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强教授是运河学研究的首倡者,21世纪以来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历经多年耕耘,其新著《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1](以下简称《运河研究》)终于面世。《运河研究》一书共五卷,洋洋270余万字,集众家之大成,第一次全景式地将中国古代运河史铺展开来,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思想启蒙等角度综论其影响,兼顾大局观瞻与细部雕琢,对新时代运河学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中国运河史是一个大题目,而大题目的展开离不开精妙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的开凿,改变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和人文面貌。对于嘉兴这样的江南城市而言,运河更成为其文化上的重要分水岭。人文荟萃的嘉兴由于运河而逐渐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地区。这充分表明:大运河不仅沟通了南北经济,而且使得不同文化得以交汇融合,促进了江南城市的蜕变;不仅使北方文化传播到江南,而且使江南文化的影响扩散开来。对于运河边的嘉兴而言,则是改变了其原先以渔稻文明为主体的城市文化结构,使其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运河之城”。  相似文献   

3.
马濠运河是元朝时开凿未果、后于明朝开通的我国第一条人工海水运河,是胶莱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海运枢纽作用。从自身和外部两大部分来探讨马濠运河的废弃原因,自身原因是马濠运河的水源不足、河道浅涩、泥沙淤积等;外部原因又分为胶莱运河的废弃、倭寇侵扰、政府对内对外战事的频繁及政府资金短缺等。另外,对马濠运河重新开通的可行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濠运河是元朝时开凿未果、后于明朝开通的我国第一条人工海水运河,是胶莱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海运枢纽作用。从自身和外部两大部分来探讨马濠运河的废弃原因,自身原因是马濠运河的水源不足、河道浅涩、泥沙淤积等;外部原因又分为胶莱运河的废弃、倭寇侵扰、政府对内对外战事的频繁及政府资金短缺等。另外,对马濠运河重新开通的可行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运河文化基因和基因谱系,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运河的各种文化纳入有序的文化谱系之中,厘清了各种运河文化与运河的亲缘关系,同时也给出了运河文化与非运河文化之间的划界;第二,根据运河文化基因谱系的生成逻辑,提出了运河文化的三种基本保护措施:运河文化基因保育、运河文化基因植入和运河文化基因嫁接,从而使运河文化的不断“繁殖”而丰富和发展运河文化,以文化的再生促进运河文化的保育。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关于运河水源管理的立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为了使运河有足够的水量,充分发挥运河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作用,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水源补给的法令。这些法令主要是:严禁盗掘有关补给运河水源的湖泊堤防;对灌溉和济运用水实行严格的分水制度;严禁垦种湖滩淤地;根据运河水位确定调水时机,并严格执行,形成制度等。这些法令的实施,对确保运河水源补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幼儿园将运河歌谣融入课程,基于儿童视角确定运河歌谣课程内容,选取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年龄的运河歌谣;依据纲领文件制定运河歌谣活动目标,融入园本课程;聚焦幼儿体验开展运河歌谣具体活动,开展多样化音乐活动,创新幼儿园音乐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8.
自然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工的运河则是人类文明的杰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能够与长城并列的伟大创举,首推大运河。开凿运河的初衷,常常是出于经济、政治或军事上的考虑,运河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世界各国人民开凿了许多运河,沿岸的城市举不胜举。运河城市与运河的关系是血脉相连,可以说,运河养育了沿河的城市。千百年来,运河在航运、灌溉、防洪、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沿河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运河还催生和哺育了一批新兴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运河及运河文化开发与德州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是一所因运河而兴盛的城市。开发运河及运河文化,使其能够发挥历史资源的作用,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势在必行。做好运河及运河文化开发的整体规划,构建沿德州运河河道过境线的“运河文化风景带”,使运河成为德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搞好运河及运河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为德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文明程度,造福于德州人民。结合德州地域文化研究,开展关于运河文化的系统研究,深入发掘运河文化的内涵、底蕴和特色,为德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孕育了明清新思想,明清思想浪潮是围绕在运河两岸展开的。大运河的畅通促进了运河两岸社会观念的变迁,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在明中期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萌发出了新思想的萌芽。明清时期的运河两岸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思想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地区,也是思想变化最敏感的地带。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或出生和成长在运河两岸,或在运河两岸地区求学、游历、任职。其思想产生、成长于运河,传播于运河。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河、政治之河、军事之河,更是一条涌动的思想之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