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名师”等等,是当下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美好建议。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直至“名师”是不少教师心中的梦,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静下心来琢磨一下,真正成为“专家型”“学者型”“名师”的教师确实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不妨抓住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精心打磨,持久努力,  相似文献   

2.
程华 《上海教育》2006,(7A):45-46
多少年来,校长是“领导”是“官”,教师是“下级”是“兵”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时代变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也悄然改变。有人说,校长是“学术权威”,教师是“课程理念执行者”;有人说,校长是“服务的提供者”,教师是“享受服务的人”;也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一对“天敌”;还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天生的“战友”。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校长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教师何为     
对于教师,人们有许多美好的比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还有一句非常朴素的语言,也道出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这里成了“水桶”,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桶,而是盛装知识之水的“水桶”。“工程师”“蜡烛”  相似文献   

4.
“爱”是人类的灵魂和生命。“师爱”是教师真、善、美的表现,是教师的师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师心灵美的体现、是教育之本,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师爱”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师爱”的本质是奉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师被尊为“人民教师”,体现了人民给教师以重托,教师为人民而执教。所以,教师形象,美喻多多:曰“红烛”,曰“春蚕”,曰“园丁”,曰“人梯”,曰“人类灵魂工程师”,又曰“教师是学生前进的路碑,学生是教师人格的丰碑”。我不知道天下还有哪个行业的人被赞以如此之多的美喻。  相似文献   

6.
教师研究的现状透视及定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研兴校”理念的驱动下,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已由最初的起步走向了“繁荣”。然而,“繁荣”的教师研究却正处于“高原期”,而且暴露出不少问题。对照“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深入探讨“教师正在从事着什么样的研究”和“教师应该从事什么样的研究”,是合理诠释“教师即研究者”的应有之举,也是提高教师研究水准、提升教师素质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不少教师称之为“教本”.教师也将自己称为“教书匠”,同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社会尊重为知识的传授者。教书的过程美其名日“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是”照本宣科”。“教科书”在教师心目中是完美无瑕的,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教材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苦的,需要一定时间,仅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完成这个转变的。我们的体会是:只有教师的“心动”,才会有教师的“行动”,有了行动,还要让教师“激动”,换句话说,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研究者,必须让广大教师想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在“新课改”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可以说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遗憾的是,“新课改”绎常遭到教师的阻抗,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乐意自觉参与,主动实施,致使“新课改”在有些地区、有些学校的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分析教师阻抗新课程的原因,消除教师对“新课改”的阻抗,建立与健全吸纳教师参与“新课改”的决策与激励机制,将有助下“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建求 《职教论坛》2002,(19):40-43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本文拟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建设的基本策略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作为中国职教界特有的名词,“双师型”教师一般有两层含义。大多数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这是“双师型”教师的第一层含义。基于这一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按“双师型”素质、能力的不同,将“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胡江霞 《培训与研究》2001,18(1):60-63,68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者。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特殊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教师职能转变的趋势,提出了由“经师”向“人师”,由“学科教师”向“一专多能教师”、由“执行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基本主张,为教师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应当是“通过教书来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最熟悉的,往往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提起教师这种职业,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作为教师,在陶醉于“工程师”美誉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塑造)人类灵魂”这个词语。珠不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对人民教师的尊重,更是人民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一些教学观念的变革,有些教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越来越说不清楚。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在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谓“双主说”。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逻辑的说法。在逻辑学中“主体”和“客体”是一对范畴,“主导”和“服从”是一对范畴。“主体”和“主导”不是一对范畴,不应该拉到一起。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什么,怎么学,能学到什么等全凭教师的“导”。以下,我想就阅读教学的案例谈谈教师“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暗示了“果子”是教师或家长预设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或家长总是会为学生预设“果子”的,书本是“果子”,教学目标是“果子”,价值引领也是“果子”。为孩子预设“果子”是教师或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要求。如果教师或家长不为学生预设果子,,而只谈学生主动探  相似文献   

16.
“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它也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畴。“有效教师”这一概念是国外首先提出的,国内相对应的概念是“好教师”、“优秀教师”。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多是探讨“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各所学校都在全力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具备以上称号,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应是一名“有效教师”,还要具备一些其他教学之外的条件以及适当的平台与机遇。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名师,但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是每位教师都可以力争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风范     
我们这里讲的“教师风范”不是具体指某个教师个人的举止姿态,而是指教师这个群体的师德师风。“教师风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爱岗敬业,治学严谨”;第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第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它们分别是教师风范的基础、教师风范的根本和教师风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玉苹 《云南教育》2002,(10):31-31,32
课堂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在学生答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做正确引导,即教师对学生进行“导答”。“导答”是对学生思维的“导”,而不是“牵”,“导”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思维是以学生的思维为前提的;“导答”是教师的“点拨”,而不是“越俎代庖”,教师要想办法指点迷津,让学生由“山穷水尽”转到“柳暗花明”。一、铺垫问题的背景提问时,如果不做好背景铺垫…  相似文献   

19.
教师新喻     
陆清华 《教育文汇》2004,(11):28-28
关于教师角色,我有几个新的比喻:教师是“介绍人”,是“打火机”.是“领头羊”,是“味精”。  相似文献   

20.
所谓教师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直观形象与内在精神特质的总评价与印象。教师的“语言”(广义)与教师形象有着什么联系呢?古希腊色谱芬说:“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主要媒体。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靠的是语言这把钥匙。教师生活于学生当中,他的“举止风貌”(体态语言)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教师形象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说过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说“言语是行动的影子”,故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