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参与强化了广播电视的平民性解放日报推出《行情·信息》版“红色揭秘”、“金色诱惑”、“粉红佳丽”种种  相似文献   

2.
新闻随想录     
1 既然消息写作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文体,记者又何苦一定要作茧自缚,拘泥模式化的“老三段”呢? 消息写作无定法。倒金字塔也好,散文化也好,再好的形式也可以创新,也没有必要固定。别人用过的表现形式,不一定要照搬。自己用过的表现手法,也无须再重复,都应寻求一种最适合于内容的新形式。新闻贵在“新”,这里除了所反映的内容外,表现形式也应富于变化。只要符合消息写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闻随想录     
近半年来,我有幸和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编辑同志们共同讨论新闻业务问题。研究如何开展精品工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点点滴滴的、不成熟的想法,信笔记录数条,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书海随想录     
熙和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北京城。春天又来到人间了,到处显露出朝气蓬勃的生机。这是一个美的季节。解放以来,规模空前盛大的全国书展,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里开幕了。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在新闻业务改革中,党报以外的许多新闻媒体先行了一步,构成了对党报咄咄逼人的攻势。这点很像我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国有企业改革落后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 当然,我们党报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必须有自身的模式。我们的“下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报纸质量,促进报业发展。当前,新闻业务改革必须改革新闻,新闻是报纸的基础,改革先走一步的晚报和都市报,它们和传统党报相比,基本的突破也在这里。新闻业务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革新闻,是将宣传式新闻改为新闻式宣传。 拓宽新闻领域 抓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作者交往随想录》一文,结合作者的切身体会,论述了在与作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坐在舒适平稳的波音747机舱里,翱翔在太平洋上空,思路异常活跃,特别想到新闻工作在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事业中的作用。于是,信手拈来,写了几条管见。离开报界已多年,没有实践。这与其说是老报人的随想,倒不如说是一个报纸读者的呼声。没有比新闻工作更能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了,倘若只去不来,报纸就成了告示牌。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新闻界对信息新闻开始重视起来了,这是好现象。但是,对新闻信息却重视不够,致使新闻改革进展缓慢,需要引起注意。新闻改革,一靠自己摸索实践,二靠借鉴他人。就后者来说,新闻信息就值得重视。新闻改革,需要开拓型干部来领导。闭门造车,光靠少数人关起门来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最近邀请西安地区部分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題,举行了座谈,并对中宣部新闻局草拟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讨论。中共陕西省委最近在关于新闻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克服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新闻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是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于1983年7月16日成立的。新闻中心的诞生,加速了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步伐,实践证明,它是体现广播、电视的根本性质,完成广播、电视根本任务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是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于1983年7月16日成立的。新闻中心的诞生,加速了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步伐,实践证明,它是体现广播、电视的根本性质,完成广播、电视根本任务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下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新闻中心的成立,确保了新闻的主体地位,为新闻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期以来,我们河南的广播电视工作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确定新闻改革的方向近年来,新闻界提出了深化新闻改革的问题。这犹是说,近十年来进行的新闻改革还不够深入,成效还不够大,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新闻改革不够深入的原因是什么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3.
《文汇报》今年从四版改出八版。扩版前不久,笔者旧疾复发,住院治疗。身在病床,心系报社。每天向邮递员买报一份,边读边在报纸上记下一些想法,请交通员带回报社,供编辑部参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意见可能多属屁话,但心中标准是有的,三条:一看是否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二看是否发扬文汇报的特色;三看是否为群众喜闻乐见。这些意见本属报社内部说说,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承蒙《新闻记者》主编厚爱,嘱整理出来。为了使读者看懂,不得不作些必要的补充,不成文章,随记而已,供批评。  相似文献   

14.
解放前出版的期刊(以下简称旧刊)数量庞大,贮藏着丰富的资料。这部份刊物除少数五·四前出版之外,绝大部分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及日伪时期出版的,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学术性、知识性和资料性的民间出版物,与政治关系不甚密切,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它与其他国民党官方出版的刊物一道被划入禁区,一直没有认真整理和  相似文献   

15.
一十年前已提出新闻要改革,现在有人问:新闻是应该走在其它各项改革的前列呢还是站在一旁扯着嗓门摇旗呐喊,瞪眼看着别人都跑,自个儿在末尾压阵! 问题提得损,但说到底这关系到新闻工作者在改革大潮中的位置。到底是看台上的拉拉队?还是比赛场上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浪潮势如破竹,日新月异。原来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旧规章制度及条条框框被猛烈地冲刷着,不少已被新的所替代。这是历史的必然。纵观十年来的改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并向纵深发展而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新闻工作的改革,怎么使人觉得有些冷清,好像欲动不动。偶而在一些新闻学期刊上看到一些谈新闻改革的文章,但感到那也只是敲敲边鼓,打不到点子上。这种状况不改变,新闻怎么能服务于四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由此看  相似文献   

17.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的“记者夫妻店”的主人公樊云芳、丁炳昌二位主任记者,在第3期《新闻战线》上以《时代呼唤“全息摄影”》为题。阐述了对新闻样式的看法,他们借用摄影术语,把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比喻为“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所谓“平面照相”,即喻“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传统报道模式;“全息摄影”,就是“‘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反映事物,既  相似文献   

18.
参加少数民族电视艺术的初评工作,连续七、八个日日夜夜,我一直沉浸在少数民族电视艺术荟萃的审美天地里。民族之多,题材之广,形式之繁,特色之浓,令人颇有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虽然每天审看十二、三个小时,但却不觉辛苦,不知疲劳。我第一次集中接触这么多少数民族电视艺术节目,有点儿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心情特别兴奋,感受特别强烈,随想也特别多。现将有关发展提高方面的随想简录一二,与同行们交流。一、从一个概念想到的……接触生活实际,接触创作实际,接触作  相似文献   

19.
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新闻改革,不断开拓创新,这是当前全国新闻界面临的共同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固然需要新闻理论上的突破,需要宏观指导与设计,但更需要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脚踏实地去做。近来,新闻界的有些同志认为,新闻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两者在总体上必然“同步进行”,前者不可能脱离后者有太大的超前性。这种看法本来是不错的。它有助于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而又慎重地进行新闻改革。但现在有人把“同步”推演成“等待”,又有一些领导人则把“同步”偷换成“压制”。我以为,“同步”不应成为不改革甚至阻挠改革的“挡箭牌”。“同步”,在一个地区来说,新闻改革至少不应该落后于这一地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而且应该进一步成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三大举行后,新闻改革的呼声和势头越来越大。那么究竟怎样改革?我以为当前要做到这几点: (一)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说真话上。现在的流行说法,什么“公开度”、“透明度”、“参与度”,均与此息息相关。唯有如此也才谈得上“可信性”、“可亲性”和可读(可听、可看)性”,也才能把“舆论一律”改为“舆论监督”。(二)要妥善处理好新闻单位与党委领导关系,特别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新闻工作的独立性。一提起“独立性”,人们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