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英语形合法和汉语意合法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着重讨论英汉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最后给出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5,(23)
本文分析英汉互译中文化失衡的问题,指出英汉互译中各主体都必须对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文化失衡担负起其应该担负的责任,为发展多元文化和保持各自文化的个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翟卓雅 《科教文汇》2007,(11X):189-189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技英语的特点及翻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科技英语的语言结构特点,并结合科技英语的特点就如何准确的实现英汉互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作者的观点,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科技英语文章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委婉语的语言功能及英汉互译的原则和策略。目的在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它的具体运用并正确实施,从而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汉倍数表达存在较大差异,正确理解倍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才能在口译时翻译得准确无误。本文分析了英汉倍数表达差异的原因,列举了英汉倍数表达的几种方式,并总结了英汉倍数互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张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45-246
如何将所译的文章恰当、准确而又忠实原文地再现出来是翻译的一条最基本要求,本文运用英汉互译实例,从两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运用翻译学原理体现语言互译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9.
何为芳 《科教文汇》2010,(5):111-111,125
英汉对比研究对英汉互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句法的角度,从形合与意合、分析与综合、显主语与显主题、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运用这些特点指导翻译。  相似文献   

10.
程晚晴 《百科知识》2021,(21):56-57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在词汇、语法、修辞手法及逻辑思维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英汉互译所传达的不仅是各自语言系统本身,而且还涉及了中外文化差异.词类转换是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可以使译文通顺准确,符合本族语的思维习惯,反之则会使译文看起来生硬累赘,让人无法接受和理解,甚至产生歧义,造成误会.探讨英汉互译中词类转换现象,将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尤小燕  秦海 《内江科技》2010,31(10):79-80
文章从分析英汉语篇差异入手,以具有代表性的英汉互译例句为例,具体分析了中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英汉语篇差异的认知所导致的语篇问题,尝试将语篇理论引入英汉翻译中,旨在表明对两者差异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翻译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促进英汉互译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英汉习语的概念,接着根据上述概念并结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互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文化的习惯和特点。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把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旭琳 《科教文汇》2007,(12X):223-224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词汇、词义空缺的原因、应对策略以及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孟燕只  于艳 《内江科技》2010,31(5):68-68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是学习一种语言、研究一种文化的必然要素。本文以有关动物的习语为例,探讨英汉习语所承栽的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出现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英汉习语互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弓泉淼 《科教文汇》2011,(23):146-147
本文根据中英文在语境、结构、思维的不同和主语在两种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归纳总结了英汉互译时主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汉颜色隐喻的异同,并探讨其形成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这些颜色词,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学习具是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李春 《科教文汇》2008,(25):247-247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舍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舍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交际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本文分析了诗歌英汉互译中的意境传承,并对关键词汇进行解读,文中将其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中的技巧进行诠释,指出文学作品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必要时,可以舍其形而保其神,从而遵循先神而后形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