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金鑫 《今传媒》2023,(4):79-81
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是一部纪实风格影片,整部影片分为烟、酒、茶、糖四个章节,其中,穿插了大量的超现实情节。影片讲述了男主角韩三明和女主角沈红来到三峡库区,分别寻找他们的前妻和丈夫的故事,表达了贾樟柯对三峡工程的深度思考和对三峡移民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因内心焦灼而呈现出的强烈诉说的欲望,化做平静影像下的巨大能量,表明贾樟柯已经挥别作为一名新锐导演创作上的“青春期”.开始了向更成熟阶段的蜕变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凤轶群 《新闻窗》2011,(1):123-123
《三峡好人》以山西煤矿工人韩三明前住三峡库区寻找自己的妻子;护士沈红前往三峡库区寻找与自己多年不联系的丈夫为主线,通过三峡地区移民搬迁的背景设置,展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影片通过“三峡”这个特定的地域和时代中,一群平民百姓所面对的生活变迁,  相似文献   

4.
孙韵 《东南传播》2010,(7):117-118
《世界》是贾樟柯电影历程中的转折之作。一方面,《世界》的公映和叙事空间的转变,使贾樟柯的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世界》中一如既往地探讨小城镇青年的精神迷失,又使其继承了贾樟柯此前的精神资源,从而以承上启下的姿态联系着贾樟柯的电影创作。  相似文献   

5.
简超辉 《新闻世界》2014,(8):260-261
大多数电影人都对时间叙事较为重视,对电影中空间环境的视觉表意系统却不够重视,只是简单的把空间环境作为背景、衬托人物的性格。其实它不仅能够使影片情景交融,还能够传递某种隐喻,丰富影片文本的潜在意象,影片《二次曝光》通过空间造型、道具使用表现了它的视觉意象。  相似文献   

6.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背景里的空间和前景里的其他主体同样重要,甚至空间本身就是主体。空间不仅是实在的,更是隐喻性质的;不仅包含叙事功能,更具有表意作用。破旧残败的居住环境,奋斗打拼的工作场所,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渴望离开的故土家园,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解贾樟柯电影人文情感和现实关怀的重要参照。细致开展相关探讨,既是对贾樟柯作者研究的精细开掘,也是对电影空间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张娜 《声屏世界》2021,(2):62-63
媒介技术与艺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影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方面呈现出全新的叙述形态,而电影空间则成为电影叙事、主题表达和导演风格的主要载体.电影《山河故人》延续贾樟柯导演一贯纪实影像语言的表达,在26年的时间跨度中构建出游走中的地域空间、变革中的时代空间和意识中的超现实空间.这一银幕空间的成功建构是贾樟柯导演建构电影空...  相似文献   

8.
李莎莎  王勇 《今传媒》2022,(10):78-80
贾樟柯执导的电影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这部电影的特点与表现手法,提出采用作家口述电影内容、章回体叙事体式和诗意朗读转场等创新尝试可以为史诗电影的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第一部影片,却是宣告了一个电影时代的开始,尤其是它在造型意象方面的"标新立异",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影像美学时代。它的造型美学创造,一是从不完整构图到完整构图,二是色彩蒙太奇及其情绪结构线,三是镜头运动处理方法,四是声音造型语言与环境主题,并不断地为以后"第五代"电影所反复演绎,成为"第五代"镜像语言的典型标识。  相似文献   

10.
温燕琴 《新闻世界》2014,(7):291-292
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画面不仅仅局限于镜头的运用与处理,分切和组接,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而是通过对画面光影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更深刻地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营造虚幻的气氛,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以及塑造整个影片的风格。影片通过众多色彩象征手法和光影烘托手法构建了一幅浑然天成的色彩与光影交织的画卷,展现了一个"美国梦"由开始到幻灭的过程。本文对影片的色彩意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晓勤 《新闻世界》2012,(9):198-199
分析了《廊桥遗梦》中文中主人公的特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通过文本反映妇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爱情的自由与婚姻的义务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许珍 《视听》2021,(6):20-22
青春文化记忆是电影导演热衷呈现的题材,对于同一题材的传达却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代际差异.以贾樟柯2000年的电影长片《站台》为例,散点群像式的叙事,纪实的影像风格,以及刻意疏离、客观凝视的镜头语言,都意在以个人经验还原专属于导演的时代记忆.这种对往昔克制的回眸,以及力求客观的电影语言与素朴风格,与第五代导演擅长的寓言故...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由中国古代漫长的诗歌、文学实践发展而来,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逐渐扩散至影视领域,如今在电视剧作品中承担着特殊的叙事功能.本文将梳理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叙事意象,通过具体分析"和氏璧"意象、"华服"意象和"家"的意象揭示意象叙事在《芈月传》中的特殊审美功能,以及意象背后隐藏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游欢 《今传媒》2021,(4):94-96
空间叙事是借助空间来进行叙事的一种手段。电影《江湖儿女》中,空间的选择与建构成为推动影片故事发展的叙事动力、"边缘人"塑造的场域;影片巧妙地借助视觉和听觉扩充了影片的空间,丰富了空间叙事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影片建构了物理、社会、精神多重空间,不仅形成了隐喻,也深化了影片主题,传达了对一味追逐金钱的批判和对讲求"情""义"的赞扬。空间叙事丰富了影片审美的观赏效果,成为促成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艺术因素。从空间叙事视角对《江湖儿女》进行解读,也能深化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敏锐的社会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本文从贾樟柯的故乡情结以及贾樟柯的电影纪实美学这两个方面论述,浅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16.
金晨晨 《视听》2018,(11):78-79
《光荣的愤怒》与《烈日灼心》是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但其中姓名意象的巧妙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姓名意象一方面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凝结着多层叙事意义,彰显创作主旨。《烈日灼心》中的"尾巴"意象糅合着父爱、赎罪双重寓意。《光荣的愤怒》中的熊姓意象既暗喻着熊家兄弟的凶残与贪婪,又是阶级斗争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7.
没用的好人     
人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好人、坏人两种。其实,好人中也有坏人,坏人中也有好人。  相似文献   

18.
19.
吕道宁 《新闻前哨》2005,(11):31-31
本刊讯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复,同意《宜昌日报》更名为《三峡日报》,新报名将于2006年1月1 日正式启用。更名后的这家报纸将凭借三峡品牌优势,为把宜昌建设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发挥更大更好的新闻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桃源意象在《桃花扇》中按语源不同可分为天台山桃源、武陵桃源和桃花仙源。孔尚任据《桃花扇》的情节结构将天台山桃源置入"离合"线,武陵桃源置入"兴亡"线,皆走向幻灭的结局;桃花仙源则置入套式结构,成为对全剧的思考与指点。三个桃源与孔尚任的生命流程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从石门山与桃花源的对应关系及孔尚任出山后所面临的境况可以看出桃源意象的背后隐藏着孔尚任的"复归"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