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量”是力学乃至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中心问题之一。 1.质量与惯性 学习物理学的人,最初接触到质量的概念时,质量被叙述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牛顿自己就认为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事实上,这一认识是极其含糊的:两个物体如果是不同的物质构成,怎么能说某一个比另一个含有较多或较少的物质呢?严格的质量概念涉及到物理学中另一个极为  相似文献   

2.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之一,最初牛顿把质量定义为物质的量,同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成正比。直到19世纪下半叶,以马赫为代表的一批物理学家对牛顿力学的基础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对牛顿提出的质量定义提出了非议,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那么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做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密度是物理学中一重要概念,也是物质的一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掌握密度的知识,同学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由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一般不同,即物质都存在着疏密程度之分,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其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通常被定义为“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牛顿从他的第二定律出发引入惯性质量m=f/a,式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a是力引起的物体的加速度。同时,他又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入引力质量,当两个质量m_1和m_2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G(m_1m_2/r_2),式中G为引力常数.以上引入的两种质量是相互独立的,后来证明采用适当的单  相似文献   

5.
1684-1687年期间,牛顿形成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看作西方科学中一个最重要变革的顶峰.伯纳德·科恩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指出:"科学革命的亮点是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在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它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牛顿用一个数学定律就囊括了观测到的宇宙中的物理现象,表明地球上的物理学与天体之间的物理学是相同的、一致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这是人类思想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归纳."  相似文献   

6.
在重庆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会(扩大)会议纪要”提出了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问题。指出了其中一条路子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现代物理学的内容追加到基础物理学课程中去。并指出,虽然这一方案是权宜之计,但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失为一个方案。根据这一精神,本文着重探讨作为经典物理基础的牛顿力学的教学中,如何加进现代物理学内容的问题。 按照普通物理学教程,在授完牛顿力学体系内容后,对两门新兴的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着重在概念上作如下定性的介绍。 牛顿力学体系实质上是建筑在4个独立“概念”的基础上的一座大厦,这4个基础概念是:绝对化的“质量”;绝对化的“空间”;绝对化的“时间”和绝对化的“力”或“场”。这里“绝对化”指的是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意思。 牛顿的运动方程,是在这4个物理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以微分形式表示的函数关系式。出现在方程左端的项为“力”,右端的项为“质量”与“座标的二阶导数”的乘积。由于  相似文献   

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 ,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 ,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才需要力的作用。第二 ,定律说明物体具有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这种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地说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概念 ,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的规律。然而 ,不少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这条定律还…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发现,在质量和密度的教学中,现行教材并没有对“物体”和“物质”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而它对于学生在学习“质量”和“密度”中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致于学生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对物体质量中的“物体”和物质密度中的“物质”总是模棱两可分不大清楚,因而认为物体和物质是一回事,这一错误的认识就使学生在学习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意义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会认为:物体质量就是物质质量,物质密度就是物体密度,他们的这一思维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上产生错误定势。例如在学完物理第…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经典的牛顿力学中,它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一方面描述物体惯性的大小(即惯性质量).另一方面又是物体之间万有引力作用的引力荷(即引力质量),且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相等的.牛顿力学描述的是有质量的物体或物体系的动力学问题,而对于无质量的体系则无能为力.在牛顿力学中,质量与时间、空间一样是绝对的,不依参照系改变的基本物理量.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推翻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质量也不再是绝对不变的基本物理量,只是从能量和动量导出的非基本的概念.在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的质量概念也不再具有惯性的含义,而是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h/p=h/mv相联系的一个系数.在本质上决定粒子波长λ大小的是粒子的动量P而非其质量,所以动量才是描述微观粒子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尽管如此,物质体系的静质量在当代物理学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质量这个人们既熟悉而又了解不深的物理量与现代科学的前沿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一、微观粒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要点解析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2.密度的概念(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3.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先把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0”,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说明:①“先、后、再”是调节天平横梁…  相似文献   

11.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内容和表达式虽然很简洁,但所包含的内涵却非常丰富.在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要领会、掌握和注意以下“八性”.一、正比性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即加速度与作用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3.
1.伽利略——意大利学者,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1)发现了物体在摆动中的等时性,并进而研究出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2)第一个深刻探讨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动地描述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3)希腊哲学家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种错误的论述一直被沿用近2000年.之后.第一个证明此观点不正确的是伽利略. (4)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牛顿——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的几项主要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微积分、光的色散.教材中仅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 3.帕斯卡——法国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  相似文献   

14.
苏凤朝 《物理教师》2001,22(7):36-37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它的体积和密度的乘积来定义,即m=pV;并进而指出:如果一个物体的体积为1,它的质量为1;那么同样材料构成的另外一个物体,它的体积为2,则它的质量也为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顿对质量的定义存在着重复循环定义的不足.这种定义没有真正说明什么是质量,以及质量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与密度     
考测点导航 1.知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它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即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等而改变,知道质量的单位,会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2.密度是初中物理中重点知识,属理解层次。理解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理学中表示物质的多少的量度,引入了“质量”的概念,表示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引入了“能量”的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质量”,“能量”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变化。 最初,由于同种物质质量的大小与该物质的多少成正比,因而人们用“质量”表示物质的多少,后来,随着牛顿力学的建立,人们发现不同物体在同样大小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产生加速度大的物体则称惯性小,产生加速度小的物体则  相似文献   

18.
用两个熟悉量相除的方法定义一个新的量,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用路程与时间相除得速度,我们探究了运动物体的特性.学会了测量质量,又能测算体积,用这方法就能对材料的属性作一些探索.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用密度来定义,密度就是一个新的物理量.从密度概念形成的方法去理解,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m/V.理解密度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八年级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如果我们能灵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达式解题,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多种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准确地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它有多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对概念内涵的揭示安徽省宣州市沈村中学张善停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概念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它的认识将会逐步加深和发展.例1牛顿时代认为力的概念是:力是物体动量的变化率,即,或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即F=ma.在当时,这两种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