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深入本质,启迪人心 佳作品评(湖北卷,命题为“对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 “三顾”之殤 湖北一考生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题命得有新意,在具备相应的限制性的前提下,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发挥、创造空间。本来预料广大考生会写出相当精彩的作文来,然而,学生作文的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总体上来看,犯的幼稚病有以下四种。一、泛泛而谈,无中心或多中心部分考生害怕离题,或没有重视、理解提示语中“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中“根据你对上述词语”的指向,以为将题目中提到的“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三个臭皮匹顶个诸葛亮”等联缀起来逐个解说,敷衍成篇…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像是一道彩虹展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天空。如果说红、黄、蓝三种颜色汇织了彩虹的绚丽,那么新、实、活三大特点构筑了命题的卓越。 命题方式新——像红光一样鲜明。材料第一句中“鼓励创新”四字赫然入目,考生便豁然开朗。随之,圆等四个图形的设问和解答,便能使考生的感悟具体化。“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的答案”一句,不仅是事例的结语,而且向考生说明真谛。第二段,“世界”等三句这一递进式的排比,诱导考生类比联想和想像,用认识图形得到的启示去认识世界,产生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2006湖北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5.
[真题回放]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想起来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自从“三”被仓颉老爸造出来以后,就一直不服气,整天个儿不乐意,心想:“凭什么我…  相似文献   

6.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6,(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2006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相似文献   

8.
【创意话题】(湖北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创意导引唐惠忠(江苏太仓高级中…  相似文献   

9.
作文试题请以“告别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半开放”的命题作文,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告别”这个动词,去展开联想与想象,选择一个恰当的连带成分,组合成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做题目。例如,以具体事物命题的《告别“初三”》、《告别家乡》、《告别英雄》等;以抽象事物命题的《告别悲观》、《告别自卑》、《告别狭隘之心》等。下面,重点来谈谈写作“要求③”中关于如何体现出“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续写,作为一种作文形式,具有独特的命题价值和广阔的命题前景。它放缰而又执缰:放缰,让考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执缰,让考生从起点出发,去展开充分的联想。一、命题价值1.可考思维的发散能力较之纯命题作文,续写属半命题作文类,续写的“续”,其思维的射角更大,有利于考生的发散思维。首先,文体往往不拘一“体”。若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细察、深思”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凭藉和基础,那么,联想、想象就是作文创造性思维腾翔的双翼。“精鹜八极,神游万仞”,联想、想象是思维空间的拓扩,是写作创造素质的体现,也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先来谈谈联想。精细体察命题词语、命题材料、命题话题,会产生联想;深入思考命题的内涵底蕴,会产生联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命题没有注意面向全国考生。如第一题的拼音组词。虽然“哄”字在通用教材中已经列出它的三个读音和组词举例,但是这个字的第四声和“起哄”这个词在有些地方没有,在普通话中也是口语中使用较多。这就使得有些地方的考生无法回答,而北京一带考生则很易得分,有厚此薄彼、不够公允之嫌。二、命题所使用的概念不够准确。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是要求考生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根据标准答案来看是要求考生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就是要求考生在句中解词。许多考生由于对“含义”的概念不明确,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一些程度较好的考生反而成绩受影响,一些程度中等的考生反而成绩较好,这跟命题的概念不明确关系很大。三、语体文所选茅盾同志一九四五年的旧作《一点回忆和感想》(载一九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3.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考点解说】⑴仿写。此考点一般是选出文中的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读懂题旨要求,把握命题者让做什么,思考怎么做;②提取例句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要开阔。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汉字,一个艺术载体;一个词语,一个有声有色的艺术形象;一篇文章,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空间:"语文"二字,乃是诗性的字眼,语文教学,理应为诗性的教学。诗性,激发我们内心的真情与性灵,唤起我们心底真、善、美的感情,引导我们走进语文世界去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激励我们去联想、去发现、去探寻。  相似文献   

16.
短文改锗(Proof Reading)是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第二卷的一部分。自1991年NMET题型推出以来,凡采用该题型参加高考的各地考生,短文改错失分率都较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高考题中其它题型题的难度都大,因为它没有任何提示给你启发,没有任何答案供你比较、鉴别和选择、全凭考生自己在字里行间去判断,去发现,去改正。为了使考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以下是根据“NMET91—95短文改错”题,从试题表象入手,使用汉英基本词语差异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命题的依据和过程,并加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的中考作文题为“曾经错过的____”,命题者意在“要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深刻的启示,重在描述和反思,落脚在提升”。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着重考查考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采撷记忆中最美的亮点,倾吐自我心中的真情。此题情感浓郁,素材广泛,使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易于考生充分发挥水平,展示自我的才情,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话题”与“文体”已经考了7年的“话题作文”,一大特色是“文体不限”。这类作文的命题,在文体要求和文体难度上应当说是一视同仁的,即既有利于写记叙文,又有利于写议论文;否则,命题者的“文体不限”便是一句空话了。考生千万不要费时去琢磨此题写哪种文体最合适,特别不能把“提示语”里的几句话。依次拿来充当自己的议论层次,这样做,看起来挺省事,其实犯了高考作文的一大忌——成千上万的考生在文体选择和议论思路上”撞车”了!当许许多多考生都扑向议论文,都按部就班地解说“提示语”中的几个小观点时,每一位考生的个性就被扼杀了;…  相似文献   

19.
给材料作是常见的作形式之一。由于它既能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考察学生的联想与写作能力,同时还兼顾了命题的灵活性与客观性。但是,由于它具有命题的灵活性与客观性的双重特征,而令考生不易把握,每年高考,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跑题”而丢分。探讨一下寄寓类给材料作的审题与立意,对提高考生的作能力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原题展现 作文(50分)(保留原题号) 19.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解读 从命题的形式上看,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一改多年来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了限制性的半命题作文;从命题的内容上看,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要求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中任选一个,这与2012年“带一本书去旅行”、2013年“书中有个我”相比,开放性更大,更贴近学生实际.爱好读书、有一定积累的考生可以选择“那本书”;擅长形象思维、虚实结合的考生可以选择“那条路”;擅长写人、叙事的考生可以选择“那个人”.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都能一展写作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