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刊1993年第8期第10页上刊登了《光的本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文,文章对太阳光谱形成原因的解释是:物质发出的光,只有通过低温(相对而言)物质时,才能被物质吸收。太阳内部发出的白光温度,高于其大气层的温度,故白光中一些频率的光子被太阳大气层所含元素吸收,形成吸收光谱。而当太阳光传到地球表面大气层时,相对而言,地球大气不是低温物质,所以太阳光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不会被吸收。  相似文献   

2.
“日出”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日出”与光学知识、运动学知识等联系紧密,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了与“日出”有关的试题.下面列举几道与“日出”有关的试题,供同学们赏析.例1(1999年全国高考题)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解析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只有当太阳升出地平线后,人们才能观察到日出.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还未升出地平线时,太阳光依靠大气层的折射和反射,会使人们提前观察到日出.选B.例22003…  相似文献   

3.
夜晚我们看天空 ,既有明亮的星星 ,也有暗淡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部分与太阳一样都是恒星。因为它们与我们距离远近不同 ,因而亮度大小不同 ,它们的物质组成 ,都是氢和氦。那么 ,人们是如何知道这些恒星的物质组成的呢 ?早在 19世纪初夫琅和费在做试验时就发现 ,用不同化学物质制造光源时 ,光谱中会在不同部位出现暗线 ,对于一种元素来说 ,它的暗线系统与另一种不同的元素所发出光的暗线系统是不一样的。这些光谱的暗线就像是该元素的光“指纹” ,通过“指纹”就可确认出相应的元素 ,这一现象在光被折射后的光谱中仍然存在 ,这就是著名…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高中物理《光谱和光谱分析》这部分内容中 ,为了说明可以利用光谱特征谱线确定天体化学元素组成时 ,在彩页中引用了太阳吸收光谱如图 1所示。对此有些同学提出疑问 :既然吸收光谱是连续光谱通过低温气体时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肯定这些吸收线是太阳大气层吸收形成的 ,而不可能是地球大气吸收形成的 ?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 ,上述疑问笔者认为具有普遍性。因此 ,在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 依据教材进行分析学生提出的上述问题听起来有根有据 ,但仔细分析 ,发现其实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对教材片面理解引起的。学生只…  相似文献   

5.
’99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第5题是这样的: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某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图1画的是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被折射的情景.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率也就越大.在这种密度不均匀的介质里,光并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的空气是由许许多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星光从一个气层进入下一个气层时就要折向法线方向.结果我们看到的这颗星星的位置,总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明显.我们看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第二册光学部分中的<光谱和光谱分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难点①学生难学:这节课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多,诸如发射光谱、连续谱、线状谱、吸收光谱,原子光谱、特征谱线,分光镜、光谱管,光谱分析、太阳光谱等.  相似文献   

7.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钠发光时有一条590nm的明线,而太阳光谱中有一条590nm的暗线,此暗线的形成是因为( )(A)太阳上缺少钠元素,没有发出这种频率的光子.  相似文献   

8.
周太红 《物理教师》2000,21(9):38-39
古时候有一则“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个说早上的太阳距我们近,因为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大;另一个说中午的太阳距我们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更热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经常碰到学生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宇宙空间,看一看这些问题的成因吧!1 早晚的太阳为什么看起来较大? 我们知道在地球的表面存在着一层疏密不均匀的大气,当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射向地球表面时,由于高空的空气比较稀薄,而地表的空气比较稠密,光线经过这样不均匀的介质时,由于折射作用方向会逐渐改变,向下弯曲.地球周围的空气介质就好像…  相似文献   

9.
氦是元素周期表中一种普通的惰性气体元素。然而现代低温物理与技术的发展都和氦有着密切关系。 1868年有人利用分光镜观察太阳表面,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经核对,这条谱线并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当时认为此谱线为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命名为helium(氦),直至1895年英国化学家拉姆齐(1852~1916)将钇铀矿置于硫酸中加热,得到一种新的惰性气体并用光谱实验确认这种气体就是1868年所发现的所谓太阳上的元素氦。  相似文献   

10.
太阳,太阳     
正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太阳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日珥)等,会使太阳风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  相似文献   

11.
高考英语的高听力分值使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的高考英语听力成绩?根据本文分析,影响因素有:(1)心理因素;(2)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局限;(3)听力考试技巧的不足。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如下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听力心理的指导;(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语言技能的训练;(3)在教学中拓宽课外背景知识;(4)在平时训练中加强解题指导。  相似文献   

12.
赵亮 《化学教学》2001,(5):23-24
1 前言STS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STS知识在化学高考中的分值从 1990年的 8分猛增到 1999年的 37分[1] 。因此 ,教师按STS思想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在中学或高中化学教材中 ,氯气的编排存在两条线索 :一条明线 ,一条暗线 :明线是“制法性质用途” ;暗线是“毒性毒性机理防毒的方法与途径”。通常按明线进行的教学 ,不利于凸现STS的教学思想 ,因此 ,笔者循暗线教学 ,凸现了STS教学思想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设计与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引言 ]自从海湾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1)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2)探索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3)在高考中合理评价数学史知识教材编写者;(4)教材编写者为教师提供合适的高中数学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与太阳磁场有关太阳看起来像是一团均匀的气体球,但实际上它却由若干界限分明的层组成,类似于行星的固体部分与大气层。太阳的辐射源于其深处的核心部分所发生的核反应。核反应的能量逐渐向外泄出,直至抵达太阳的可见表面(称为光球)并逃逸到空间中。太阳表面上方是一层稀薄的大气。大气层的下面一部分叫做色球;在日全食期间,色球看起来像一轮明亮的红色新月。色球之上则是从白色的日冕层,向外延伸达数百万公皿,横扫整个太阳系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就是从日冕外层吹出的。多年来,日冕温度超出其下面的太阳表面温度100倍的现象一直困扰着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光谱分析在化学检验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但物理教材中的叙述非常粗略 ,且教学参考书中也未涉及 .在目前 3 X的考试模式下 ,光谱分析也是物理与化学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很有必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笔者愿与各位教师一起探讨有关光谱和光谱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线状谱是如何产生的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 )教材中对线状谱的定义是 :稀薄气体发光 ,会产生另一种光谱 ,是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 ,这种光谱叫做线状谱 .书中另又述 :把固态或液态物质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 ,使它们气化后发光 ,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  相似文献   

16.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复习时总感到内容庞杂,头绪繁多,不易记忆。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又注意考查元素知识与理论,概念实验,计算的结合,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的深度。怎样才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应用时得心应手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自己动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成点一线一面相互贯通,纵横联系的网络,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应以每一族元素为一单元,以每族的典型元素为重点,抓住其不同价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这条主线,将知识统摄整理,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依靠知识结构去比较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典型性质。在复习时注意落实四种关系:(1)位、构、性的关系;(2)应用关系:即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关系;(3)同种元素各物  相似文献   

17.
2003年高考文综地理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六个方面的能力:(1)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能力;(3)感知地理空间的能力;(4)运用概念进行地理推理的能力;(5)地理原理具体化的能力;(6)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三地理教师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18.
流星雨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 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 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教社版)第53页图5—7(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本人认为将太阳的视位置与太阳的实际位置相差太远。因为当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对太阳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总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并且越接近地平线越明显。同一时间,我们看到靠近地平线的太阳下缘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7′;太阳上缘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1′左右。而太阳直径对眼睛的张角约为32′,所以太阳视位置的下缘与实际位置的上缘相差约5′。即太阳的视位置在地平线附近要比它的位置高太阳直径的1 1/6另外,太阳在初升或将落时看起来扁些,也是由于大气层对太阳上缘和下缘发出的光折射的程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陈桂生 《新高考》2006,(11):54-57
本章高考命题的热点有:(1)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化合物的元素组成;(2)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特点;(4)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及氨基酸、肽链、肽键、失去水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5)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原理、试剂选择和操作细节。本章内容较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的比例不大,且常与其他章节的相关知识整合进行考查。但作为高中生物的开篇,由本章辐射出去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