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玉文 《物理教师》2003,24(10):6-8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生通过练习这种形式对物理知识进行训练和应用.学生通过解题实现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学会应  相似文献   

2.
黄敏华 《考试周刊》2013,(39):138-139
<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是巩固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解题,学生可逐渐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理解和掌  相似文献   

3.
盛红姣 《中学理科》2006,(12):34-3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习题教学不但有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习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把握.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通过事例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搞好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物理教学包含很多方面,单一的课堂授课、学生做题、期末考试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几个具体的方面论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让学生自己开动大脑组织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定义物理概念,揭示物理现象本质,得出规律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情景意识,用模块分析法穿成清晰脉络,进行跳跃性创新思维;构建物理模型,梳理知识体系;这些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物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高考物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五方面,理解能力是基础;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核心;数学能力是保证;实验能力是基本要求.本文将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培育进行讨论.一、传统高中物理解题教学的弊端课后学生独自作业练习,是整个教学过程里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的状况,制约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影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的作业练习一般都在课后独自完成,对于练习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发生的解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方法教育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物理教学,对物理方法教育工作作了认真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形成概念 ,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归纳的能力。中学生正处于脑力和体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 ,体现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就应该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而且要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二、实验技能的内容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行动方式。实验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中学物理教学实验技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文彪 《教育革新》2010,(10):42-42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经验;中学物理的内容多数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或从实验过程中归纳得到,或由实验进行验证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充满了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物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较多.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摸索到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习题教学不但有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全面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习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分析了在高师物理教育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物理知识,还应注意培养 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技能,并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对教师和高校培养师范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郭海昌 《物理教师》2003,24(12):14-15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  相似文献   

14.
于美红 《物理教师》2007,28(7):50-52
中学数学教学中新增“微分和积分”,为解决中学物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手段和方法.并逐渐被列入高考范围,但在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不多.本文通过实例列举说明微积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简化解题过程,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准确性;同时也为学生顺利进入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物理素养和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等特征,很多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常常遇到很多问题,这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物理解题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以适当的活动辅助解题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中物理解题难的原因,而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高中物理解题的相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措施:一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四是注重解题规范训练.藉此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大面积教学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物理教学相关能力要求”、“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等方面,对物理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观点和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给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在物理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为深入了解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落实情况,以贵州省部分中学的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因教学能力有限,自身对人文精神理解不充分以及物理课时不够等原因,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未得到很好落实。文章提出了要加强物理教师培训,为物理教师挖掘人文精神提供方法;充分利用物理教材,缓解教师备课压力;推进小班教学,减轻物理教师教学压力;设置选修活动课,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等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是正确分析和顺利解决物理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区分命题的难易程度及考察解题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中学物理教学而论,其根本要求则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演练,使学生不断增强选取研究对象的自觉意识,掌握选取研究对象的一般原则,学会选取研究对象的多种方法,从而提高自己钻研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考《考试说明》指出:“物理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来的物理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可见,对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