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到作文,如果班里有不少学生说“没什么内容可写”“不懂从何下手”,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反思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当作文成为闭门造车的“应试作文”“教室作文”时,学生视野狭窄,自然写不好作文。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写“生活作文”,才能真正让他们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3.
长时期来,作文课基本上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教师为了出题目,冥思苦想,深怕学生找不到写的;学生为了做作文,象赶鸭子上架,搔头抓耳,总难使教师称心如意.随着开放的意识在国民的心目中已渐趋强化,因而那种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观应该摈弃了.一、单纯的教师命题观不科学文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我们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情况亦可得知,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培养有这样一个规律:积累(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借鉴→创造.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让他们“我手写我口”,去写他们的  相似文献   

4.
师娘     
作文教学似乎陷人了一个怪圈:学生一写作文便头疼,教师一改作文就心烦。为什么作文会让学生如此痛苦不堪,让老师如此尴尬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提桶”,而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寻源挖水。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当前小学生作文的现状看,言之无物、无“米”为“炊”的问题仍是相当突出的。肚里无“货”,自然就难以下笔,以作文为苦、视作文为畏途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引导他们向生活学习,教会他们向生  相似文献   

6.
一、捕捉课堂上的写作灵感 作文即“生活”。要想让作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还作文以活生生的生活,回归作文以生活的自然本真。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殿堂、酝酿情感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敏感地捕捉课堂中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就是学生写作的灵感。而转瞬即逝的写作灵感如何去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7.
有位教师上作文课 ,没想到却被一只不请自来的花蝴蝶搅乱了课堂。这位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以“蝴蝶”为题作文。没想到学生“一改往日那种一见作文就紧皱眉头的神志 ,不到2 5分钟 ,一篇篇妙趣横生的佳作就写了出来。”我为这位教师这种教育机智而佩服。有句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关在笼子式的教室 ,让他们“紧皱眉头”写作文。应让他们走进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拥抱大自然 ,体验大自然 ,“别等蝴蝶飞入课堂” ,才知道“生活”的重要性 ,要知道“蝴蝶不会经常光顾我们的课堂的。”实践中 ,我们尝试把作文教…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可看似简单的作文却成了许多学生的烦恼,写起文章来词句枯燥乏味,内容“言之无物”,究其原因乃是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开辟一片习作的绿洲,唤起他们诉说的愿望,捕捉素材,触发灵感,让学生尽情沐浴在表达的惬意中. 一、丰富生活的体验,调动习作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9.
郑文聪 《广西教育》2008,(34):45-45
学习不只是一个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把作文训练当作“沉重的大山”,主要是他们找不到作文材料,没有去看、去听、去思考周围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材料。‘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因此,作文也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10.
写作最能展示学生个性、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由于各种原因 ,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来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学生作文中那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得不到根本性转变。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我们教师没有认真地有效地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 ,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创新能力被禁锢在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模式中。“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对学生来说 ,其实他们缺少的并非具体的生活 ,而是对活的自我体验和独特感受。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这是最基本的写作要求 ,也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指导写作时的一个原则。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才能透过生活的现…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儿童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好心的父母不忘“精批细改”,每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加以改正,那这个孩子也许将因此噤若寒蝉,最后成为哑巴。我们今天能够畅所欲言,不正是多亏当年我们的父母没有那样做么 ?父母对孩子说话总是鼓励,夸他们讲得好。正是这种教育,才使孩子们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掌握了那么多的词语和那么复杂的表达技巧。   写作是用笔“说话”,作文“精批细改”不足取,放手不管自然也不行。那么,教师对作文到底应该怎样修改呢 ?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作文。作为一个教师,对任何一篇作文,都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劳动的…  相似文献   

12.
朱丹琴 《现代语文》2007,(6):115-115
作文教学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对写作技巧的精辟分析,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成功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因为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只有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了,才能主动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此,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诠释:“语用型”作文训练,是借助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来设计写作练习,训练写作技能的作文教学法。它走出了作文教学传统的纯技能训练的老路。让学生的作文训练一开始就带着生活的某种需要,为服务生活而写作。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要义:先生活,后作文。创意说明:过去作文教学普遍采用命题式作文训练。题目由教师圈定,写作由教师指导,学生只能被动适应。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素材和生活体验,只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写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语用型”作文训练则不然,它完全改变了命题作文的思路,实行先生活,后作文。而且努力增…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因此,我们要让作文与生活同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凭一双“慧眼”,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学生的写作一定会进入一个更为开阔的世界。那么,如何将生活与作文有机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一、搞清何为原生态创作“原生态”就是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状态,联系我们现今的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这正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问题:教师苦于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难于应付这项“苦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随意出个题目让学生做的情况较为普遍,对作文的评价更是满足于自己的评头论足,无视学生对作文评判的权利。批改中模棱两可的评语“语言较好”、“中心不很突出”、“结构比较完整”比比皆是,而学生对评语视而不见。我们知道,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所以,作文教学就应该教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冥思苦想地进入老师设置的框架,编排一个想象中的故事,应付了事。要让学生懂得当我…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自然也是我们中学教师奋斗的目标。倘若一味地硬逼着写,教师自己写不出,学生也只能或干篇一律或胡编乱造地应差。一句话,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才可能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活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游戏作文”教学法,将生活展示于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情绪,顺应了人们通常写作的自然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的习作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作文指导是教师讲,学生听;作文过程是教师看,学生写;作文讲评是教师评,学生改。产生“一言堂”现象,原因在于教师把“作文活动”理解成学生个人掌握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即强调作文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对“作文活动”的科学理解应该是: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不少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教师往往缺少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学生面对作文题又总是愁眉不展,苦于应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年来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看看、说说、仿仿、写写、改改”作文教学法。   一、看看。看即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风土人情、世态景观,无一不是学生观察的对象。首先,我们让学生认识观察的意义。其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事物,要从事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