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现象学意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师成为研究者体现着教育自身意义的丰富和对教育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关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 ,富有生命意义的 ,是一切教育的生存所必需的 ,同时它又是生动的、丰富的、充盈的 ,为经验所直观而尚未被抽象的概念所规定 ,是原发的、原生态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教师的使命 ,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 ,并不是要教师去做另一件事情 ,他所要研究的是怎样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是每日每时在教育的生活世界里所经历的教育本身  相似文献   

2.
史晖 《山东教育科研》2009,(24):8-10,28
在新课程实施中,课程改革专家和诸多学者都对“教师成为研究者”命题倍加关注。但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存在着诸多阻抗因素。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审视,教师“教学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冲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面临着现实困境;社会分工的规定性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性束缚:科层管理制度的控制性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行动羁绊;社会评价机制的偏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动力障碍。有效消除这些阻抗因素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刘良华 《师道》2010,(5):12-14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口号,但教师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研究者,却一直是一个问题。有修养的研究者是相对于没修养的研究者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日常工作实践中谈论“应该……”、“必须……”及“大力弘扬……”,这没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自为性、伦理性、异质性、生成性等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和非日常教学生活,理性教学生活、道德教学生活和审美教学生活,本真教学生活和非本真教学生活等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5.
邹福明 《考试周刊》2012,(87):175-177
“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是当今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本单位实施的“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行动计划”实施情况,从实施背景、教师自身努力、学校采取措施等角度来进行全面阐述,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盏明灯,而研究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的另一盏明灯。要成为研究者就要依靠端正思想、提高素质、专业支持、合作研究、务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的重要观点。研究型的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存在着较大难度。师训需要在师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予以针对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观念的理解,分析了当前教师学术地位不高的原因,揭示出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内外条件,并且对教师这一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定位,即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同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教师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18,(5):19-20
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让一个地区的大多数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能等待教师自动自发行动,而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去组织、去引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要连续地、面对面地、手把手地引领,从选题确定到设计方案,再到调查研究,到最后的实践、反思、提炼以及撰写研究报告都需要跟进。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教师才能成长为专业型教育教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只顾自己门前三分地的老黄牛角色,而是敢于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的研究者。让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许多学校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显然,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其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成长的动力源,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也可以划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种类型。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实践研究、微观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教育家3个层次。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初要求,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主要有设计与反思两种形式。实践教育家不仅仅有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大量实证性材料,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的理性认识和哲学思考.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出标志着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生产教育知识,解决教育实践情景中的实践问题;将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主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解读"教师成为研究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论述,使人们从真正意义上认识教师的研究者身份。  相似文献   

14.
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其特定的内涵界定及研究模式。教师研究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以教师研 究进行合理的定位,实现研究的目的同归,从而更有效地作成教师专业潜能的最大化发展。教师成为研 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目标的实现需要具备内外部条件,假如条件不具备则变成阻碍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障碍.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部保障条件,以期从解决内部障碍问题,寻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口号,在欧美乃至世界各地教育界广为流传,它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经成为一个逢勃的研究领域和焦点。但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需要自己研究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做一名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创新型教师已成为现代教师的必然选择。行动研究作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必须的。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在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沟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形成一种新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它的主要途径是行动研究,要积极应对该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塑造教师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