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映射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映射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会用映射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探究、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84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简单地计算:2.通过编制、探究口诀,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自主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呼吸过程的探究,使学生倍感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道摆的装置、摆的运动特点、摆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像科学家那样细致观察、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探究,掌握关于角、边的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领会"观察—猜想—论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2.通过让学生经历提出命题,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学习过程结构,探索乘法分配律。 (2)迁移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验证方法,举例验证,经历不完全归纳的探究过程,归纳提炼出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数学能力,并在教学中体会规律探究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7.
王玲 《黑河教育》2014,(5):23-2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初步掌握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定理。 2.数学思考: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5年天津市中考有一道代数综合题: 例 已知二次函数y=αx^2+bx+c. (1)若α=2,c=-3,且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求b的值; (2)若α=2,b+c=-2,b〉c,且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求证:b≥0; (3)若α+b+c=0,α〉b〉c,且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α),试问当自变量x=q+4时,二次函数y=αx^2+bx+c所对应的函数值y是否大于0.并证明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曹欣岚  苗梅 《甘肃教育》2009,(15):31-3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他们初步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第1课时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称y=ax^2+bx+c(a≠0,a,b,c为常数)表示的函数为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y=a(x-h)^2+k(a≠0),它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相似文献   

11.
孟亚玲 《物理教师》2009,30(3):22-2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认识.(2)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有关.(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并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用初等方法解极值问题,实际上要涉及到代数、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等数学的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极值问题分类归纳如下:能用初等方法解的极值问题类型:一、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性质解决极值问题依据: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借助信息技术探究圆的有关性质在椭圆或双曲线中的推广;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将垂径定理类比推广到椭圆或双曲线.  相似文献   

15.
1.关于圆的方程 例1(2008年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二次函数f(x)=x^2+2x+b(x∈R)的图像与两个坐标轴有三个交点,经过这三点的圆记为C,求圆C的方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4页。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探索并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2.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过程目标:通过探究与分析、交流与合作,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科学探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18.
用图的形式记载和描述生物学知识是生命科学经常采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近几年的生物学高考中,图像题比例逐年增加,如广东省 1999年“3+ X”高考生物试卷,在150分的试题中图形题共62分,约占总分的41%,可见图像题解题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图像题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空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1抓好基础.培养识图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是解图形题的基础和前提。例如1999年高考试卷第45题,如果未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未…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铁化合物与亚铁化合物间相互转换的规律;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体验讨论、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研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88~89页"找规律"。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