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NO的免疫作用及其表达形式,阐述了NO参与肝病、胰病、哮喘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和脑病的免疫,当机体NO分泌减少时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患发疾病。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15,(5):84-86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预防提供资料。[方法]以滁州学院2011级新生于入学体检时抽取静脉血,用免疫酶联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根据结果采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按照0、1、6程序接种共三针,于接种后12个月及毕业前抽取静脉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结果]接种酵母乙肝疫苗后,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较入学前检测明显增加(χ2=2151.7,P<0.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够提高乙型肝炎的感染预防,增加远期免疫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那么,怎样知道接种是否有效呢? 一、观察患病情况。一般来讲,人体接种疫苗后2周左右产生免疫力,1个月时免疫水平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2周后,不患疫苗能预防的传染病,特别是周围流行这种传染病时,仍没有被传染,这种情况说明疫苗的效果很好。比如,一名幼儿接种了腮腺炎疫苗,他所在的幼儿园或街道、村镇流行腮腺炎,该幼儿接触了患儿却没有患腮腺炎,这说明他接种的疫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疫苗组成、接种方法、免疫机制及增强基因免疫的途径,详细阐述了基因疫苗的应用及其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尚庄街办2000年-2009年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发病率、1-15岁人群乙肝免疫状况.方法:对尚庄2000年-2009年乙肝接种资料、发病资料、免疫状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已提高、发病率下降、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结论:控制乙肝发生的主要方法应当是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  相似文献   

6.
混合免疫制剂最好是从婴儿3个月时开始接种,每月接种一次,共三次。应尽量在婴儿身体健康时进行,这样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力。应避免在6~8月最热的季节接种。个别婴儿在注射后6小时会发热到38℃,且注射部位有红肿。而后,体温会随着红肿的消失恢复正常,一般一天就会退净,如果体温升高持续48小时以上,就要考虑有无其他疾病,需赶紧上医院检查治疗。注:混合免疫制剂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混合疫苗制剂。  相似文献   

7.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当它侵入机体以后,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机体不受抗原侵害而造成破坏。但是当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和失控时,这时对人体就有害了。  相似文献   

8.
疾病Q宝宝感冒刚好,还有点咳嗽,能不能打预防针A宝宝在生病急性期间,尤其发热时候最好不要接种疫苗。因为生病期间,宝宝体内的免疫功能或增高或降低,这时候口服或者注射的疫苗不能及时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能力,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任何疫苗都有副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长增殖作用、抗突变作用、抗癌作用、机体免疫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稀土时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泰州市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州市婴儿麻疹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成功率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7-8月在姜堰市2个镇对60名满8月龄婴儿,在麻疹疫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分别采集1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60名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前抗体阳性者3名,阳性率5%;接种麻疹疫苗后1个月,抗体阳转率100%。结论泰州市麻疹疫苗接种有效,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前抗体阳性者接种麻疹疫苗后可增加抗体滴度。有效保护儿童免受麻疹病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11.
基因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疫苗组成、接种方法、免疫机制及增强基因免疫的途径,详细阐述了基因疫苗的应用及其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免疫学研究起源于临床医学。免疫immune一词从拉丁语immunis衍生而来,词的原意为免除赋税和劳役,后来应用时被注入了新内容,即免被疾病侵袭,由此可见免疫学和医学的联系。我们的祖先从长期的经验中懂得了机体感染某种疾病康复以后能获得对这种疾病不同程度的抵抗力,中国古代就有用接种来预防天花的尝试。十八世纪,英国医师琴纳观察到挤牛奶女郎手上感染牛痘的瘢痕,但是她们很少感染天花,脸上大都没有麻子。基于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不仅参与抗不孕、抗衰老,抗癌以及心血管系统、新生儿硬肿症等生理功能,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通过调节各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活性氧的水平,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补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可以纠正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本文就维生素E在免疫反应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朱闻慧 《宁夏教育》2009,(6):I0003-I0003
心理免疫指人在患病时需要有“心理抗争”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地调动机体内部的免疫力,从而使机体各器官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更好地发挥其潜能。提高心理免疫力,还应通过进食相关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代谢是畜产品的形成过程及机体维持正常免疫系统功能的物质基础.免疫激活改变蛋白质代谢平衡,导致动物生长受抑.本文阐述了免疫激活后肝脏、骨骼肌、免疫器官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及细胞因子、激素对此过程的调节机理,以期表明在生产中保持机体较高的免疫状态对动物健康、生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蒙古沙土鼠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NCTC 11637株胃内感染模型。感染方法有两种,方法Ⅰ是沙土鼠禁食18h后用50%酒精0.5mL预处理,6h后接种Hp,间隔12h、24h分别再次接种。方法Ⅱ的接种方法同方法Ⅰ,但接种后每日口服雷尼替丁(5m g/kg体重)。胃内接种H p后,于第7天、15天、35天、45天分别用Hp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细菌培养和胃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沙土鼠胃内细菌感染情况和胃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给沙土鼠胃内灌服酒精以损伤胃黏膜并每日口服雷尼替丁,在人工接种35天后,胃内见有多量Hp生长,胃组织病变与Hp自然感染的病例相似。  相似文献   

17.
“非典”的肆虐,让更多人注意到了肌体免疫力的重要性。一时间,各种提高免疫力的药品成为抢手货。那么,什么是免疫?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异己物质的机能,主要指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种。特异性免疫是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它必须在机体与该病原体接触以后才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计划免疫以来,白百破混合制剂(DPT)的接种逐年提高,白喉、破伤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相应下降。然而,近年来对DPT接种后,体内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比较的分析报道还未多见,这一检测结果对了解DPT的免疫效果,及今后判定和实施计划免疫工作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采集初免儿童耳垂血582份,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评价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HBsAg、HBeAg 双阳性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有效的乙肝免疫策略,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市范围内选择乙肝病毒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于2008年~2009年所生的新生儿,分别按0-1-6方案接种5μg、10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 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三针完成1月后采集2-3ml静脉血,观察不同剂量疫苗免疫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结果:接种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14.71%,抗-HBs阳性率41.17%;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7.81%,抗-HBs阳性率65.63%;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儿童HBsAg阳性率1.52%,抗-HBs阳性率95.45%.结论: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与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优于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0.
保健文摘     
注射乙肝疫苗后能管几年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是“0、1、6方案”,即出生后立即(不超过24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注射1针,以后1个月龄和6个月龄时再各注射1针,注射完3针疫苗才算完成对乙肝的免疫程序。可以肯定,完成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的孩子,保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