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相等,皆为μ.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时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止在木板上.已知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人在木板上不打滑.问:在什么条件下,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其值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2.
徐建年 《物理教师》2009,30(12):56-56
题.(第1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5题)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相等,皆为肛.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挡板P而停在木板上.已知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因数足够大,人在木板上不滑动.同:在什么条件下,最后可使木板向前方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其值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3.
题目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带薄挡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相等,皆为μo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  相似文献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带薄档板P的木板,静止在水平的地面上,设木板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相同,皆为μ,质量为m的人从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开始相对于地面匀加速地向前走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时便骤然抓住档板P而停止在木板上,已知人在木板上不滑动。  相似文献   

5.
<正>例1(2013年全国理综Ⅱ卷第25题)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滑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己知滑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滑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滑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1)滑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6.
题目如图1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的长木板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此时将一质量为m(m相似文献   

7.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原则是:一要立足教材基础知识;二要创新,以加大高考的效度和区分度.下面举出几例物理创新实验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动摩擦因数测量的创新实验 例1为了简单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一端固定在木板P上的轻弹簧置于水平桌面上,固定木板P,在桌面上标记弹簧自由端位置O,将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拴接)并使其缓慢移至A位置,如图1所示. b.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运动至B位置静止.  相似文献   

8.
<正>一、拉力作用在下面的物体上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_1的物块放在质量为m_2的足够长木板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_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物块,试讨论物块、木板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9.
贵刊在1993年1—2期合刊上选载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可以沿倾角为θ的斜面无摩擦地滑下。欲使木板静止在斜面上,质量为m的人需在木板上以恒定的加速度跑动。人由静止出发,从板的一端跑完L长的木板,人做的功为  相似文献   

10.
题图1中,质量为m剖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才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相似文献   

11.
小试身手     
1.将木板在水平地面上绕其一端转动的角度为α,求所需要做的功.木板长度为L,质量为M,木板与地面之问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相似文献   

12.
例题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上固定一根竖直的轻杆,一条长为l的细线一端系在轻杆的上端,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现把细线拉至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小球,如图1所示.问:当小球运动到何处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设M=2m)?  相似文献   

13.
题如图1所示,长L=1m,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B的左端点有一质量也为m=1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现以水平力F=20N作用于C,使C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要使C恰好运动到AB的右端点但不掉下来,F只能做多少功?  相似文献   

14.
例如图1,长L=1m,质量m=1kg的木板A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AB的左端有一质量也为m=1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现以水平方向力F=20N作用于C,使C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要使C恰好运动到AB的右端点,但不掉下来,F只能做多少功?  相似文献   

15.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应用时要分清相对加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例1 如图1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连接在质量为M的小车上,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地面光滑.小球由静止释放,在杆转动到水平方向的瞬间,杆上的拉力是多大? 分析 地面光滑,所以由小车、小球和杆  相似文献   

16.
仲伟东 《物理教师》2006,27(6):60-60
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第3题: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面相接触,现有另一质量与A相同,半径为r的较细圆柱B,用手扶着圆柱A,将B放在A的上面,并使之与墙面相接触,如图1所示,然后放手.已知圆柱A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为0.20,两圆柱之间的静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17.
题目.(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25题)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l所示.已知物块与模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地面与木板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问答     
质量为2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滑上木板左端,铅块恰能滑到木板右端与木板相对停止,铅块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1、2两段)后紧挨着仍放在此水平面上,让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由木板1的左端开始滑动,如图2所示,则下理判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9.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中小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活动丛书,综合能力基础训练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一册下,作者朱应春)第51页高考在线第8题:如图1所示,长L=1m,质量M=1.0kg的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m=1.0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0N作用于小木块,使其由静止向右运动,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水平力F,最终小木块恰好运动到长木板的右端,已知小木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求水平力F做功W为多少?解法一(运用动力学、运动学求解)分别以m和M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子弹打木块"的模型,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速度v0从左端滑上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如图1所示,最后小木块与长木板一同向右运动(相当于子弹未穿出木块的情况)此过程由于小物块m滑上长木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逐渐减速,长木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逐渐加速最终达到共同速度,这一模型存在如下四个结论.一、无论动摩擦因数u大小如何,最终速度恒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