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3.
孙信江 《甘肃教育》2008,(14):54-54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1.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由于外形或意义相似而引起的联想。例如,当看到油菜的花时,就会想到白菜的花和萝卜的花。  相似文献   

4.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师:足球。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女子足球队在足球场上拼搏的情景。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队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刻。 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我们一起听国歌。听到这雄壮…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联想在作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运用得当,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形象,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作文中,应该怎样去联想呢?下面结合课文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一、相近相关联想法。即由某一事物去联想与它在某一方面相关或相近的其它事物。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由看到水绿联想到翡翠,使人们对水绿有更深刻的印象。又如,我们看到天上的彩虹就会联想到江河上的桥梁;由看到照片,会联想到照片的来历及“我”与照片上的人的友谊等。…  相似文献   

6.
联想是指由自然景物想到社会生活,从日常可见的事物想到深刻的道理,从历史的回顾想到现实的斗争,从个人感情的细流想到大时代的洪流。总之,从眼前所见所闻的此景此物想到不在眼前的彼景彼物。联想,实际上是一种意识流的写作技法。一些文学家和有经验的作者往往借助于联想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突破某种题材的局限,抒发优美的情思,从中展示他们深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文质兼美的六年制小语教材中就有很多的联想。  相似文献   

7.
一、联想类型分析阶段“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灭亡”。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联想是智慧的翅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一是有一定联系;二是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这就是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联想为形象感觉所唤起,是中枢神经系统因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射。人们看到瑞雪想到丰年,看到乳燕想到春天,这就是联想。联想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表象重新结合构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能使脑海中出现不在眼前的甚至从未见过的事物形象c联想与想象对艺术创作十分重要。自古以来,许多学者、作家、艺术家都巧妙地利用联想与想象来深化作品的意境。如绘画上的“神似”,诗词上的‘意韵”,文学上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子’。既然联想和想象这么重要,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呢?我建…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想像的一种,就是依据某个事物的某种特征,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例如,著名作家夏衍看到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不禁想起“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就属于联想。(见《包身工》)人们在作文过程中的想像,经常运用和主要运用的就是联想这种方式。下面介绍几种联想的方法。一、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就是依据某一事物的某种特征,去想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另一事物。这是人们想像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相似点不同,它又分为“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和“质同联想”三种方式。1.依据事物相互间的外形…  相似文献   

10.
作文离不开联想。联想是思维的一种方式,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合理的联想会使文章内容 更加具体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不少富有特色的联想,很值得引导学生借鉴,从而打开学生思路,丰富习作内容。   情节联想。 (1)因果情节联想。由事情“因”的情节联想到“果”的情节过程叫因果式情节联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布局谋篇的。 (起因)卖火柴(受冻)→(经过)擦火柴(幻想:→火炉→烤鹅→奶奶 )→ (结局 )冻死街头。由此可看出,运用这种方式联想故事情…  相似文献   

11.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10,(10):54-56
导语:花园与荒原 师:(板书:花园、荒原)看到这两个词,你们想到了什么事物? 生:看到花园,我想到鲜花;看到荒原,我想到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跳出花园和荒原,看到它们,你能联想到什么东西、人物或心情?请同学们大胆联想,写下你联想到的内容。(生写作,师指导,5分钟)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从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培养“联想”习惯,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学生具有善于“联想”的习惯,会为他们的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在思维的“量”上形成优势,思维活动会更加畅通无阻,机敏迅速.这种思维的流畅性正是他们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联想”的训练. 1.遵循知识结构,进行“联想”训  相似文献   

13.
第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与想象力培养甘其勋一、联想力的培养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它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相关的事物之间有多种联系方式,联想也有多种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例如由“冬天到了”想到“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10,(23):30-31
联想,就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比方说,当我们看到了蜡烛不禁会想到教师,默默地奉献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当我们看到了白杨不禁会想到边疆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乡,为边疆的建设默默地奉献着;当我们看到雨花石,便想起了革命烈士,他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相似文献   

16.
物我交融     
“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这里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巧妙地把自己与引起自己联想的“物”放在一起来写。学写“物我交融”的文章,可以学习它“转换”的笔法。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进行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  相似文献   

17.
我们写事物时,不仅要写眼睛看到的,更要写大脑中想到的。只有把眼前的静态的事物和大脑中联想的结合起来,才能把要描写的事物写活,写生动。例1:我们学校有个水池,是四方形的,水池里有两个雪松喷泉,荷花喷泉八个,池里的水碧绿碧绿的,水中还有许多鱼儿游来游去,水池的  相似文献   

18.
想象,可以由此人、此事、此情、此景而想到彼人、彼事、彼情、彼景.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就是联想.如人们从“一“字可以联想到“一滴水“,联想到由无数的“一滴水“汇聚而成的长江大河,以至浩瀚的海洋,可以联想到“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两江十八滩“的诗句.这就是由字面触发的相关联想.由今年春节发生的事,想到去年以至更早的春节所发生的事,就是由时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一件发生在延安的事,想到发生在延安的其他的事,这就是由空间因素触发的联想.由居里夫人想到陈景润,这是由一事物进而想到其他性质相同的事物的联想.由“黑暗“想到“光明“,由“国内“想到“国外“,这是由事物想到性质、意义相反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尚庆学 《同学少年》2012,(12):12-13
联想,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可以说,谁的联想能力更强,想到的事物更多,谁的作文思路就更广,作文内容也就更丰富,意境也就更深远。联想的方法有许多。可以联想相关联的事物。如,由月亮联想到嫦娥的故事,由同学送的文具盒联想到同学间的友情等。在作文中,这种联想常常用来引出回忆的内容,或用来插叙、补叙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读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形成或利用联想,是举一反三推理的一种必要途径,是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怎样启发学生形成或利用联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