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共同美     
何其芳同志的遗作《毛泽东之歌》,第一次披露了毛主席对共同美的看法:“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然而,一年多来,文艺界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却反响寥寥。这奇怪的现象说明:“四人帮”所圈定的共同美“禁区”,无形中还是存在;文艺界的思想还有待于进一步解放。今天,是彻底摧毁共同美“禁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有没有各个阶级共同的美?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设置了一个“禁区”。十余年来,谁若胆敢说一声各个阶级有共同的美,那就不得了!什么“资产阶级”呀,什么“人性论”呀,什么“崇洋媚外”呀,甚至“复古倒退”呀,各式帽子、棍子都会不由分说地落到头上来了!尤其是1975—1976年那个倒楣的时候,江青、姚文元之流通过对十九世纪欧洲的古典音乐和我国传统的国画艺术的猖狂进攻,掀起了“围剿”共同美的阵阵恶浪,虽然时隔三年,至今仍不免令人心有余悸呢!  相似文献   

3.
叶茂康同志认为:“美感和审美观念是有阶级差异的”,也承认不同阶级在“美感和审美评价上有某种共同性”的,可是他却否认美有阶级差异性,否认不同阶级有共同美存在。理由是:“美感和审美观念的阶级差异”不能推导出“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美”。叶文在这个根本点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我们认为,现实的美决定美感,美是第一性的,美感是第二性的。但是要知道,这仅仅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考察美和美感哪个为本源的时候才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在这个情况下,它们的对立,美决定美感才有  相似文献   

4.
确立科学的价值标准南京大学方延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有不同的人生理想,我们今天讲价值观,说到底还是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有一句最典型的概括的话,即“为人民服务”。他早在《论联合政府》中就讲过:“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  相似文献   

5.
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生死人搏斗中,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高瞻远瞩,洞察一切,识破了“四人帮”吹捧吕后的恶毒阴谋,语重心长地给华国锋同志讲了刘邦临终时,看出吕后和诸吕叛国篡权的故事。要华国锋同志警惕“四人帮”效法吕后搞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活动。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同志继承了毛主席的遗志,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取得了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通读《邓小平文选》,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文选”的主题。正如胡乔木同志八三年七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邓小平同志讲了许多问题,“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故意要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它有它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经济、文化、民族的条件,都是和世  相似文献   

7.
最近碰到两件事,有些感触,颇想说几句。第一件:前些天在某单位听到有人批评了个别干部追求物质享受的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回来后向同志们一讲,引起一番议论。有个同志说:“阶级社会嘛,这可以理解!”很有点通晓哲理的味道。这位同志究竟“理解”了什么?他虽没说下文,却有探讨的必要。对个别干部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一类问题,究竟应当怎么看?如果仅仅看作小节问题,无足轻重,那就错了。试看,从“三反”“五反”、城乡“四清”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揭露出来的那些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8.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为了扫除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主导思想和侧重点是讲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不论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和具体论述中都是十分清楚和非常明确的。但是,多年来这个问题却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肆意践踏和恶意歪曲。谁要是讲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积极作用,就给谁扣上“阶级调和”、“修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阶级、政党或杰出人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他(它)们的优缺点对他(它)们的历史活动又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自然也不例外。1939年,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在着重强调了该阶级的特殊优点之后,也附带指出它有人数较少、年龄较轻、文化水准较低三个弱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或现代史教科书,在讲到“五四”运动前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这一问题时,几乎都只讲该阶级的优点而不讲其弱点。至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弱点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哪些影响,这些弱点和影响今天是否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又怎样去克服它们……等等,这些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是禁区中之禁区,令人却步。借助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兴起的思想解放的强劲东风,本文试就此提出几点初步的思考,希图得到理论界同志的指教。  相似文献   

10.
虽然闻一多没专有文论述文学本体问题,但是他也确实有着文学本体论思想:如在《〈冬夜〉评论》中,他说过“艺术的本体同它的现象——艺术品底中间,还有很深的永难填满的一个坑谷”之类的话,在别的论文里还讲过戏剧的“纯形”问题,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格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清末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地主——资产阶级。“所谓地主——资产阶级就是指已经转化、正在转化以及企图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地主、官僚和大商人这个复杂的阶层。”我认为,尽管要求立宪的阶级力量比较复杂,但立宪派既然是阶级斗争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它就必定主要是某一个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代表者。所谓“正在转化和企图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地主、官僚和大商人”,只是地主阶级中那些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人,他们依然基本上站在地  相似文献   

12.
“好学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概念。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衡量“好学生”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维护当时的社会制度,拥护当时的统治政权,忠于当政的统治者,自觉遵守当时道德法规,具有为统治者服务的才能,是各种社会、各个时代,每个阶级衡量“好学生”的共同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第二期登载周抗同志和叶茂康同志关于“共同美”问题的文章后,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现在,我们择要摘录其中几个主要观点予以发表,并希望对此问题有兴趣的同志,继续争鸣,把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个人利益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它是随着人类社会从而个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个人利益也就不会消失。个人利益从抽象的意义上讲,是各个个人的最一般的因而也是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生存需要、文化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发展需要、劳动需要。然而,个人利益从来也不是抽象地存在的,它总是具体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各个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个人身上。这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破天荒的解决办法 “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指出:统一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见学习出版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80页)。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在谈及祖国统一时进一步强调,统一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共同人性寓于阶级性之中,只能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我认为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尽管它也承认阶级性之外还存在共同人性,但绕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人性=阶级性”的公式.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在包罗万象的孔子思想府库里面,“仁”是它的核心力量。其它经典著作暂不论及,单就五百一十八章《论语》而论,讲“仁”的就有五十八章,“仁”字出现了一百零九次,除了当做“仁人”讲的三次,当做人的通假字用的一次而外,其余一百零五次的“仁”,全是当做最高的道德典范而讲的。但是,究竟什么是“仁”?孔子所讲的仁,是否仅适用于奴隶主贵族阶级特指的人的范围?还是应扩大到一切阶级,阶层的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新三民主义,即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重新“详阐”的三民主义,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革命思想体系,它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论及“新三民主义”时,曾多次指出它是“新民主主义的新三民主义”,“按其基本性质说来”是“新民主主义的纲领”,诸如此类的提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三文章中,就多达9处.如何正确认识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具体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三民主义理论本身的剖析,提出点个人看法,若有文不达意之处,敬请指正.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主张.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它是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教学与研究》发表了李秀林、郑杭生二同志合写的《真理不能有阶级性》的文章(下简称文章),深入批判了林彪,“四人帮”鼓吹的“阶级的真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又否认了社会科学真理的阶级性,并说谁主张真理有阶级性,谁就很难与上述谬论划清界限。其中道理,没有想通,略谈浅见,以供讨论。文章指出,在“四人帮”那里,“真理的阶级性等于阶级的真理”,它“只能意味着各阶级有各阶级的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再有别的解释。”应该说,这与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但文章似乎把两者完全混同起来,理由有二。第一,文章说真理本身有无阶级性与真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研究人类社会各个不同阶段上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在各种不同的社会中,人们结成各种不同的生产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①政治经济学需要对各种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共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因为:第一,只有首先经过对各个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的考察之后,方才能够了解适用于一切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