。二者在愈伤组织培养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前者表现良好,说明高浓度的铵能抑制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MS+0.5mg/...  相似文献   

1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一品红花序轴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发生.结果表明一品红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及其组合的反应不一,同一品种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以及不同品种在相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培养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差异较大,从而筛选出适合一品红不同品种花序轴愈伤组织诱导的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